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复习纲要1、教育发展经历的阶段(1)教育发展经历的阶段;(1)原始社会的教育(2)古代社会的教育(3)近代社会的教育(4)现代社会的教育(2)古代教育的特征;古代教育的特征:1、教育具有政治性2、等级性3、工具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1)我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2)国外诸多著名教育家以及他们的专著(理解记忆)福禄培尔1)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办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主要的代表作:《幼儿园教育学》、《母亲与儿歌》、《人的教育》基本教育思想:①自我发展的原理②游戏理论③亲子教育④协调原理福禄培尔亲自为婴幼儿设计了一套游戏活动材料,并命名为“恩物”。
“恩物”主要有六种,前两种是供3岁以前的婴幼儿使用的,由六个不同颜色的小球、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组成。
借此让婴幼儿认识事物的颜色、形状及其关系。
后4种为积木式的立方体,供3—7岁幼儿使用,旨在让幼儿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恩物”是婴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游戏则是婴幼儿认识世界最自然合理的途径。
2)杜威(记忆口诀:杜的民主现实三,无目的的改经验)(1)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儿童与课程》《学习与社会》(2)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3)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4)教育无目的论3)蒙台梭利:代表作《蒙台梭利法》《童年的秘密》《教育人类学》一、基本教育思想(1)“发现儿童”(2)自由的原则二、教育方法(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2)教师(3)教具---活动材料3、狭义的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概念;狭义的学前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由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婴幼儿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
主要以3—6岁幼儿为教育对象。
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4、学前教育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及运用;(1)调查法:是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
走访园所、人园调研等是获得学前教育教学第一手研究资料的重要方法。
(2)观察法:观察法是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园教师日常工作中运用的方法。
(3)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的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4)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5)个案研究法:是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对个体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5、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及我国第一所幼教机构的名称、时间、地点;1837年福禄培尔在布兰肯贝格创设了一所幼儿学校,于1840年首次将这所学校命名为“幼儿园”。
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教机构---湖北幼稚园,于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立。
后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6、幼儿园的任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7、幼儿园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1)集体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
8、(1)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论:(1)关于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2)关于教育环境的作用:重视环境的作用;(3)教师的作用: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4)关于幼儿自由和作业相结合的原则;(5)关于感觉教育:注重感官训练。
(2)、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之路,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
他创立了“活教育”理论,并认为教育的三大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但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
我国教育界的“南陈北张”指:陈鹤琴和张雪门。
9、儿童观概念及正确的儿童观的内容;概念: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涉及儿童的权利与地位、生长特点、发展的形式和成因、儿童期的意义以及教育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内容:①幼儿是完整和独特的人;②幼儿是发展中的人;③幼儿是权利的主体;④幼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⑤幼儿期具有独特的价值。
10、(1)儿童发展的概念和特征;儿童发展的概念: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即是其生理成熟与其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变化的复杂过程。
特征:①顺序性;②不平衡性;③阶段性;④个别差异性;⑤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2)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作用: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因此,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前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一方面是对社会的意义。
对于个体而言,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萌芽,学前教育可为幼儿终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学前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保障幼儿的生存、学习与发展的权利;二是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三是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四是可以减轻父母教养孩子的负担,并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状况。
对国家和社会来说,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可以提高社会新生一代的整体素质,为培养社会的有用人才打下基础。
我国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人才培养奠基的光荣任务。
11、(1)我国幼儿园的任务:幼儿园的双重任务: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2)幼儿园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2)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教育目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层次结构:⑴按时间划分,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每一学年的教育目标;第二层次:学期教育目标;第三层次:一个月或一周的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单元活动目标.“单元”可以是主题活动单元,也可以是教材单元;第四层次:幼儿园一日活动、一个活动或一节课的教育目标⑵按目标指导范围分——四个层次.第一:指导本园的教育目标;第二:指导一个班级的教育目标;第三:指导不同活动组的教育目标;第四:指导每个个体的教育目标,即根据每个幼儿发展情况确定目标12、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教学方法概念,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特殊原则:①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应当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③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引导的正面教育。
④综合组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名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⑤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⑥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①谈话法②讲授法③演示法④观察法⑤游戏法⑥实验法⑦练习法13、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美育的任务,各育实施的途径和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全面发展教育概念: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学前教育美育的任务: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感受美是审美的基础,学前儿童期是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性是与学前儿童的发展规律相一致的。
幼儿体育应注意的问题:(1)注重学前儿童身体素质的提高(2)重视培养学前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4)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幼儿智育应注意的问题:(1)处理好智力和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2)重视学前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3)注意学前儿童知识的结构化。
幼儿德育应注意的问题:(1)热爱和尊重学前儿童(2)遵从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3)重视指导学前儿童行为的技巧幼儿美育应注意的问题:(1)学前儿童美育是面向全体学前儿童的(2)重视通过美育培养学前儿童健全的人格(3)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4、学前儿童智育、学前儿童德育概念;学前儿童智育:学前儿童智育是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使他们获得粗浅的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求知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德育:学前儿童德育是根据社会道德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幼儿实施的道德品质教育。
15、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特点,组织原则;生活活动的特点:1.规律性 2.自在性 3.制度性 4.整体性 5.情感性组织原则:(1)主动性原则;(2)渗透性原则;(3)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4)保教结合原则;(5)实践性原则。
16、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教学活动设计要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①基础性和生活性②活动性与参与性③游戏性和趣味性④多样性和整合性教学活动设计要点:1.制订教学活动的目标 2.选择、加工教学内容 3.幼儿园教学活动准备的设计 4.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开始部分、展开部分、结束部分)17、幼儿园游戏特点,游戏的分类,游戏的作用;游戏特点:①自主性②趣味性和愉悦性③生活性④假想性⑤有序性游戏的分类:1.依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游戏2.依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程度:非游戏行为、旁观游戏、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3.依据游戏的教育功能:创造性游戏、规则游戏游戏的作用:①促进幼儿身体发展②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③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④促进幼儿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18、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概念;表演游戏和规则游戏的指导要点;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让幼儿在模仿、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