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
增多见于疟疾、结核、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感染恢复期、淋巴瘤
减少无临床意义
血液的其他检查
红细胞比容测定
(hematocrit,Hct) [标本采集]:静脉采血2ml,抗凝剂抗凝 [正常参考值]:
• 男性:0.40-0.50L/L(40-50%) • 女性:0.37-0.48L/L(37-48%)
减少见于伤寒、激素应用等
[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细胞变化: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 增多症、粘液性水肿、脾切除术后以及某些 重金属中毒
减少无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变化:
增多见于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减少见于免疫缺陷、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
素等
[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变化:
显微镜检查-红细胞
红细胞增多——每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超过 1-2个
镜下血尿——每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超过3个, 外观正常
显微镜检查-管型
尿中的蛋白质、肾小管分泌物、各类细胞 崩解后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合而成的柱 状蛋白聚体 多出现于肾实质损害时
显微镜检查-管型
分类:
• 透明管型: • 颗粒管型: • 细胞管型: • 蜡样管型: • 脂肪管型: • 上皮细胞管型:
[临床意义]:
• 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 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无力等。也见于尿毒症,VitC缺乏等
凝血时间测定
(clotting time,CT) [标本采集]:
试管法:抽取3ml静脉血,去针头后
分别注入3个试管
玻片法:毛细血管采血
[正常参考值]:
试管法:4-12min 玻片法:2-5min
[临床意义]:
凝血时间延长:血友病、严重的肝脏损害、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用抗凝药物等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plasma prothrombin time,PPT)
[标本采集]:抽取静脉血1.8ml,注入含3.8%
枸橼酸钠0.2ml的试管内
[正常参考值]:
11-13s(设正常对照) 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有意义
男:4.0×10 12-5.5×10 12/L (400-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L (350-500万个/mm3) 儿童:6.0×10 12-7.0×10 12/L (600-700万个/mm3)
[临床意]:
血红蛋白,红细胞增多:
• 相对增多:见于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等 • 绝对增多:
[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 试纸法 2. 班氏试剂法
[临床意义]:
血糖增高性糖尿:最常见于糖尿病 血糖正常性糖尿:常见于肾性糖尿 暂时性糖尿: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 颅脑外伤、急性心梗等 其他:肝功能损害、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服用 某些药物
显微镜检验
用显微镜对新鲜尿液进行镜检,并计数 10个高倍视野中的细胞数量,或者20个 低倍视野中的管型数量
正常:阴性 ( - ) 蛋白尿:尿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反映。
用+~++++来表示
[临床意义]: 生理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
• 肾前性 • 肾性 • 肾后性
化学检验——尿糖定性检验
正常:阴性 ( - ) 糖尿:当血糖浓度大于8.88mmol/L(160
mg/dl)时,尿糖定性实验呈阳性 用(+)-(+ + + +)来表示尿糖阳性程度
[颜色与性状]:
• 脓血便: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 • 鲜血便:痔疮、肛裂、直肠癌破溃 • 乳凝块便:小儿消化不良 • 硬结便:便秘 • 细条状便:直肠癌以及肠道狭窄
一般性状检查
[气味]:
• 正常:因含有蛋白质分解产物,故有臭味 • 慢性肠炎、胰腺疾病以及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
时可有恶臭
显微镜检验—细胞
[细胞数量]:
• 偶见:<1个细胞/10个高倍镜视野 • 0-3:有时不见、有时增多但不超过2-
3个/10个高倍镜视野 • 5-10:5-10个/10个高倍镜视野 • 多个:超过10个/10个高倍镜视野 • 满视野: 10个高倍镜视野中布满细胞
显微镜检验—细胞
[细胞种类以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 白细胞 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异常:
• 尿酸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酸中毒、痛风、发热、糖尿病、
服用氯化铵等
• 尿碱度增高:碱中毒、膀胱炎、肾小管性酸中毒
服用碱性药物后等
一般性状检查
[比重]:
正常:1.015-1.025
异常:
• 尿比重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脱水
高热;糖尿病等
• 尿比重降低:慢性肾衰竭、尿崩症
化学检验——尿蛋白定性检验
检验结果可用+~++++表示,+>5 个,++ >10个,+++ >15个, ++++ >20个
显微镜检查-上皮细胞
正常尿液中可有少量扁平上皮细胞和移行 上皮细胞 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实质损害,见 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移植后排异反应
显微镜检查-白细胞和脓细胞
镜下脓尿:每高倍视野中白细胞超过5个 见于: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淋巴 细胞性白血病、肾移植术后
一般性状检查
[外观]:
正常:淡黄色、透明
异常:
• 无色 • 淡红色 • 浓茶色或酱油色
• 云雾状浑浊 • 深黄色 • 乳白色浑浊
一般性状检查
[气味]:
正常:新鲜尿液呈特殊芳香气味,久置呈氨味 异常:
•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氨味——慢性膀胱炎
一般性状检查
[酸碱度]:
正常:弱酸性,pH约为6.5。受饮食影响较大
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民 病理性-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如:阻塞性肺气肿、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
• 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 生理性减少:妊娠中、晚期,老年人等
白细胞计数
(white blood cell,WBC) [标本采集]:毛细血管采血 [正常参考值]:
化学检查——隐血试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 检测消化道出血 • 检测方法:联苯胺法、免疫法
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功能
内生肌酐清除率
(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
[原理]:
• 外源性肌酐,内源性肌酐 • 肌酐大部分从肾小球滤过 • 肾在单位时间内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
• 白细胞数减少:
WBC<4×109 /L(4000 /mm3 )
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
• 生理性: • 病理性:
• 急性感染 • 组织坏死或损伤 • 急性大出血 • 急性溶血 • 中毒 • 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减少:
•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多见 • 血液系统疾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等 • 放射线或放疗药物副作用 • 脾功能亢进、过敏性休克、自身免疫
[正常参考值]:
20-80mg/24h尿 尿蛋白>100mg/L,或≥150mg/24h尿, 称为蛋白尿
[临床意义]:
• 同尿蛋白定性检验
尿糖定量检验
[正常参考值]:
• 0.56-5.0mmol/24h(0.1-0.9g/24h
[临床意义]:
• 同尿糖定性检验
粪便检查
[目的]:
了解消化道、肝、胆、胰等有无出血、 炎症、寄生虫、肿瘤等 了解消化道状况,推测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了解消化道有无致病菌感染
性疾病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 正常核象:
杆状核:分叶核(3叶核为主) =1 :13
• 核左移:上述比值增大或出现晚幼粒、
早幼粒、中幼粒 • 核右移:周围血液中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0.03
核左移
正常 核右移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变化:
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皮肤病、 血液病、肿瘤等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 血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测定
(hemoglobin,Hb) 标本采集]:毛细血管采血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70-200g/L(17-20g/dL)
红细胞计数
(red blood cell,RBC) [标本采集]:毛细血管采血 [正常参考值]:
新生儿 2%-6%
(96-288)×109/L
[临床意义]:
判断骨髓造血功能: 网织红细胞增多: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
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意义]:
观察贫血治疗效果 检测骨髓移植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情况
血小板计数
(platelet,PLT) [标本采集]:毛细血管采血 [正常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
成人:80-120ml/min
[临床意义]:
早期反映肾功能损害 判断肾小球功能损害的程度
Ccr: 51-70ml/min 轻度损害
指导临床治疗 Ccr: 30-50 ml/min 中度损害
Ccr: <30 ml/min 肾衰竭
显微镜检查-结晶体
碱性尿液中的结晶 酸性尿液中的结晶 其他:磺胺类药物结晶
尿沉渣细胞计数
——Addis尿沉渣计数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红细胞<50万/12h 白细胞<100万/12h 透明管型<5000万/12h
• 上述数值增加可见于泌尿系感染、肾小球肾炎等
尿液的其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