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给孩子的十大礼物有关专家建议,优秀的父母应该给孩子以下十大礼物:1.爱:孩子都需要爱,他们对爱的需要远远胜于对玩具的需求。
建议: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2.规则: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你应该教给他一些为人处事的规则,让他懂得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建议:使用严厉的但能被孩子理解的规则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平心静气地告诉孩子:“不管你什么时候再犯这样的错误,我都会阻止你的,直到你自己改正为止。
”3.以身作则:对孩子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往往不是你的言语,而是你的行为,因为在孩子整个成长中,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榜样。
建议: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正在看着自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4.自尊: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他的尊重培养出来的。
建议:即使孩子的发展与你为他设计的目标不一致,或者他的表现令你难以理解,你也应该尊重他的个性。
你要关心他,但不要什么都替他作主,而应该鼓励他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还要让他知道你在关注他。
5.表扬、批评恰当:对孩子良好的行为给予称赞是重要的,但如果言过其实,反而有损孩子在自我评价方面的健康发展。
相反,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则会破坏孩子的成就感。
建议:让孩子独立地去做一些事情,在他做完后说一声好,让孩子有成就感。
6.良好的健康习惯:父母注重身体、饮食卫生,无疑是在告诉孩子,照料好自己的身体很重要。
建议:让孩子定期去医院接受必要的体验,让孩子了解坏习惯对身体的危害。
7.多跟孩子在一起:即使工作再忙,你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建议:每周和孩子一起计划一次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孩子期盼这个时刻的到来,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和他在一起。
8.学习动力:要注重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培养,切忌拔苗助长。
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过大的压力会影响他内在学习动力的形成,影响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在幼儿期就开始指导孩子阅读;培养他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好奇心;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和他一起讨论问题。
9.幽默感: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和孩子一起欢笑: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要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地看待事物。
建议:和孩子一起阅读幽默书籍,看喜剧电影;当孩子尝试幽默行为时,父母应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10.伙伴关系:孩子需要和同龄或年龄稍大的孩子一起玩耍,你所要做的是适时给他们一些指导。
建议:不要总是让孩子关在家里做一些早已设计好的游戏,要鼓励他多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孩子才能更快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发展自己的能力。
西方父母送给孩子的10大“礼物”作为父母,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都希望自己能送给孩子全天下最好的礼物,包括名字、衣服、玩具等等。
其实,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应该是双赢的——既可以让孩子在礼物中成长,又可以让自己做一位受孩子喜爱的合格的父母。
以下是西方的教育学家送给父母的十大“礼物”。
礼物1,爱。
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对一两件玩具礼物的需要。
但父母如何来表达自己的爱呢?建议: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向孩子表达“我爱你”。
当他疲倦或精神萎靡不振时,抱一抱他,给他一些爱抚,利用照料孩子睡觉、吃饭和玩耍的时间来增强你与孩子的亲密感。
礼物2,纪律。
孩予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以便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建议:使用严厉的但却是能被孩子理解的纪律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再平心静气地向他解释:“无论你何时再犯,我都会阻止,直到你能自己改正为止。
”礼物3,以身作则。
你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语言方式来达到的。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他们为楷模。
建议: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假如你不让你的孩子吸烟,那么你自己最好不要与香烟沾边。
要想为你的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父母必须做到以身作则。
礼物4,尊重。
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他的尊重培养出来的。
体罚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冷嘲热讽或试图改变他的个性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他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
建议:即使孩子的发展与你为他设计的目标并不一致,或者他的有些表现你很难理解,你也应尊重他的个性。
你要关心他,但不要什么都替他做主,你应鼓励他独立思考并勇于探索,让他知道你随时都在关注着他。
礼物5,鼓励。
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适当的称赞是重要的,但假如称赞是言过其实,反而会有损孩子的自我评价。
相反,对孩子的过分指责和嘲笑,传达的是这样一种信息:“你没有能力做这事,必须由我来代替你完成。
”这种凡事包办的做法会破坏孩子的成就感。
建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能培养能力的事情,直到他完全掌握,然后说一声:“做得好!”让孩子有一种“这全是我自己完成的”成就感。
礼物6,良好的健康习惯。
尽早开始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
要达到这一点,父母的行为是很重要的,父母坚持刷牙、健身或注重饮食卫生,都是在向你的孩子无意中灌输一种观念:要照料好自己的身体。
建议:让你的孩子定期去医院,接受必要的健康检查,同时让孩子了解坏习惯对身体的危害。
礼物7,多跟孩子在一起。
即使生活再忙再累,你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你必须保证在餐间、周末和节假日与孩子在一起。
建议:每周初都谋划一次与孩子共同的活动,然后让孩子盼望着这个时刻的到来,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礼物8,学习动力。
所有那些肯学习的父母都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
但也应注意不要拨苗助长。
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限度。
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学习的内在动力。
建议:在幼儿期就开始给孩子朗读,待他长大后再让他给你朗读。
培养孩子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好奇,父母要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与他一起探讨一些问题。
礼物9,幽默感。
与你的孩子一起欢笑,能让他看到事物轻松和愉快的一面。
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建议:与孩子一起阅读幽默书籍和看喜剧电影,当孩子尝试一些幽默行为时,父母应表现出自己很欣赏,只要这些幽默不伤及他人。
礼物10,伙伴关系。
从2岁开始,孩子就需要同龄玩伴,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
不要限制孩子与同龄人的接触,你所要做的是适时地给他一些指导。
建议:不要总是让孩子关在家里做一些早已设计好的游戏,要鼓励他与同龄朋友一起玩耍。
西方父母这样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幽默是一种可爱的性格,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孩子的幽默性格一旦形成,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
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因此,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根据美国专家从事的专题研究得出: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3成的幽默感是天生的,其余7成则须靠后天培养。
因而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西方许多家长甚至在婴儿刚出世6周便开始对其进行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
实际上,不少较聪明的婴儿这时确已萌发了“幽默意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家长故意抱着孩子做“下坠”动作时,一些孩子在体味下坠感的同时,还会无师自通地意识到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小脸可能会漾起笑容!对这些天生就有较强幽默感的孩子,西方的家长们除了常跟他玩“下坠”游戏外,还与他玩捉迷藏(如:将一块手帕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猛地抽走,孩子见了可能会发出会意的微笑)、敲击游戏(如:用一汤勺敲击碗碟使其发出清脆声响,然后再佯装用汤勺敲击自己的头或孩子的手,他可能也会冲你一笑)等。
不同年龄采取不同措施1周岁左右的孩子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已十分敏感。
在其学步摔倒时,家长们大可冲他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
幽默的力量是无穷的,此时他往往会被大人扮的鬼脸逗得破涕为笑。
不仅如此,家长还可鼓励孩子们模仿做鬼脸,做得愈怪异愈能得到赞赏。
2周岁时的幼儿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性中发现幽默。
如:大人把袜子“戴”在自己的手上,脸上则露出难受的表情。
若孩子这时也学着把手套“穿”在脚上,家长应跟着孩子一起哈哈大笑,以示对孩子幽默的鼓励。
3岁幼儿已能认识不和谐的概念中潜藏的幽默。
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或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就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
家长应默许孩子装模作样地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行步蹒跚,从模仿中体味幽默的快乐。
4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过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十分投入地扮演王子和公主时,家长可以客串坏蛋之类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
待孩子长到5~6岁时,对语言中的幽默十分敏感。
这时,家长可以通过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及绕口令等,增强孩子的幽默感。
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
有些笑话虽不够高雅,但家长一般不应去粗暴地批评乃至责备。
此时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往往会通过笑话或恶作剧来“平衡”、“调节”自己的心态。
尽管其中的幽默可能让大人们不快甚至难堪,但大人理应包容。
原因很简单: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时若大人能正确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才是明智之举。
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
家长应常常倾听孩子们讲述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笑声,对孩子的幽默感作出肯定的表示。
此外,家长们还应常常引导孩子们编幽默故事,改编电影、电视剧的情节或加添令人捧腹的结局。
当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在家里可以安排一段时间,全家人一起讲讲笑话,或是进行幽默故事写作比赛。
还可以带孩子到书店里选购一些质量较高的儿童笑话书籍,只要持之以恒,就可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帮助孩子养成幽默感的小点滴1.父母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
在家庭中,父母不要处处故作严肃,摆出一副威严的家长姿态。
在你自己做错事情时,没有必要去粉饰掩盖,用玩笑的口吻自嘲反而能让孩子觉得你和蔼可亲,孩子与你之间就没有感情上的隔阂。
2.在家人都感到劳累或气氛比较糟糕、沉闷之时,不妨大家一起开怀大笑。
找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大声读一下,或者看一些记载各种奇闻怪事的书。
当家人对各种诙谐报之一笑时,沉闷的气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3.讲些笑话,出些谜语,单调乏味的家务劳动也会显得饶有趣味。
在做诸如洗碗、拖地板、擦饭桌等日常家务时,家人各自讲些笑语,相互出些有趣的谜语来猜一猜,会使这些看似苦差事的家务劳动成为家人在一起分享快乐的过程。
4.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