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常见错误例析离子方程式是基本化学用语之一,它的书写与正误辨析是中学阶段学生应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
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的掌握情况,对物质性质的氧化还原性、溶解性、电解质的强弱等知识的熟悉程度,而且也能考查分析判断、迅速作出选择的解题能力,因而也是会考、高考的“热点”。
下面对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常见错误例析如下:1、将生成物写错例1: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
错:2Fe+6H+=2Fe3++3H2↑析:稀硫酸中H+只能表现弱氧化性,只能使铁氧化成Fe2+(其它非氧化性强酸同此)。
正:Fe+2H+=Fe2++H2↑(其它非氧化性强酸同此)。
例2: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石灰水。
错:Mg2++2HCO3-+Ca2++2OH-=CaCO3↓+MgCO3+2H2O析:因Mg(OH)2比MgCO3更难溶。
正:Mg2++2HCO3-+2Ca2++4OH-=CaCO3↓+Mg(OH)2↓+2H2O(同理长时间加热碳酸氢镁溶液为Mg2++2HCO3-Mg(OH)2↓+2CO2↑)。
例3: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错:Ca2++2ClO-+H2O+SO2=CaSO3+3HClO析: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2氧化成SO42-或H2SO4。
正:Ca2++2ClO-+2H2O+2SO2=CaSO4↓+4H++SO42-+2Cl-例4: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错:2C6H5O-+CO2+H2O=2C6H5OH+CO32-析:产物C6H5OH和CO因反应而不能共存。
正:C6H5O-+CO2+H2O=C6H5OH+HCO3-例5: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
错:2Na+Cu2+=2Na++Cu析:由于钠与水反应很剧烈,所以钠先与水反应;产物NaOH又继续与CuSO4反应。
两反应相加即得。
正:2Na+Cu2++2H2O=2Na++Cu(OH)2↓+H2↑2、电解质的拆写不合理例1: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错:H++OH-=H2O析:醋酸是弱酸,为难电离物质,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H3COOH分子,不该拆。
正:CH3COOH+OH-=H2O+CH3COO-例2: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
错:Ca(HCO3)2+2H+=Ca2++2H2O+2CO2↑析:Ca(HCO3)2为可溶性盐,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为对应离子,该拆。
正:HCO3-+H+=H2O+CO2↑例3:硫化氢气体通入到醋酸铅溶液中。
错:Pb2++2CH3COO-+H2S=PbS↓+2CH3COOH析:醋酸铅虽为可溶性盐,但难电离。
正:(CH3COO)2Pb+H2S=PbS↓+2CH3COOH3、微溶物处理不当例1:将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错:Ca(OH)2+CO2=CaCO3↓+H2O析:澄清石灰水中Ca(OH)2为离子形式,该拆。
正:Ca2++2OH-+CO2=CaCO3↓+H2O例2:将Na2CO3溶液加入到石灰乳中。
错:Ca2++CO32-=CaCO3↓析:石灰乳中氢氧化钙主要为分子形式,不该拆。
正:Ca(OH)2+CO32-=CaCO3↓+2OH-4、电荷不守恒例1: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
错:Cu+Ag+=Cu2++Ag正:Cu+2Ag+=Cu2++2Ag例2:氯化亚铁液溶中通入氯气。
错:Fe2++Cl2=Fe3++2Cl-正:2Fe2++Cl2=2Fe3++2Cl-5、电子不守恒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双氧水。
错:2MnO4-+7H2O2+6H+=2Mn2++6O2↑+10H2O析:此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为:Mn+7→+2得5e,H2O2中20-1→0失2e,依电子守恒即得。
正:2MnO4-+5H2O2+6H+=2Mn2++5O2↑+8H2O6、错约方程式中物质系数例: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错:H++SO42-+Ba2++OH-=BaSO4↓+H2O正:2H++SO42-+Ba2++2OH-=BaSO4↓+2H2O7、遗漏离子反应例1;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错:NH4++OH-=NH3·H2O或HCO3-+OH-=CO32-+H2O析:两个反应同时发生正:NH4++HCO3-+2OH-=NH3·H2O+CO32-+H2O例2:硫酸铜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错:Ba2++SO42-=BaSO4↓或Cu2++2OH-=Cu(OH)2↓析:两个反应同时发生,正:Ba2++2OH-+Cu2++SO42-=BaSO4↓+Cu(OH)2↓8、错将非离子反应或通常不用离子反应表示的反应写成离子反应例1:铜与浓硫酸共热。
错:Cu+4H++SO42-Cu2++SO2↑+2H2O析:因浓硫酸中水很少,硫酸及产物CuSO4主要也应以分子形式存在。
正:Cu+2H2SO4CuSO4+SO2↑+2H2O例2:氯化铵与消石灰粉末混合共热制氨气。
错:NH4++OH-NH3↑+H2O析:此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
正: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此外中学常见的还有:实验室制CH4、HCl、O2)9、忽视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例1:0.1mol/L的NH4Cl溶液与稀NaOH溶液常温下反应。
错:NH4++OH-=NH3↑+H2O析:NH3极易溶于水,常温时主要生成难电离的NH3·H2O,受热时(或浓溶液)才会分解生成NH3和H2O。
正:NH4++OH-=NH3·H2O例2: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错:CO32-+H2O+CO2=2HCO3-析:因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且水减少,所以NaHCO3析出。
正:2Na++CO32-+H2O+CO2=2NaHCO3↓10、错判反应物间用量关系例1: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
错:Ca2++HCO3-+OH-=CaCO3↓+H2O析:此反应实质为先中和(HCO3-+OH-=H2O+CO32-)后沉淀(Ca2++CO32-=CaCO3↓),按着少量物质的需要(符合化学式配比),来确定另一物质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量,最后配平即可。
正:Ca2++2HCO3-+2OH-=CaCO3↓+2H2O+CO32-例2: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错:CO32-+2H+=CO2↑+H2O析:CO32-与H+首先生成HCO3-,H+过量时才生成CO2。
正:CO32-+H+=HCO3-例3: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
错:Al3++SO42-+Ba2++3OH-=BaSO4↓+Al(OH)3↓。
析:首先该反应中Al3+和SO42-物质的量之比为1∶2,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Al3+和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产物离子为AlO2-。
正: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例4: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Cl2通入2L0.1mol/L的FeBr2溶液中。
错:3Cl2+2Fe2++4Br-=2Fe3++2Br2+6Cl-析:此反应中Cl2不足量,又由于还原性Fe2+>Br-,所以Fe2+优先反应。
正:Cl2+2Fe2+=2Fe3++2Cl-(与量有关的反应还有很多,望大家依以上分析方法去“悟”)。
11、忽视了电解反应中水的来源例1:石墨阳极铁阴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
错:2H++2Cl-H2↑+Cl2↑析:在阴极放电的H+来自于H2O的电离,H2O为弱电解质,不该拆正:2H2O+2Cl-H2↑+Cl2↑+2OH-例2: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
错:4Ag++4OH-4Ag+O2↑+2H2O析:在阳极放电的OH-来自于H2O的电离,H2O为弱电解质,不该拆正:4Ag++2H2O4Ag+O2↑+4H+12、不能正确使用“↑”和“↓”符号。
例1:硫氢化钠水解。
错:①HS-+H2O H2S↑+OH-或②HS-+H2O H3O++S2-析:①弱离子水解程度很小,生成的H2S不能逸出;②为电离式。
正:HS-+H2O H2S+2OH-例2:硫化钠水解。
错:S2-+2H2O H2S↑+2OH-析: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且第一步水解为主。
正:S2-+H2O HS-↑+OH-例3:向沸水中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
错:Fe3++3H2O Fe(OH)3↓+3H+析:此时得到的为Fe(OH)3↓胶体溶液,胶体是透明的。
正:Fe3++3H2O Fe(OH)3(胶体)+3H+13、不能正确使用“=”和“”例1:氯化铵溶于水。
错:NH4++H2O=NH3·H2O+H+析:因水解程度小,所以为可逆的。
正:NH4++OH-NH3·H2O例2:向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
错:3HCO3-+Al3+Al(OH)3↓+3CO2↑析:HCO3-和Al3+是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能够进行到底,应用等号。
正:3HCO3-+Al3+=Al(OH)3↓+3CO2↑14、错将不能发生的反应写出例1:将H2S气体通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错:H2S+Fe2+=FeS↓+2H+析:FeS能溶于稀硫酸,即此反应的逆反应能迅速发生,所以此反应不能发生。
15、忽视了隐含反应例1:氧化铁粉末与氢碘酸反应。
错:Fe2O3+6H+=2Fe3++3H2O析:忽视了反应生成的Fe3+与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正:Fe2O3+6H++2I-=2Fe2++3H2O+I2例2:SO2气体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
错:Ba2++H2O+SO2=BaSO3↓+2H+析:因通入SO2气体后溶液呈酸性,此时溶液中又有NO3-,溶液的氧化性增强,所以生成的沉淀为BaSO4而不是BaSO3。
正:3Ba2++2H2O+2SO2+2NO3-=3BaSO4↓+4H++2NO↑通过以上例子,告诉我们在书写和判断离子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遵循客观事实,据物质的性质与反应条件,准确把握反应实质。
第二,书与与判断的关键: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分子形式;熟记物质的溶解性、电离情况及常见气体和氧化物。
第三,是否满足三个“守恒”:(1)质量守恒;(2)电荷守恒;(3)电子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的)。
第四,“↑”“↓”“=”“”使用是否正确。
第五,书写和判断与量有关离子方程式时,要按“以少定多”的原则,即按照少量物质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在化学式中的配比来确定过量物质有关离子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