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提高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大战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
②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
③运用问题讨论或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的情况,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很高兴今天能和咱们班同学一起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
我想带着咱们班同学一起参加我们开发区一中我们自创的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图片馆,让我们一同来感受那段历史。
新授:
一、带领学生一同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图片馆
第一展厅:战争的阴霾展厅
展示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普林西比被捕的图片和普林西比的相片,让学生做些准备,派一名同学担任小导游来介绍此事件的过程及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从而教育学生普林西比的这种行为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促使了战争的爆发,是不可取的。
引发学生思考: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那么第一个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吗?
两大军事阵营矛盾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最后以展示出英、德、法、美经济政治比较表,确认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二展厅:战火硝烟展厅
展示图片:《巴尔干半岛》图片,指导学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首先在巴尔干半岛爆发?《欧洲战场形式图》、《西线形式图》由学生完成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的介绍。
指派小记者完成第一次世办大战西线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的介绍,教师以播放视频《凡尔登战役》特别强调其战场之所以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宣染战争的残酷性。
第三展厅:战争的创伤展厅
1、战争的创伤之一战的影响
展示《德国战败投降》图片,教师指出:德国投降是一战结束的标志。
展示《一战中英军首先使用坦克》。
《飞机》。
《远程大炮》等图片以及《一战中的累累白骨布满战壕》、《一战中空中拍摄布满弹坑的战场》等图片,得出结论:一战战争带给人类沉重的灾难
引发学生思考:那么曾经那么期待战争的德国、奥匈帝国及英法等国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了吗?得出结论: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
展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由学生小导游简介。
得出结论:一战末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合作探究:假如我们是生活在亚非拉的殖民地人民,那你在这期间会有怎样的举动?为什么?得出结论: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教师归纳其影响:
①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③大战末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在大战影响和十月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2、战争的创伤之加速战争的因素
合作探究:一战中加速战争结束的因素有哪些?讨论完后,教师肯定学生的积极态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能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师归纳:俄国的退出和美国的加入是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
3、战争的创伤之一战的性质
出示材料,学生讨论分析
材料一:有关英国参战目的的材料
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
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磅的商业收入而战吗?——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1887年)
材料二: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根据材料提问:材料显示英国的参战目的是什么?其它帝国主义大国发动或参战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引导指出:根据帝国主义的参战目的分析一战的性质是非正义性的。
二、巩固小结:梳理知识点。
根本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起止时间:1914——1918
过程:主战场、战线、主要战役
性质: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①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削弱了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
③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
美好的。
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课堂练习:
一、牛刀小试
● 1.下列对萨拉热窝刺杀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B )
● A.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是恐怖主义的暗杀行为,不值得赞扬
● C.被帝国主义利用,成为发动世界大战的借口
●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战局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是( )
● A.东线 B.西线 C.南线 D.北线
● 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不可能见到的武器是
( )
A.飞机
B.坦克
C.毒气弹
D.原子弹
二、大展身手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意大利)
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日本、塞尔维亚、(意大利)
引发思考: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B )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三、畅想天地
马恩河战役后,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沮丧地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想一想,小毛奇的观点有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