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报告书姓名:张琪班级:113030602学号:11303060237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课教师:贾霄锋成绩:2015年12月计划生育与放开二胎意愿调研一、摘要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条件之一,传统农村社会存在很严重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的观念。
过年走亲戚,突然发现很多哥哥嫂嫂们除了吃饭打牌,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嘀咕是否要再生一个孩子的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胎政策,政策规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然而,新政落地,又有多少适龄人群打算生下自己第二个宝宝呢?什么样的人想要二胎,什么样的人不想要二胎,要与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二、关键词二胎政策抚养教育生活质量三、前言为在2015年的寒假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实践调查的论文,我通过报纸、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
为了有效解决自己的困惑,结合前期资料准备情况,我在自己居住的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县城进行了纸质的问卷调查,引入了提出问题——设计问卷——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环节,从而形成了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居民关于二胎问题和政策的调研报告,具体的分析了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居民对于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意见及想法。
四、正文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
三十年前,为控制我国过快增长的人口数量,国家开始实行以“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
但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之后,“少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经济发展带来的生育迟缓,我国如今已面临非常严重的人口结构的问题,总生育率不高,这将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
1、调查对象的确定我从出生就一直住在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对于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十分熟悉,出于便于调查的因素,此次研究选取了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县城康馨小区等9个小区的居民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同时每个样本随机抽取130个人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共130份,成功收回有效问卷100份,从而得到了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对于二胎政策的多方数据。
2、调查基本情况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地点为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县城康馨小区等9个小区的居民,共有100人参加调查。
调查的对象年龄:20周岁以下7人,占7%;20—30周岁35人,占35%;31—40周岁29人,占29%;41—50周岁19人,占19%;51周岁及以上10人,占10%。
其中:男40人,占40%,女60人,占60%。
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60人,占60%,初中20人,占20%,小学及以下20人,占20%。
家庭年收入状况5—8万44人,占44%,3—5万32人,占32%,10万以上24人,占24%。
3、调查结果分析通过整理调查问卷,我发现,有近90%的被调查者对河北省二胎政策有所耳闻,但只有不到80%的调查者对生育二胎的具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相关手续办理情况,仅仅有约35%的调查者非常清楚,由此可见,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对二胎政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后期宣传的重点可以放在具体条件及手续办理程序上,建议社区委员会可以通过印发宣传手册或者张贴社区公告栏的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生育意愿调查表显示,不同年龄段调查者的平均理想生育数量随年龄呈上升趋势,其中20岁以下的平均生育子女数为1.45,21-30岁的平均生育意愿为1.57,31-40岁的平均生育意愿为1.77,41-50岁的平均生育意愿为1.84 ,51岁或以上的平均生育意愿为2.07。
调查问卷中,在回答生育二胎原因时,有约30.2%的人选择“独生子女太孤单”;约33.7%选择“个人比较喜欢孩子”;选择“迫于家里老人的压力”的约10.1%;选择“第一胎是女儿”的约11.8%;选择“第一胎是儿子”的约占10.2%;选择危机感的约占2.3%;选择“其他原因”的约占1.7%。
由调查结果可得出结论,在生育二胎问题上,调查对象考虑更多的是自身偏好和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一胎的性别对于是否生二胎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在回答不生二胎原因时,58.3%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经济压力”,39.8%的调查者选择了“工作压力”,而且在“工作压力”这个选项上,女性占到了63.2%,远远高于男性;为“照顾一胎孩子的情绪”和“其他原因”分别占到了9.5%和2%。
由调查结果可知,被调查者不生育二胎主要是由于经济和工作压力,共占到了98.1%;不少父母反应经济压力主要来自于奶粉贵、看病贵、入托贵、择校贵、买房贵、培训贵;工作压力主要在于在家里的时间非常少,周末陪孩子游玩、上辅导的时间本来都不多,再来个“老二”更是力不从心,同时我们看到在工作压力这块,女性比率明显高于男性,因为既忙工作又带孩子,可能会影响工作、失去升迁机会,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不敢生”是不少白领女性的普遍心态。
工作与孩子,都在争抢母亲的精力,不仅是外界的竞争,有了孩子后大量分散的精力也让职场女性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因此“生”和“升”对不少职场女性而言是顾此失彼,相互矛盾的。
另外,“为照顾一胎孩子的情绪”也占到了一定比率,联想之前网络上一胎孩子对父母生二胎的各种过激反应,我建议选择生二胎的居民一定不要忘记了提前跟一胎孩子做好沟通,特别是不到七岁的一胎孩子,因为,心理学上显示孩子的童年期是4到7岁,他们的求知欲更强并开始了创造性思维,很多一胎孩子过激反应的根源在于担心有了二胎,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会下降,甚至被家人忽视,防止一胎孩子心理上受到挫败的是生育二胎时应该考虑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抛开以上的一些顾虑,总体上接受调查者对生育二孩对家庭及孩子影响的评价还是积极的。
很多人认为多生一个宝宝短期内很累,但长期来看还是有必要的,它能让家庭更和谐,生活质量更高,也有利于孩子间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学会分享与责任,有利于孩子乐观开朗性格的养成等等。
4、解决建议措施分析通过调查分析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影响人们是否生育二胎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因素,子女教育抚养因素以及子女未来生活质量及发展因素。
因此,为使全面开放生育二胎的政策建议更具有操作价值,此处着重针对子女生活消费、儿童教育开支、儿童医疗开支、生养手续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等因素提出以下建议:(1)规范母婴用品市场第一,完善国产母婴用品监管制度。
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清退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建立产品质量指标体系,落实合规生产的基本职责。
尤其是对于婴幼儿食品、奶粉生产企业,需建立专门的食品标准,从原料、生产管理、质量指标、物流以及销售等环节层层把关,切实提高国内婴幼儿产品的质量,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的国产婴幼儿食品。
第二,降低进口母婴用品流通成本。
建议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积极建设保税区和自贸区,对多层级的代理经销模式进行规制,降低因委托代理环节•过多产生的额外贸易成本,打破目前进口婴幼儿产品价格虚高,卖方市场能力过大的现状,降低进口婴幼儿产品的零售价格。
第三,加强惩处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建议工商、商务、质检等执法部门加大对婴幼儿产品的检查力度,提高违法违规的成本,对制造贩售假冒伪劣制品的进行顶格处罚,有效地整肃市场,降低逆向选择的发生概率。
(2)稳定社会消费品价格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对流动性进行分割化调节,严控信贷总额过快增长和货币投放总量,确保不出现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对民间流动性进行疏导,防止投机资本进入基本民生行业。
二是保障基本消费品的供给,让日常生活用品、农副产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能够覆盖城乡居民的消费,确保其价格不出现大幅上扬,同时加大对能源以及生产资料的定价指导力度,对电信、燃油等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实施价格规制,保证其价格的稳定。
三是加强物价监管,强化市场秩序监督,对扰乱市场秩序、不正当竞争的现象要严加整治,加强行政执法的覆盖力度和频度,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确保市场秩序的稳定。
(3)简化生养手续一是以行政力量为主导,健全制度体系,精简生养孩子的手续,减少办理的复杂程度,降低办理手续的时间成本。
二是下放审批权限,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手续的申报管理层级,提高手续办理速度,更好更快地服务于“单独二胎”政策。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对各办理环节的合规管控,切实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专项治理,预防和杜绝违法违规操作的发生。
四是推动政务公开,政府应加强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系统,及时完整地向公众披露业务办理流程,开通便民查询系统,让申请人能够及时对所办业务进行跟踪。
(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首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着力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逐步缩小教育资源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同时尽量保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立学校标准化和同质化建设,实施教职员工交流轮岗制度,废除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的设置,从根本上破解择校问题。
其次,改革招生监督机制。
对现行的监督机制进行调整,在坚持政府进行宏观监管的基础上,引入专业化第三方监督机构对招生过程进行监督,积极推进招生工作的透明程度和公开度,强化社会、家长的监督作用,形成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全方位杜绝招生工作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
最后,加大教育投入。
增加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例,探索筹建教育基金,完善困难学生资助机制,同时试点多子女家庭的补贴机制,适当地提高教师薪酬,进一步降低家庭教育负担。
(5)推动儿童医疗事业发展一方面,必须加大儿童医疗投入。
一是投入更多的资金提升儿科医资力量、扩大医疗规模、改善设备设施、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水平和接待患者能力,满足日益扩大的儿童医疗需求;二是加大对儿童医疗医院或网点的建设投入,提高儿童医疗的覆盖范围,同时积极推动股份制儿童医院和外资儿童医院等新型医疗模式,充分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儿童医疗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三是加大对儿童医疗的补贴力度,降低儿童医疗的成本和费用,降低家庭在儿童医疗上的支出。
另一方面,应当积极推动儿童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
由政府主导,参照现行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家庭投入为辅的覆盖城乡儿童的医疗保险体系,切实降低家庭负担。
五、总结二胎政策能改变我国的人口倒三角结构,对冲人口老龄化压力。
虽然这次调查,受调查者生育意愿不高,但也是意料之中。
很多年轻家庭并不热衷于生二胎,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自“单独两孩”生育政策2014年3月全面启动以来,“单独两孩”政策家庭申请率和出生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
“单独两孩”政策对生育两孩的释放作用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