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1)

外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1)

外国建筑史1.在古希腊建筑中,多立克柱式的檐部与柱子的比值:1:3;柱高与柱径比为:1:5.5—5.75;开间与柱径的比为:2:1;柱身有20个凹槽2.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柱式,并有很大的发展,在与其拱券结构结合使用上分别出现了:券柱式、叠柱式、巨柱式、混合柱式等几种使用方式。

3.哥特建筑起源于罗曼建筑。

法国最辉煌的哥特作品是:巴黎圣母院。

4.佛罗伦萨主教堂砌了12m 高的一段鼓座,鼓座墙厚4.9m。

为了减少穹顶的侧推力,还采用了①穹顶轮廓采用矩形,大致是双圆心的、②用骨架圈结构、③穹顶做内外壳、④穹顶底部设一圈铁链加固等措施。

5.当代建筑的思潮与发展倾向有:高技派、结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

6.勒柯布西耶早期的著名的现代主义的住宅建筑是萨伏伊别墅,其典型的粗野主义的住宅作品是马赛公寓,属于象征主义的教堂建筑是朗香教堂。

7.金字塔是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典型建筑。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神庙、群体布局以及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

9.被称为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是由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

10.罗马圣彼得教堂的穹顶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11.风格派建筑师里德维德设计的乌德勒支住宅堪称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立体化。

12.建筑大师格罗皮厄斯于1925年设计、位于德绍的包豪斯是现代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13.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建筑人情化,其作品代表着二战后建筑思潮中讲究“地方性与民族化”的倾向。

14.帕米欧肺病疗养院是由芬兰建筑师阿尔托设计的。

15.日本代代木的设计师是丹下健三;安藤忠雄最杰出的教堂作品是光之教堂和水之教堂。

16.埃及吉萨金字塔群其中以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为最大。

17.尖券和骨拱顶是哥特建筑形成的结构技术基础。

18.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19.纽约世贸大厦双塔的高度是411米,属于典雅主义风格。

20.后现代主义的隐喻主义、历史主义、装饰主义三个特征是由斯特恩提出的21.西班牙著名伊斯兰宫殿阿尔罕布拉宫,主要有柘榴院和狮子院两个院落组成。

22.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一般不设柱础,直接立于三级台基上,柱身上细下粗。

23.20世纪初提出“工业城市”规划方案并对后人产生影响的法国建筑师是加尼埃。

24.最先提出“形式随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口号,并为“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的建筑师是沙利文,其属于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

25.在包豪斯学院里对创建现代设计基础教学很有贡献的人是格罗皮厄斯和密斯.凡.德.罗。

26.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作是凡尔赛宫,设计人是于.阿.孟莎。

名词解释,可画简图解释1、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神的实质柱式纪念碑。

常成对置于神庙前。

断面呈方形,长细比1:9-1:10,柱身向上渐缩,顶端覆以金字塔状物。

通常为整块花岗石制成,碑身布满阴刻象形文字或图案,形式简洁,富于变化,是古埃及重要的建筑形象。

2、泰姬马哈尔陵:泰姬马哈尔陵被称为印度的一颗明珠,它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陵墓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建在一个大坪台上。

建筑形体四面对称,中央大穹窿是波斯的尖顶式,坪台四角有四座邦克楼3、典雅主义(Fornalism):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

主要在美国。

又称为新古典主义,新复古主义。

讲究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4、伊势神宫:5、罗马万神庙:(潘泰翁)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古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其平面与剖面内径都是43.3m,底部墙厚6.2M,顶部有直径8.9m的圆洞。

集古罗马穹顶与古希腊门式廊大全。

门廊正面八棵科克林新柱子。

6、粗野主义:亦译“野性主义”或“朴野主义”。

以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计倾向。

1、粗野主义同纯粹主义一样,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2、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美的标准。

粗野主义在建筑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3、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

突出地表现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征。

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粗野主义对现代建筑思潮演变起了较大的作用,但它正式得名是在1954年史密森夫妇(A.&P.Smithon)提出“新粗野主义”概念之后。

史密森夫妇追随柯布西耶粗犷的建筑风格,热衷于对建筑材料特性的表现,并将之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一种有理论、有方法的设计倾向。

他们自称是“新粗野主义”,即柯布西耶以前的探索则为“粗野主义”。

两者一脉相承,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7、密斯风格:又称“简素主义”、“纯净主义”由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68~1970)提倡的,40年代末到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其设计原则是“功能服从空间”。

它具有表现主义倾向、提倡忠实于结构和材料,特别强调简洁严谨的细部处理手法。

8、巴西利卡:晚期文艺复兴重要建筑师帕拉第奥的重要作品之一。

其立面构图处理是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名为“帕拉第奥母题”(文艺复兴时期,帕拉第奥创造的是一种券柱式构图方式)。

9、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建筑结构的成就是采用了骨架券系统。

哥特教堂两侧都有大的玻璃窗,上有彩色图案,这种做法是为了圣经的图解。

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提倡复兴古罗马建筑风格,扬弃哥特式风格。

古典柱式再度成为构图主题。

追求理性的稳定感,用半圆券,厚实墙,圆穹窿,水平向的厚墙,与哥特式的尖券、尖塔、束柱、飞扶壁、小尖塔相对抗。

建筑轮廓整齐、统一和有条理性。

11、坦比哀多:纪念性风格地典型代表,伯拉孟特设计。

构图完整,体积感强,穹顶统率整体的集中式型制,是当时有重大创新的建筑形式,对后世建筑影响很大。

柱廊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12、巴洛克建筑:17世纪至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以天主教堂为代表。

它形式上是文艺复兴的支流与变形,但其思想出发点与人文主义截然不同,反映天主教的思想意识和奢侈的欲望,包含着矛盾的倾向,敢于破旧立新,创造出不少富有生命力的新形式和新手法,被长期广泛地流传;但它又有非理性的、反常的、违反建筑艺术基本法则的一面,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曾起过消极的作用。

13、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14、朗香教堂:雪铁龙承重体系,造型奇特,墙体弯曲。

主要空间的周围有三个小龛,每一个的上部都是向上拔起的“塔”。

伸出于屋顶之外。

各个立面的差别很大。

以地中海民宅为思想来源,内部空间关系与万神庙内大厅和周边空间处理相似。

它的建筑形体和空间证明柯布西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也形象的反映出现代西方宗教的特质。

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

15、水晶宫:帕克斯顿设计,采用铁.玻璃,木等新材料,采用新方式建造及模数制,(以玻璃的尺寸)缺点:将铁做成拱,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意义:低成本,高效率,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16、红屋:由魏布设计,平面根据需要布置成L型,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体现材料本身的质感,将材料、功能与艺术造型相结合。

17、典雅主义: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

主要在美国。

又称为新古典主义,新复古主义。

讲究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18、地方主义和人情化:特点是在建筑中偏“情”的方面,它是将“理性主义”设计原则结合当地的地方特点和民族习惯的发展,即讲技术又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的特点。

、古典柱式欧洲古代石质梁柱结构的几种规范化的艺术形式。

柱式包括柱身、柱上檐部和柱下基座的艺术形式。

成熟的柱式从整体构图到线脚、凹槽、雕饰等细节处理都基本定形,各部分的比例也大致稳定,特点鲜明,决定着建筑风格。

2、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和会场的大厅性公共建筑。

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向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且高,称中厅;两侧部分狭且低,称为侧廊,侧廊上常有夹层,中厅比侧厅高,利用高差开高侧窗采光。

由于巴西利亚结构简单、容量大、便于群众集会,其形制对中世纪的基督教堂和伊斯兰礼拜寺均有影响。

3、哥特建筑是罗曼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在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

也影响到一些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是文艺复兴晚期手法主义的发展,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都发生影响。

5、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广义——古典主义建筑是指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征是采用古典柱式。

狭义——古典主义建筑是指运用“纯正”的古希腊、罗马建筑式样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其他地区受到它的影响的建筑。

代表作:卢浮宫东、恩瓦立德新教堂。

6、拉丁十字式——古罗马晚期,4世纪,由于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圣品人增多,后来就在祭坛前建造一道横向的空间,给圣品人专用,大一点的也分中厅和侧廊,高度和宽度都同正厅的对应相等。

于是,就形成可一个十字形的平面,纵横两个中厅高出,从上面俯视,更像一个平放的十字架,竖道比横道长得多,信徒门所在的大厅比圣坛、祭坛又长得多。

12、简介雅典卫城及其建筑艺术成就雅典卫城继承了进步的文化传统,勇于创新,响亮地欢唱人民在保卫独立、争取民主和征服自然的斗争中的英风豪气。

集中体现了希腊艺术的精神: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雅典卫城共有雅典娜神像、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庙、伊瑞克提翁庙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造卫城的主要目的是:第一,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炫耀它的霸主地位;第二,把卫城建成全希腊最重要的圣地,宗教和文化中心,吸引各地的人前来,以繁荣雅典;第三,给各行业的自由民工以就业的机会,建设中限定使用奴隶的数量不得超过工人总数的25%;第四,感谢守护神雅典娜保佑雅典在艰苦卓绝的反波斯入侵战争中赢得了辉煌的胜利。

卫城总体布局自由,顺应山势。

为满足山上山下的观赏,山上各建筑贴西、北、南三边而立,柱廊朝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