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习题第一章财政概述一、关键词汇和概念财政社会公共需要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产品免费搭车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二、判断题1.财政孕育于社会剩余产品之中,伴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财政分配活动随之产生。
( )2.从财政产生、发展的整个历史看,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构成其全部活动历史。
( )3.充分就业就是指可就业人口全部实现就业,失业率为零。
( )4.公共产品有两个特征,即排他性和竞争性。
( )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
( )6.从经济与财政的关系看,低税负能够带来经济的繁荣。
( )三、选择题1.你认为下列哪些属于公共产品( )。
A.自然环境保护区B.路灯C.闭路电视节目D.公共电视节目2.下列属于纯粹公共产品的是A.公共汽车’B.高等教育C.国防设施D.高速公路3.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但是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A.出现不完全竞争B.就业不充分C.物价不稳定D.不能提供公共产品4.财政最本质的内涵和特征是( )。
A.国家主体性B.财政分配的对象C.财政分配的目的D.以上全是5.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
A.凯恩斯B.亚当·斯密C.马克思D.弗里德曼6.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 )。
A.弥补市场失灵B.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C.界定政府的参与程度D.加强法制7.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政府通过( )的方式体现出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
A.招标B.贷款C.引进外资D.补贴8.调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可以( )。
A.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C.调节社会投资方向D.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9.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但是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财政收入分配的范围。
A.机关职工工资的调整B.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C.离退休人员工资的调整D.部队官兵津贴的调整10.为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财政运用的手段主要是( )。
A.增加税收B.增加转移支付C.增加支出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11.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监测户跟踪,及时反馈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这属于财政的( )职能。
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调控经济 D.监督管理12.下列各项中,( )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A.强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B.弥补市场失灵C.提供一致性服务9.非营利性E.法治化13.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主要包括( )。
A.竞争性的产业B.非竞争性的产业C.排他性的设施D.非排他性的设施E.短缺资源14.财政发挥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主要包括( )。
A.调整财政收入的比重B.调整财政支出结构C.调整税率D.调整财税制度F.调整财政体制15.当谈到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时,其确切的含义是指( )。
A.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B.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C.对生产要素进行分配D.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E.对各种分配结果进行再分配16.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主要有( )。
A.税收B.发债C.贴息D.转移支付E.公共支出17.当经济萧条时,财政可以通过( )发挥调控经济的职能。
A.减少社会福利支出B.增加政府购买商品数量C.降低税率D.调整财政体制E.提高价格补贴18.由于存在( ),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财政发挥监督管理职能。
A.经济主体的多元性B.经济计划的变动性C.经济决策的分散性D.经济活动的自发性E.经济管理的复杂性四、问答题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政府失效的原因有哪些?3.在混合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应如何分工?4.试述西方财政学说的历史演变。
5.试述财政的基本职能。
6.怎样理解政府与财政的关系?7.财政分配的特征有哪些?8.社会公共需要有哪些特征?9.财政的活动范围有那些?10.简述财政介入收入分配的必要性与途径。
11.稳定经济的财政措施有哪些?五、案例分析题1.每年的12月,阿肯色小石城的奥斯本一家都用华丽的圣诞饰物来装饰自己的家。
人们从几英里以外赶来参观。
因此,奥斯本家所在的这部分城区的道路变得拥挤不堪。
奥斯本的邻居们抱怨有时道路变得无法通行,他们简直成了家里的囚犯。
请分析这种情况下的外部性。
2.公元前1030年,犹太部落长期以来一直在没有中央政府的状态下生活。
《圣经》里有这样的记载,人们要求先知塞缪尔(Samuel)“像所有的国家一样,给我们一个能统治我们的君主吧”。
塞缪尔描述了在君主统治下的生活情况,试图以此打消犹太人的念头:在国王统治你们的时候,事态就会这样:他会夺走你们的儿子,安排在他的身边,做他战车的马车夫,跑在战车的前面。
……他会夺走你们的女儿,替他喷香水、做厨娘、烤面包。
他会夺走你们的土地、你们的葡萄园和你们的橄榄园,甚至夺走你们最好的园地,去赏赐给他的仆人……他会强征你们十分之一的羊群;你们将沦为他的奴仆。
那时,你们将为自己有了国王而痛哭不已。
然而,犹太人没有被这令人沮丧的言语所震慑,“人们拒绝倾听塞缪尔的劝告,他们说:‘不,我们应该有一个国王,那样我们才能像其他国家一样,国王会统治我们,走在我们前面,带我们去战斗。
’”请分析为什么需要财政,政府应该怎样开展它的财政活动?3.传统观点认为,电信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因为其生产规模越大,生产越集中,产品的成本越低,只有实行政府垄断才能实现生产效率。
因此世界各国曾一度对电信行业实行政府垄断经营。
然而近20年来,世界各国电信行业,,尤其是中国电信行业都走向了开放竞争,请以此为例,运用本章的观点分析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六、思辩题1.2003年“非典”期间,某市中小学被迫放假。
随后该市市属电视台开辟“空中课堂”,向学生提供教学服务。
开学后,电视台委托中小学向每生收取50元的服务费,许多家长对此深为不满。
你认为电视台的收费行为合适吗?为什么?2.2003年,我国新一届政府提出要更加重视农村居民的利益,要把新增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用于农村的医疗卫生、交通和福利事业;而上一届政府却更加关注城市居民,把较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提高公务员工资,用于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政府的行为目标连贯吗?你认为两届政府的行为依据是什么?第二章财政支出一、关键词汇和概念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成本效益分析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政府采购社会保障财政补贴国库直接支付二、判断题1.按支出用途分类,是财政支出分类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 )2.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动态的再生产角度考察,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 )3.转移性支出在稳定经济方面可发挥较大作用,而购买性支出则在收入分配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 )4.同非政府部门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不同,政府投资完全可以不讲投资效益。
( )5.财政支出形式的选择,应与政府职能范围和经济体制的变迁相适应。
( )6.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属于社会财富的虚耗,应尽可能地压缩。
( )7.财政收入规模比财政支出规模更能反映政府规模。
( )8.一般而言,转移性财政支出比重体现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 )9.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财观,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
( )10.财政支出的绝对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总能一致地反映政府规模的变化情况。
( )11.我国公共消费支出的“缺位”与“越位”问题,主要发生在准公共需要方面。
12.目前,我国财政对中小学校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办法。
13.政府投资性支出属于生产性支出。
14.政府投资应追求社会净效益的最大化。
15.社会保障具有受益的普遍性,其目标是保证社会成员较高的生活需要。
16.财政补贴的种类与金额与价格体系的扭曲程度相关。
17.政府投资在调节社会供求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因此,从长远看,此类投资应加以控制。
18.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不会对市场机制造成损害,但会加大财政风险。
主要的高低,要考虑市场。
19.财政补贴是解决产品正外部性的有效手段。
三、选择题1.我国财政支出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
A.价格补贴支出B.基本建设支出C.挖潜改造支出D.债务支出2.在下列各类财政支出中,占支出比重最大的是( )。
A.支援农业支出B.社会保障支出C.基本建设支出D.社会文教支出3.测度政府规模的最有效指标是( )。
A.预算支出B.预算收入C.财政支出D.财政收入4.下列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
A.经济建设支出B.社会文教支出C.财政补贴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5.下列支出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
A.行政管理费B.救灾支出C.外交支出D.补贴支出6.决定财政支出的具体因素有( )。
A.用款单位的所有制性质B.用款单位的还款能力C.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D.财政的承受能力7.1980年以来,我国财政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
A.财政困难B.企业流动资金供应方式的改变C.政府职能的转换D.财政供养人员增加8.1980年以来,我国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上升的原因是()。
A.人口的增加B.城市化的加快C.财政供养人员膨胀D.行政管理职能的加强9.改革开放以来,导致我国转移性支出比重不断上升的因素()。
A.还本付息支出增加B.国有企业亏损增加C.财政补贴增加D.社会保障支出增加10.一般而言,各国政府财政支出的最主要支出形式是( )。
A.有偿拨款B.无偿拨款C.财政补贴D.以上都不是11.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重点与方向是()。
A.突出财政的公共性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C.加大科教投入D.支持国有企业制度创新12.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
A.不断膨胀B.日渐缩小C.基本保持不变D.无规律波动13.财政补贴通过直接影响( )来影响经济。
A.资源配置结构B.相对价格结构C.供给结构D.需求结构14.一国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应至少从()方面分析。
A.经济发展水平B.经济体制C.政治体制D.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四、简答题1.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
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3.社会保障的基金筹集模式有哪些?有什么不同?4.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不同?5.我国近期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重点。
6.教育在性质上属于私人产品,为什么由政府来提供?政府应该全额提供吗?7.试述政府投资的特点。
8.试述政府采购的内涵及特征。
9.为什么说公共消费支出是最基本的财政支出?如何规范我国公共消费支出?10.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11.为什么说税收支出是一种隐性财政支出,如何进行预算控制?12.政府投资的范围有哪些,如何科学界定?五、案例分析题1.1991年以来,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0%以上,且居高不下,到1996年达到最高点为13.1%。
在行政管理费持续增长的同时,存在着行政部门办公经费紧张、行政人员工资待遇过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