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建筑史常见建筑简介

外国建筑史常见建筑简介


卢浮宫东立面——宫廷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时期
总述:是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之一,位于法国巴黎,东立面构图采用横三段纵三段的手法,横向底层结实沉重。
中层为巨柱式的双柱形成的空柱廊,简洁洗练,层次丰富,顶部为水平厚檐。各部分比例依次为2:3:1;纵向
实际上可看作五段,中央和两端各有突出部分,两端突出部分用壁住装饰,中央部分用倚住,有山花,主轴线明 确。这中构图反映着以君主为中心的等级制度的社会秩序,有起有迄,有主有从。
古罗马时期
流不混杂,且有良好的疏散。
(2)建筑技术:观众席架在混凝土的环形拱和交放射 形栱上,整套拱结构复杂但是处理的井井有条、整齐简 洁,结构面积只占底层平面面积的六分之一。 (3)建筑构图:平面呈椭圆形,长轴188,短轴156,为两个半圆形剧场相对而合成的圆形剧场形式。立面为分段 式构图:底下三层为连续的券柱式拱廊,柱式分别为塔斯干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式,第四层为实墙。 (4)建筑艺术:券柱式的虚实、明暗、方圆的对比很丰富,角斗场本身又为长圆形,光影富有变化且不单调。
(2)对比与强调:形态的方圆比(伞形屋顶、圆形鼓座与方形的
立面对比,立面上圆券和柱廊方形开间的对比),墙面的虚实比, 体与面的穿插,正中入口的强调(正面柱廊5开间,中间一间宽, 发一个大券,把柱廊分成两半) (3)意义:这座建筑的形式,特别是以高踞于鼓座之上的穹顶统 率整体的集中式形制,被誉为经典,对后世影响很大,罗马的圣 彼得大教堂、法国巴黎万神庙等均从这里汲取过灵感。
和输水道相连的蓄水槽等。 (2)建筑技术:屋顶结构采用穹顶与拱顶相结 合的形式,十字拱的重量集中在8个墩子上,墩 子外侧有一道横墙抵御拱顶的侧推力,横墙之上 跨上筒形拱,既增强了整体性,又扩大了空间。双层夹壁暖墙解决了室内的采暖问题。 (3)建筑造型:建筑采用回字形布局,完全轴 线对称布局,有着严谨的空间序列。 (4)建筑空间与艺术:内部空间简洁而多变, 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冷热温水浴
(4)装饰的壁柱和壁龛,尺度沉稳,色调正常。
圣索非亚大教堂
总述:位于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 其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4个或多个独立支柱 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结构体系:层次明确、关系井然。穹顶通过帆拱架在4 个墩子上,中央穹顶的侧推力又各由半个穹顶扣在大 券上抵挡,它们的侧推力又各自由斜角上两个更小的 半穹顶和南北两个墩子抵挡。 内部空间: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复合),以中厅 为核心,东西两侧逐步缩小的半穹顶造成了步步扩大 的空间层次,但又有明确的向心性,层层涌起,突出 中央穹顶的统率地位,集中统一;南北两侧空间透过 柱廊与中央相通,增加空间层次的变化。
凡尔赛宫——宫廷建筑
总述:欧洲最大的王宫,法国绝对君权时期最重要的
法国古典主义时期
纪念碑,是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之一,位于法国巴黎,
它不仅是君主的宫殿,还是国家的中心。 组成:(1)宫殿:中部是国王及王后起居工作,南翼 王子与王妃、亲王使用。北翼为王权办公场所。立面 风格属于古典主义,横三段纵三段式,上面点缀有许 多雕像与装饰,内部极尽奢华。 (2)园林:由勒诺特设计,面积6.7平方公里,纵轴 长3km,整体布局沿东西向展开。平面采用对称及几何 图案的构图手法,全面体现了古典主义园林的特点。 (3)放射大道:分隔景观、组织几何型花园的重要手
三个大厅串联在中轴线上,两侧的更衣室等组
成横向轴线及次要轴线,空间的大小、纵横、开阖、高矮交替的变化着。建筑内部装饰十分华丽。
威尼斯总督府——行政办公
总述:中世纪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位于意大利威尼斯。
主要艺术成就:西立面和南立面的构图。立面分为四层, 虚实渐变。上面两层的高度约占整个高度的二分之一,除
佛罗伦萨大教堂
总述: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造,其穹顶标 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
文艺复兴时期
形式处理:用八边形穹顶覆盖歌坛,砌了12米
高的鼓座支撑,建筑跨度大,连采光厅在内, 总高107米。
结构成就:采用双圆心矢形穹顶,双层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
构。采用骨架券,穹顶舍纵肋,水平砌平券, 把主券次券连为一体,采光厅结构压顶,这样
拜占庭时代
外部造型:体量对比:四角高高的尖塔与中央集中式的建 筑体量形成对比。周围小体量的建筑烘托中央的穹顶。
艺术手法:连券廊、立方柱头、彩色马赛克、斑驳的色彩。
比萨教堂
总述:位于意大利比萨,是罗曼建筑的主要代表,杰出的建筑群。 组成:(1)教堂:属于巴西利卡式。平面十字交叉处有一椭圆形 的穹顶。 (2)洗礼堂:位于教堂前,处于同一中轴线,平面呈圆形。 (3)钟塔:位于教堂的东南侧,体量与洗礼堂平衡。 艺术处理:比萨主教堂正立面暴露山墙两坡,高约32米,有4层空 券廊作装饰,是意大利罗马风格的典型手法。底层入口处有三扇大 铜门,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柱廊,以带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圈为标 准逐层堆叠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布满整个正面。三座建筑虽 形体不同,但其构图母题手法一致,外墙均用白色与红色相间的云 石砌成,都饰有同样的层叠的半圆形连续券,所以风格和谐而统一。
卡拉卡浴场——世俗娱乐
古罗马时期
总述:浴场是古罗马特有的一种建筑类型,是综合了社交、文娱、健身等活动的场所,为复合空间代表作之一。 (1)建筑功能:功能分区明确,充分体现了古罗马人善用简洁的平面组合复杂建筑功能的高超技艺。各种用途的大
厅联系紧凑,中央是主体建筑浴场,主要有热水浴、冷水浴、温水浴等。最外一圈舍友商店、运动场、演讲厅以及
四个立面连续统一、光影变化丰 富、庙宇同自然环境渗透、关系 和谐 外围一圈柱廊,内分为两部分, 东为圣堂、西为财库和档案馆 庞大、粗壮、有力、刚劲雄健 单纯长方体
5 6 7
组成 体量 形体
万神庙
总述:位于古罗马城,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古罗马穹顶 艺术的最高代表。
古典时期
建筑技术:穹顶先用砖沿球面砌几个发券,然后用火山灰水泥制成的混凝
有柱础 喜用多种复合曲面 和线脚 常用薄浮雕,强调 线条
6
7
极少用线脚
常用高浮雕, 强调体积感
雅典卫城
古典时期
总述: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是古希腊时期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雕刻的最高水平。
选址:雅典城西南的陡峭高地上,仅西面有一条通道盘旋而上。
组成:卫城的主要建筑物包括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山门、胜利神庙、中心的雅典娜女神像。 布局:整体布局综合了山势、祭典顺序以及人们对建筑空间及其形体的艺术感受,布局自由灵活。
土浇筑。作为骨料的石块上轻下重。穹顶内表面作凹格以减轻 重量。
外部造型:神庙外部造型简洁,在核心部分墙体横分为3个水平层带;穹顶
与墙体的衔接部分多用线脚,简洁明了。 内部空间:(1)穹顶上对光的处理象征人与天堂的关系,穹顶中央圆形孔
洞射入的光线映射下光影变化丰富,有一种宁静的宗教气息。
(2)穹顶上凹格的划分形成水平的环,安定祥和。 (3)因为用连续的承重墙,四种构图连续,加强空间整体感。
雅典卫城
名称 1 位置 帕提农神庙 卫城最高点
古典时期
伊瑞克提翁神庙 位于帕之北
2
3 4
供奉对象
柱式 平面 立面
城邦守护神雅典娜
最高形 制 主立面多立克柱式 长方形列柱围廊式
雅典人的始祖
爱奥尼柱式 不对称手法、自由布局 立面相互辉映转换自然、西南角采用 六尊的女性雕像柱廊,完美的解决了 建筑因断坎而造成的构图脱节, 三个小神殿、两个门廊、一个女像柱 廊 精致、生动、小巧秀丽 不对称复合的形体
罗曼时期
了相距很远的几个窗子之外,全是实墙,墙面用小块的白
色和玫瑰色的大理石片贴成斜方格的席纹图集,没有砌筑 感,从而消除了沉重感。下面两层白色云石尖券敞廊,第 一层是券廊,圆柱粗壮有力,第二层券廊担当了上下两层 间的过度任务,它比一层多一倍柱子,开间小,比较封闭 一些,而它的上面一列的圆形小窗的透空度又更小一些, 实现了很好的过渡;整个立面构图极富独创性,集端庄、 凝结与快活、轻巧于一身。
圣彼得大教堂
总述:盛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作之一,世 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是梵蒂冈的教廷 教堂。 穹顶结构:参照佛罗伦萨的穹顶,双层 壳体,内层砖造,穹顶为球面,整体性 较强,轮廓饱满。由于16世纪大门的
文艺复兴时期
加建,教堂平面由集中式改为巴西利卡
式,遮住了大穹窿部分,损害了教堂形 象和空间的完整性。 意义:时代的纪念碑,糅合了进步与反 动、崇高与卑微的综合体,标志着文艺 复兴建筑的结束。
罗曼风时代
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
哥特时期
总述:早期法国哥特式教堂的典型代表。形制为拉 丁十字式,入口前有中心广场。 内部空间:两个动势 结构体系:同哥特
艺术处理:立面三段式,教堂的西立面是典型的左
右上下三段式,正面是一对塔楼,粗壮的墩子把立 面化为三部分,两条水平向的雕饰又把横向化为三
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
坦比哀多
总述:盛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作之一,位于意大利罗马甲尼克洛山 腰部圣彼得教堂修 道院内,正对修道院大门。 形制:集中式圆形小教堂。集中式构图,纪念碑式造型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手法:(1)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神堂、鼓
座,台基空间开敞的柱廊及上部环形的栏杆,体积感强,层次丰 富,虚实映衬,使建筑整体雄健刚劲。
形成了一个很稳定的骨架结构。
意义:文艺复兴时期的报春花,集中式平面是 对神权的挑战。
巴齐礼拜堂
总述:早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作之一,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圣克洛教堂修 道院内,正对修道院大门。 形制:矩形平面的集中式教堂。借鉴了拜占庭艺术,集中式构图,以穹 顶和左右筒形拱构成长方形大厅,前面柱廊中跨及后面圣坛上方皆用穹 顶。 艺术手法:(1)形式上的革命性:不采用中殿和轴线形式,而是用一座 穹顶来统领院廊,形成整个建筑组群的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