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实验室检查 (1)

常用实验室检查 (1)

(2)一般检查:成人尿量为1.0-2.0L/24h颜色 为透明,琥珀黄色;ld中尿比重为1.0251.015(2008/05考试命题点);尿液呈弱酸性,pH 为5.5-7.4,一般情况下pH在6.5左右。
8
(3)化学检查(蛋白、糖定性)
①尿蛋白定性检查正常人为阴性,如果定性检 查发现尿蛋白,多为病理性。
13
(2)血尿素氮和肌酐测定:正常参考值为血清尿 素氮3.2-7.1mmol/L。血清肌酐男性53-106µmol / L(0.6-1.2mg / d1) , 女 性 44-97µmol / L 。 (0.5-1.1mg/d1)。
临床意义:①各种肾疾病造成肾功能不全时 持续升高;②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高蛋白 饮食尿素氮可暂时升高:③肌酐受饮食影响小, 明显升高提示肾病变,且预后差。
不良之征。
9
②白细胞一般为0-5/HP:白细胞增多,常见 于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等;非细菌性炎症,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③红细胞:—般无红细胞,或0-3/HP。红细 胞增加即为血尿,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 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血友病等。
④小圆上皮细胞:正常尿中为0,或有极少量。 小圆上皮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害。
24
THE END
25
20
小结
常用实验室检查历年必考,近几年来考
39 试的频率约为 次。 其中,血液检查、尿
液检查为考试重点,应熟练掌握;常
用肝功能检查应熟悉;粪便检查、常用肾功能检 查及其他生化检查应了解。
21
常考的细节有:
1.红细胞计数如下: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5.07.0)×1012/L。血红蛋白正常值如下。成年男性 120-160g/L,成年女性llO-150g/L,新生儿170200g/L。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值为(24-84)×109/L。 ②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
血、缺铁性贫血等;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 碍性贫血。
(4)红细胞沉降率(ESR) ①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 性0-20mm/h ②血沉增快:无特异性,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加
以判断。
5
(5)血小板计数 ①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
14
(3)尿浓缩与稀释功能试验:分为昼夜尿和 3h尿测定2种,均摄普通饮食。正常参考值 为日间尿量与夜间尿量之比,为(3-4):1夜 间12h尿量不超过750ml,尿液的最高比重应 >1.020;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应小于 0.009。
15
5.常用肝功能检查
(1)血清蛋白总量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测定:正常参考值为血清蛋白总量60-80g/L,其中 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g/L,A/G比例为 (1.5-2.5):1。临床意义如下。
(2)临床意义 ①血钾增高见于尿少、尿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 退、心力衰竭或补钾过多;降低见于呕吐、腹泻、 大量利尿或应用胰岛素等。
19
②血钠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降低见于 严重呕吐、大量出汗及长期腹泻。
③血氯化物增高与降低意义同血钠。 ④血钙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发 性骨髓瘤、骨转移癌等;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 减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婴儿手足搐搦症 等。 ⑤血磷增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严重肾衰 竭等;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高血钙时。
②正常人尿中含糖量甚少,定性为阴性。
(4)镜检
①管型:一般尿中为0,少量透明管型可见于
剧烈运动后。颗粒管型增多,可见于急、慢性肾小
球肾炎;透明管型增多常见于肾实质损害;红细胞
管型增多,多见于肾脏出血、急性肾小球肾炎;脂
肪管型增多,则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蜡
样管型见于慢性肾炎晚期(即慢性肾衰竭期)为预后
6
(7)凝血时间测定 ①正常参考值:试管法6-12min。 ②临床意义。凝血时间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 成不良等。凝血时间缩短见于高脂血症、高血糖、 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7
2.尿液检查
(1)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肾脏疾病以及早期妊娠 诊断试验时:以晨尿为好;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 否则置于冰箱内冷存。细菌培养则留取中段尿 (2008/05考试命题点)。成年女性应避免混入阴道 分泌物和经血。
(3)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测定:正常参考值 血清总胆红素1.7-17.1µmol/L;血清直接胆红 素o-6.8µmol/L;临床意义:判断黄疸程度:血清 总 胆 红 素 17-34µmol / L 为 隐 性 黄 疸 ; 34-170µmol /L “为轻度黄疽;170-340µmol/L为中度黄疽; >350µmol/L为重度黄疸。
2.ESR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 3.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00-300)×109/L 4.尿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肾病疾患以及早期妊娠 诊断试验时,以晨尿为好;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 否则置于冰箱内冷存。细菌培养则留取中段尿。
22
5.成人尿量为1.0—1.5L/24h,尿液呈弱酸陛。 6.镜检白细胞,0-5/HP;镜检红细胞,一般无红 细胞,或0-3/HP。红细胞增加即为血尿, 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 系结石、肾结核、血友病等。 7.隐血试验。正常人为阴性。在消化性溃疡时,阳 性率为40%-70%呈间断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时, 阳性率可达到95%,呈持续阳性。 . 8.内生肌酐清除率为80-120ml/min。
①白蛋白降低见于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肾 病综合征及慢性胃肠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降低显 著可见于严重肝炎及晚期肝硬化,表示肝细胞严重 受损,预后不佳。
16
②球蛋白增高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 外疾病,如黑热病、疟疾、红斑狼疮等。
③两者同时增加可使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 /G)倒置。
(2)血清蛋白电泳:正常参考值为白蛋白61%-~71 %,球蛋白,3%-4%。临床意义为多见于肝疾病。常用实验室 Nhomakorabea查1
摘要
1.血液检查 2.尿液检查 3.粪便检查 4.常用肾功能测定 5.常用肝功能检查 6.其他生化检查
2
1.血液检查
(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①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4.0- 5.5) ×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 (5.0-7.0)×1012/L。血红蛋白正常值如下。网 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血红蛋白测定:成年男性120-160g/L,成 年女性llO-150g/L,新生儿170-200g/L。红细胞 和血红蛋白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 和血红蛋白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骨髓 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原料缺乏,红细胞破坏过多、 过早等。
3
(2)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①白细胞计数:成人(4.0-10.0)×109/L;
17
(4)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正常值为 35U/L。临床意义:急性肝炎早期 即升高,40-80U/L为可疑,高于80U/L有诊断价值。 显著升高见于急性肝炎,中度升高见于肝硬化、 慢性肝炎、肝癌,轻度升高见于胆道疾病、心肌 炎、脑血管病等。
18
6.其他生化检查
(1)正常参考值:血钾3.5-5.1mmol/L;血钠135147mmol/L:血氯化物95-105mmol/L;血钙2.252.75mmol/L;血磷0.80-1.60mmol/L。
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O.5%-5%、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
②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 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 疗、化疗等。
4
(3)网织红细胞计数 ①网织红细胞计数。成人0.5%-1.5%,绝对
23
9.日间尿量与夜间尿量之比(3-4):1,夜间12h尿 量不超过750ml,尿液的最高比重应>1.020;最高 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应少于0.009。 10.正常血清蛋白总量60-80g/L;血清总胆红素 1.7-17.1µ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o-6.8µmol/L; 血 清 总 胆 红 素 17-34µmol / L 为 隐 性 黄 疸 ; 34170µmol/L 为轻度黄疽;170-340µmol/L为中度 黄疽;>350µmol/L为重度黄疸。
②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 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血小板计数 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 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 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6)出血时间测定
①正常参考值。纸片法l-3min。 ②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 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10
3.粪便检查
(1)标本的采集:粪便标本应留取有脓血、黏液 的部分,外观无异常者应于粪便表面、深部以及粪 端等多处取材,置于清洁不吸水的纸盒或小瓶内, 标本必须新鲜,防止尿液混入。
11
(2)镜检:正常无红细胞、虫卵、原虫,偶见少量 白细胞或上皮细胞。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肠炎、痢疾、 结肠肿瘤、息肉等;白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肠炎、 肠寄生虫病、细菌性痢疾;寄生虫卵多见于肠道及 肝胆寄生虫病人,如蛔虫病等。
(3)隐血试验:正常人为阴性。在消化性溃疡时, 阳性率为40%-70%,呈间断阳性:消化道恶性肿 瘤时阳性率可达90%。隐血试验前3d避免服铁剂、 动物血、肉食、蛋类、大量绿叶蔬菜及含铁性食物, 勿咽下含血唾液,以防假阳性。
12
4.常用肾功能测定
(1)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为80-120ml/min 临床意义:①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②评估肾 功能,11-20ml/min为早期肾功能不全,低于 6-10ml/min为晚期肾功能不全,低于5ml/min 为终末期肾功能不全;③指导治疗护理,内生 肌酐清除率<30-40ml/min应限制蛋白摄入,相 当于10ml/min应进行人工透析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