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自测题及答案

第2章 自测题及答案

第2章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的pH一般为()。

A.低于5.0 B. 5.6~6.5 C.6.0~7.0 D.7.0以上2.病毒在植物体中的分布规律为()。

A.从茎尖到底部含量越来越多 B.从茎尖到底部含量越来越少C.病毒在植株体的分布是均匀的 D.茎尖含量最多,底部几乎没有3.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含义,正确的是()。

A.每个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功能B.生物体内的任何一个细胞可以完成该个体的全部功能C.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经过产生、分裂、分化、生长、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4.经高温灭菌后,培养基的pH会()。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不能确定5.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是()。

A.生长素促进芽的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根的生长B.生长素促进根的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芽的生长C.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均促进根的生长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均促进芽的生长6.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热灭菌 B.湿热灭菌 C.50%酒精灭菌 D.紫外灯灭菌7.热处理脱毒的原理是()。

A.杀死病毒 B.钝化病毒 C.产生抗体 D.病毒抑制8.接种用具可用()法灭菌。

A.灼烧灭菌 B.化学灭菌 C.过滤灭菌 D.照射灭菌9.下列不属于细胞分裂素类的植物激素是()。

A.BA B.NAA C.ZT D.KT10.高温易被破坏分解的植物激素是()。

A.IBA B.GA C.NAA D.BA11.组培中,进行微茎尖剥离的设备是()。

A.放大镜 B.显微镜 C.解剖镜 D.无需设备12.植物组培时,培养温度一般控制在()。

A.23~27℃ B.25+2℃ C.<30℃ D.>15℃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__。

A.KT B.IAA C.NAA D.BA2.植物组织培养按照培养对象可分为_________等类型。

A.器官培养 B.组织培养 C.原生质体培养 D.细胞培养E.茎尖培养 F.根培养3.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__________。

A.快速繁殖 B.脱除病毒 C.育种 D.减少品种变异4.从苗的生理看,组培苗移栽不易成活的原因_____________A.根的吸收功能差 B.适应性差 C.叶的光合能力低 D.叶的蒸腾能力低5.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的因素有_________。

A.琼脂的质量好坏 B.高压灭菌的时间 C.高压灭菌的温度 D.培养基的pH 6.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_________。

A.吸附有毒物质 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 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7.试管苗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在于_________。

A.高温且恒温 B.高湿 C.强光 D.无菌 E.弱光 F.人为调控下8.诱导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的调整应_________。

A.加大生长素的浓度 B.加大细胞分裂素的浓度C.加活性炭 D.降低无机盐的浓度三、判断题1.2,4-D可用95%的酒精助溶,而后加蒸馏水定容。

()2.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容易徒长,而光照强度较弱幼苗生长的粗壮。

()3.一般的说,pH高于6.5时,培养基会变硬;低于5.0时,琼脂不易凝固。

()4.茎尖培养脱毒的效果与茎尖大小呈正相关。

()5.热处理法脱毒的原理是利用病毒对热的不稳定性,此法可脱除全部病毒。

()6.用于外植体、手、超净台等的表面消毒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7.培养容器洗涤后要求透明锃亮,内外壁水膜均一,水珠均匀。

()8.杀死、消除或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发生作用称为消毒。

()四、填空题1.无病毒植物的鉴定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_法等。

2.在无毒苗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大小与其成活率成_________,而与脱毒效果成_________。

3.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________mm、带__________个叶原基为好。

4.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来脱毒效果最好。

5.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主要工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组织培养中,IAA和GA必须用_________法灭菌,而接种室空间采______________法灭菌。

7.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8.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__________,而且还能_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2.脱分化:3.外植体:4.接种:5.继代培养:六、问答题1.如何配制100 mL 0.2 mg/ mL 的NAA溶液。

2.按照所给配方MS+KT 1 mg/L +IBA 0.2 mg/L,如何量取6 L培养基的母液?母液如下:大量元素20倍,铁盐100倍,有机物200倍,微量元素500倍,KT 0.5 mg/mL,IBA 0.5 mg/mL。

3.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程序?4.培养基配制与灭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5.请论述无菌操作(外植体的表面灭菌与接种)程序。

第2章自测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B2、A3、C4、A5、B6、B7、B8、A9、B 10、B 11、C 12、A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AD2、ABCD3、ABC4、ABC5、ABCD6、ABC7、ABDEF8、ACD三、判断题答案1× 2× 3 √ 4× 5× 6 × 7× 8 √四、填空题答案1、指示植物法、抗血清鉴定、电子显微镜检查法2、正比,反比3、0.2~0.5、1~24、热处理、茎尖培养5、培养器皿的洗涤、培养基的配制与高压灭菌、外植体的表面灭菌与接种、培养室培养、试管苗出瓶种植与苗期管理6、过滤,熏蒸7、固体、液体8、碳源,调节渗透压五、名词解释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去除细胞壁的原生质体,放在离体无菌条件下,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对其进行克隆,使其生长、分化并成长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2、脱分化:当已分化的细胞恢复分裂转变为分生性状态,并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脱分化。

3、外植体:用于接种的植物材料。

4、接种:将表面灭菌后的外植体按照无菌操作程序放置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5、继代培养:是在初代培养之后的连续数代的增殖培养过程。

六、问答题答案1、答:首先用精确度为0.001g的分析天平准确称量20mgNAA,然后倒入烧杯中,加入3~5ml(少量)无水酒精(95%)将其溶解。

溶解之后,将其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再将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3~5次,并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最后加水定容至100ml。

2、答:用1000ml的量筒量取大量元素母液300ml;用100ml的量筒量取铁盐母液60ml;用100ml的量筒量取维生素母液30ml,用移液管量取微量元素母液12ml, KT母液12ml ,IBA母液2.5ml;将以上溶液混合待用。

3、答:(1)外植体的选择;(2)外植体的处理;(3)外植体的灭菌;(4)外植体的接种;(5)初代培养;(6)继代培养;(7)壮苗与生根培养;(8)试管苗驯化与移植4、答:(1)培养基熬制时边煮边搅拌,防止糊底。

用旺火煮开,再用文火加热,直至琼脂全部融化。

(2)配制培养基一定按母液顺序依次加入。

(3)熬制培养基过程中,先放入难溶解的琼脂及有机附加物(马铃薯、香蕉等),最后加入药剂混合液,因混合液中的有机物遇热时间长易分解失效。

(4)多数植物适宜的pH值在5.6~6.5,而培养基经高压灭菌pH值一般会降低0.2~0.3个单位,故调节pH值时应比选定pH值提高0.2~0.3个单位。

(5)分装培养基时,注意不能将培养基溶液喷洒到瓶壁上,容易落菌污染。

(6)灭菌中须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

(7)培养基灭菌严格按要求时间进行,如超过时间,培养基成分产生变化易失效。

(8)培养基灭菌后,立即取出摆平冷却。

取出过晚凝固差,影响接种转苗质量。

5、答:(1)在接种前30min打开无菌操作间和超净工作台的紫外灯进行环境灭菌;(2)照射20min后关闭紫外灯,打开风机使超净工作台处于工作状态;(3)接种员先洗净双手,在缓冲间换好专用实验服,并换穿拖鞋等;(4)接种员上工作台后,用70%酒精擦拭双手,然后擦拭工作台面;(5)用70%酒精擦拭接种工具并反复灼烧(6)进行外植体表面灭菌与接种:将外植体3~5个为一组放入70%酒精溶液浸润10~60S→取出后再放入2%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15min→用无菌水反复冲洗3~5次(1min/次)→放入无菌吸水纸上吸干水分,进行适当切割→打开已准备好的培养基瓶盖或封口膜,在酒精灯无菌圈内接入外植体→封口。

如此反复操作,直到全部外植体接种完成。

注意工具用后及时灭菌,避免交叉污染。

(7)接种完毕后,要清理干净工作台。

标识接种材料并放入培养间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