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乳腺炎汇编

急性乳腺炎汇编


病因
主要原因
次要原因
1.乳汁淤积
2.细菌入侵
乳汁 淤积
1.婴儿食量过小 2.乳汁产生过多 3.授乳经验不足 4.乳头发育异常 5.乳管不通畅
乳头破损或者 皲裂
婴儿口腔感染
细菌入侵
临床表现
➢ 一个或多个炎性病灶 ➢ (进一步发展为)脓肿 ➢ 浅部脓肿自行向外破溃,
深部脓肿形成乳房后脓肿, 严重者可并发脓毒症。
急性乳腺炎
性征器官 哺乳器官 体型器官
病例1
王某,女,28岁,妊娠后哺乳1月余,近日右侧乳 房胀痛,外上象限局部红肿,有波动感,乳头流出黄 色脓液,体温39℃,情绪烦躁,为求诊治入院。
怎么了??
病例2
•张某,女,27岁。初产后哺乳4周, 左侧乳房外上象限红肿痛2天。 •体格检查:体温39℃,痛苦面容。 哺乳期乳腺,左乳肿胀明显,外上象 限表面皮肤潮红,轻度水肿;触及 4cm×4cm肿块,压痛明显,边界不 清,无波动感。 •血常规:白细胞13×109/L,中性粒 细胞0.9。
范围局限
抗炎治疗
效果不明显
抗炎治疗有效
是否化脓
一般不化脓
短期内化脓
腋窝肿大淋巴结 质硬,粘连,压痛不明显 质软,活动,压痛明显
全身炎性症状 不明显
寒颤、高热
病理诊断和乳腺超声可以确诊!!
治疗
➢原则:排空乳汁、消除感染、及时引流 1.排空乳汁:暂停哺乳,人工,吸奶器,注射器等 2.消除感染:常用青霉素,清热解毒中药,理疗等
A、青春期女性 B、男性
C、更年期女性
D、初产妇
E、经产妇
2.急性乳腺炎最主要的病因是
A
A、乳汁淤积
B、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
C、雌激素分泌增加
D、性激素的改变与紊乱
E、雄激素分泌增加
3、急性乳腺炎的原因不包括: A、乳头内陷 B、乳汁过多 D、乳房淋巴管阻塞
D
C、乳管不畅 E、婴儿吸乳少
4.乳腺后脓肿切开引流最好采 A、乳房表面放射切口 C、乳晕下缘弧形切口 E、乳房外侧斜切口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硬(化脓后变软, 有波动感),患侧淋巴结肿大
全身表现
白细胞升高,寒战,高热,脉搏加快, 严重者可以形成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 血症
诊断
➢ 1.病史: 病人主诉的病史,是否在产后哺乳期 询问是否受过外伤,皮肤有无破损 患者在哺乳过程中有无觉得乳汁排出不通畅
➢ 2.临床表现
急性乳腺炎
什么疾病??
如何治疗??
教学目标
急性乳腺炎
掌握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熟悉急性乳腺炎的病因、诊断要点。 了解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措施。
乳房的解剖
胸大肌浅面,2-6肋之 间,每侧乳房由15-20 个腺叶,经输乳管开口 于乳头
乳房的解剖
概述
• 定义: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 多发于在产后3-4周,哺乳期的妇女,初产妇多见
D
B、乳房表面横切口 D、乳房下缘弧形切口
5.预防急性乳腺炎,下列措施不妥的是 C A、产前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 B、乳头内陷应于分娩前3个月开始做矫正 C、每次授乳时乳汁不要全部排空 D、哺乳前后应清洗乳头 E、避免乳头受伤
• 张某,女,27岁。初产后哺乳4周,左侧乳房外上象限红肿 痛2天。体格检查:体温39℃,痛苦面容。哺乳期乳腺,左 乳肿胀明显,外上象限表面皮肤潮红,轻度水肿;触及 4cm×4cm肿块,压痛明显,边界不清,无波动感。
• 血常规: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0.9。
温故而知新
1.急性乳腺炎最常见于哪些人群? D
治疗
➢原则:排空乳汁、消除感染、及时引流 1.排空乳汁:暂停哺乳,人工,吸奶器,注射器等 2.消除感染:常用青霉素,清热解毒中药,理疗等 3.及时引流:脓肿形成或者不可避免形成时采用
脓肿切开引流时应注意:
(1)切口呈放射状,以免 损伤乳管,发生乳瘘; 乳晕部脓肿可沿乳晕边 缘做弧形切口; 乳房深部或乳房后脓肿 可在乳房下缘做弓形切 口;
➢ 3.辅助检查
诊断
➢ 1.病史: ➢ 2.临床表现
患侧有无红、肿、热、痛,有没有波动感,判断乳腺炎 发展到哪一期 ➢ 3.辅助检查
诊断
➢ 1.病史: ➢ 2.临床表现 : ➢ 3.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乳腺超声: 针刺细胞学检查:
鉴别诊断
炎性乳癌
急性乳腺炎
皮肤红肿范围 累及整个乳房
(2)分离多房脓肿的 房间隔膜以利引流;
(3)引流条应放在脓 腔最低部位,必要时 加做对口引流
预防措施
避免乳汁淤积,保持乳头清洁并防止损伤。
妊娠后期(尤其是初产妇):清洗乳头,矫正发育不良
哺乳期:
生多吸n
正确哺乳
病例
王某,女,28岁,妊娠后哺乳1月余,近日右侧乳房胀 痛,外上象限局部红肿,有波动感,乳头流出黄色脓液, 体温39℃,情绪烦躁,为求诊治入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