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基本要求一、实践内容与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考核标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题目由任课教师拟定,内容与课程相关2、字数不低于3000字,符合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规范3、可独立撰写,可分小组撰写,小组人数不超过3人,每人撰写字数大于1500字4、提供过程证明材料,如小组分工情况、调研照片、问卷等5、用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经典著作读书笔记1、由任课教师提供参考书目2、读书笔记不低于2000字3、独立阅读,独立撰写4、手写,不得提交打印稿5、装订成册参观访问记1、参观、访问红色景区、新农村建设、企业、社区等。
2、以个人为单位写观后感,字数不低于2000字。
3、观后感附作者参观访问照片4、观后感要体现参观过程和心得体会知识讲坛1、采用PPT形式,选择教材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2、结合现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评价2、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讲授时间不少于10分钟3、提交讲坛PPT4、提交格式规范的A4纸打印文稿,文稿不少于1200字5、16周社会实践总结课,进行现场讲授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题目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基层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调查重庆街头小商贩生存状况调查我国当前反腐的时效性分析重庆市民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及培养对策研究大学生对我国现任领导班子执政满意度调查研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查校园“光盘行动”情况调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大学生课堂缺勤调查重庆工商大学周边小吃摊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城市退休老人生活方式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状况调查三、经典著作研读参考篇目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2、毛泽东:《矛盾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四、社会实践报告写作要求(针对社会实践报告和参观访问记)(一)实践报告类型1、文献研究型实践报告(1)对文献资料内容分析研究型实践报告。
(2)对其他研究者先前研究成果的再次分析研究型实践报告。
(3)对现有统计资料的分析研究型实践报告。
2、参观访谈型实践报告根据实践活动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参观型实践报告和访谈型实践报告。
3、问卷调查型实践报告问卷调查法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研究方法,是通过采用填写问卷,搜集数据、分析数据、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进而达到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的社会研究方法。
(二)实践报告撰写结构从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及实际运用等方面来看,上述三种类型的实践报告的撰写结构形式大同小异,主要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导言、正文、结论、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几个部分。
1、标题标题必须简明扼要、明确、针对性强,同时必须做到与研究主题和内容相符。
题目字数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20个字。
⒈陈述式标题。
“关于列宁《青年团的任务》的读书报告”;⒉问题式标题。
“分裂势力为何得以长期存在?”;⒊双标题式。
“他们为什么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政客靖国史观探析”2、摘要摘要是对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报告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目的是让阅读者不看完全文,在看完摘要后对报告内容有基本的整体的了解。
摘要要求文字简练,内容高度概括,字数在200字左右最佳,不宜超过300字。
摘要内容包括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研究成果和结论等重要内容。
摘要中不需要出现论证过程及自我评价,也不要照搬文中各级目标题或者结论而是需要对全文内容进行高度概括。
3、关键词关键词是与报告主要内容紧密相关的词语,通常是在标题和摘要当中出现的词语或者在正文当中多次出现的重要词语,是能反应报告中心思想的词语。
主要功能是方便检索。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不宜太多,3-5个即可4、导言导言是全文的总领,是对正文内容的背景介绍和中心内容的概述,突出选题目的和意义。
导言的表述应能突出重点、强调意义、提出问题、简明扼要,紧扣主题,对正文应有引导作用。
5、正文正文是报告的主体和核心,是对实践活动进行的有重点,有层次的内容总述。
文献研究型报告的正文就是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然后归纳总结。
参观访谈型报告的正文则是将参观访谈获得的大量资料,根据拟定的写作提纲,围绕主题,整理分析资料,最后得出结论。
问卷调查型报告的正文是对数据采集、整理、统计、归纳、总结等内容的组织安排。
有按照调查时间先后为序组织报告内容的,也有按照调查内容分类组织报告内容的,也有综合运用上述两种方式组织安排报告内容的。
根据在校学生问卷调查活动的规模和操作状况来看,一般调查活动涉及时间跨度和规模不是很大,因此主要采用按照调查内容组织报告内容,分类突出某类现象或者问题,相应给出结论、建议或者思考。
具体来说,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合乎逻辑,层次分明,通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部分,在这些段落部分当中又分若干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
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5级。
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
社科类的题号通常使用“一”,“(一)”、“⒈”“(1)”分别标注四级目题号。
具体格式参考本书文后参考范文。
参观访谈往往会获取不少一手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在恰当的地方出现图表是对正文相关内容的必要的补充。
6、结论结论部分概括全文,在对所掌握的资料的分析基础之上形成结论,包括提出观点7、注释注释不同于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集中列于文末。
而注释则是作者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和补充说明或者对引言的来源作出充分说明的文字。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脚注的方式,即用①②……标识序号,并标于当页页脚处。
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在实践报告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将参考或者引用的文献资料信息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列于报告末尾的文献集合。
9、附录附录是作为报告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
a. 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b.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c.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d.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e.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每一附录均另页起。
报告、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A。
社会实践报告的封面附后页,请务必复制粘贴到提交的实践报告首页,要求所有类型的社会实践成果都必须附带封面。
学 号:上课时间:考勤序号:重庆工商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调研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题 目学 院专 业班 级学生姓名社会实践报告类别调研时间、调研地点小组调研 参与人员 姓名 学号 (考勤序号) 学院班 级提交日期:任课教师温馨提示: ✧1.作业可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成员集体方式完成。
✧2.小组成员排名,按其在完成作业中作用的大小,排出先后顺序。
✧3.作业必须以此为封面,并按要求提交手写稿或打印稿,纸张一律采用A4。
✧4.作业中如有所引用的重要资料或引文要标明出处,用脚注形式表明。
学生庄重承诺:✧该作业为本人独立完成,如一经被查出从网上下载或下载超过三分之一、一经被查出抄袭其他同学作业(与其相同或雷同),该作业为零分。
不在承诺书上签名的,一律视为下载或抄袭,该作业为零分。
学生签名: 。
X X X X X 调研报告姓名(序号)( 学院:班级:学号: )附录:范文中国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探索——以接龙民间吹打乐为例郭艳(2012022232),李勇(2012022218)【摘要】在对重庆市接龙镇民间吹打乐传承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民间文化传承的价值,分析了接龙民间吹打乐传承和创新的现状,最后提出我国民间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具体途径。
在民间文化传承的创新途径中,本文着重强调了发挥民间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使之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从而在大众化、普及化中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民间文化传承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龙吹打乐是系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的民间器乐乐种,是巴渝吹打乐的典型缩影,被誉为西南文苑、巴渝文化的一朵奇葩。
2006年,接龙吹打以其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名列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那么面对浩如烟海、品种繁多的民族民间艺术,我们如何保护、传承,使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甚至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是我们调研的出发点。
一、民间文化传承的意义研究传承民间文化课题,首先得明确为何要传承,否则只会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误区。
以充分的研究为前提,对其作出客观评价,以此作为传承的基础,再将其创新发展,为时代所需,为时代所用,这即为本文的意义所在。
(一)增强民族凝聚力优秀民间文化传承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桥梁。
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其实也就是个体学习族群独特文化,接受、适应并在这种文化中成长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接受了族群的独特的优秀文化,也就是对这个社会进行了价值认同,从而有效地融入社会而达致社会和谐。
以重庆市巴南区接龙吹打乐为典例,该民间文化反映了接龙民众的集体生活,是长期得以流传的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的传播载体,民众在享受与传承接龙吹打乐的同时,加强彼此交流,寻找共鸣,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心理,若优秀民间文化获得民众普遍认可,促进民族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那无疑会取得促进其自身更好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双赢成果。
(二)引导价值取向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反映着社会存在,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价值观影响着们对事物的评价,以及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行动指向。
社会飞速变迁、发展的今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集合着华夏历史长河中的点点精粹,向来是具有令人难以忽视的价值引导能力,不难寻找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若民间文化传承能发展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即能引导民众在民间文化传承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杜绝错误价值观的腐蚀和侵害。
(三)获得经济效益近几年的文化事业,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优秀的民间文化肯定有巨大的市场。
接龙镇传承吹打乐的同时能为表演者带来切切实实的收入,吹打乐成为了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养家糊口的工具就是对此的生动体现,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行进在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道路上,必然要求着民间文化在起到价值导向作用的同时,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创造经济效益。
市场的优胜劣汰使固化的文化市场失去活力,有传承才会维持市场;有创新,才能扩大市场。
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能丰富先进文化的多样性,刺激市场需求,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缩小我国地区、城乡间的贫富差距,这即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