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在原理上和很多负载的故障特性相接近,因此保护特性更为优越。
•反时限电流保护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英、美国家应用更为广泛。
•实际上,许多工业用户要求保护为反时限特性,而且对于不同的用户(负荷),所需的反时限特性并不相同。
•现有的反时限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反时限保护的通用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为:式中,I ——故障电流;Ip ——保护启动电流;r ——常数,取值通常在0-2之间(也有大于2的情况);k ——常数,其量纲为时间。
1)(-=r pI I kt•上式表明,动作时间t 是输入电流I 的函数。
1<pI I0<t 表明保护不动作。
1=pI I∞=t 表明保护不动作。
1>p I I0>t 表明保护将动作。
I 越大,保护动作时间t 越小。
则则则按照IEC 标准:•当r<1时,称为一般反时限特性。
其中,上式称为标准反时限特性。
tp 为反时限过流保护时间常数整定值。
1)(14.002.0-=ppI It t•当r=1时,称为大反时限(甚反时限)特性其中,上式称为非常反时限特性。
15.13-=ppI It t•当1<r<=2时,称为超反时限特性•其中,上式称为超反时限特性。
1)(802-=ppI It t•当r>2时,称为极端反时限特性•其中,一般反时限特性、非常反时限特性、超反时限特性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三种反时限特性。
•对于不同的r值,代表不同的应用场合,与不同的被保护设备特性相对应。
例如:•r=1,常用于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短路故障电流变化较大的场合。
•r=2,常用于反映过热状况的保护。
(电动机、发电机转子、变压器、电缆、架空线等)(因为发热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这两种是国内最常用的两种反时限特性曲线。
•r>2,虽然较少,但有时也被采用。
如熔丝便是一个具有极端反时限特性的保护(r=3.5)。
对于保护汞整流器的保护其反时限特性要用到r=8。
•考虑到实际上被保护设备的故障电流随时都有可能变化,直接应用上述的反时限公式可能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可采用如下的电流的积分形式:k dt I I tt p≥-⎰0]1)[(2•IEEE 推荐五条反时限特性曲线作为动作特性曲线,除了上述三条外,还有两条:•热过载(无存储)反时限忽略了被保护对象故障前的发热。
1)(352-=pp I I t t•热过载(有存储)反时限上式更加合理。
•前三式主要用于线路保护,后二式主要用于诸如电动机等元件的热过载保护。
1)()()(ln5.3522--=ppprep p I I I I I I t t•模拟电路实现很难甚至可能无法实现前述的各种复杂的关系曲线。
•由微机软件实现灵活,也是我们要介绍的方法。
•微机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算法实现对于基本的反时限数学模型:1)(-=r pI I kt •当r =1时,微处理器实现相当容易。
(只用1个除法运算、1个减法、1个除法)•当r =2时,微处理器实现也容易。
(只用1个除法运算、1个乘法运算、1个减法、1个除法)•当r 为任意实数时,比如标准反时限对应的r=0.02时,如何实现?•进一步,有些情况下,要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反时限特性时(即r 、k 可调),应该如何实现?国内外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种方法,综合这些方法,处理反时限特性曲线的算法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直接数据存储法二)曲线拟合法•直接数据存储法指预先在微机存储器中存储一张反映时间—电流特性曲线的数据表,然后根据计算出的电流值来查表获得对应的时间。
t…...•曲线的斜率如果比较小,存储器内相邻数据间的间隔可以取得比较大;相反,如果斜率比较大,间隔就必须取得较小。
间隔的大小和所采用的内差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拟合对象来决定。
•如果要时限对多条曲线的拟合,就需要存储大量的反映不同特性的数据。
•特点:获取动作时间简单且精度高,尤其适合于固有特性曲线和整定值比较少(这样存储的数据量就少)的装置。
不适于处理多条曲线,或者为用户提供任意特性曲线的场合。
•曲线拟合法通过一个选配公式来近似拟合特性曲线,典型的是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利用二次多项式分段拟合特性曲线。
t10I ABC•特点:拟合精度与分段多少、每一段的点数、怎么分段,还和选择的观测点的位置有关。
因此,要获得比较满意的精度,需要做的工作不少。
特别是它需要事先知道需拟合的曲线,即知道r值合k值,实现任意r、k对应的曲线有一定的困难。
•分段泰勒展开法(属于曲线拟合)实现反时限特性,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实现对下式的计算。
实现对于任意r 值时对上式的计算。
rpI I )(•我们知道,对电气信号的采样分为交流采样和直流采样,交流采样优于直流采样。
目前,微机保护装置一般采样交流采样来采样电流信号,得到的是一组等间隔时间的电流信号。
)1...1,0(-=N k k i ⎰=Tdt t i T I 02)(1∑-==121N k ki N I ——•微机中实现开平方运算虽然有C 函数库,但是代码长,速度慢,为了避免求取电流有效值时候的开平方运算,两边都取平方:∑-==10221N k kiN I•把上述幂指函数进行改写:对于任意的正实数R ,可以写成R =M +N ,M 为正实数,N 为正小数,。
因此:R p r p r p I I I I I I )()()(22222==10<≤M M pN p R p I I I I I I )()()(222222=•上式有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计算实质就是乘、除法,微机计算很容易。
下面的关键就是如何计算后半部分。
N pI I )(22M pI I )(22•为分析方便,考虑函数:•无论x (x>0)是什么值,总可以写成如下形式:M x x f =)(10<≤M M n M M M n M n M a a a x x f )1()2()1(2]2)1[()(+⋅=+⋅=⋅+==⋅122+<≤n n x 10<≤a n 为正整数•对于前半部分,关键是计算。
(因为n 为正整数,n 次方实质就是乘法)•对于,可以采用查表法,事先计算出一条曲线。
因为只有一个变量M ,形成的是一条曲线,而不是曲线族,因此存储的数据量少。
n M )2(M 2M 2M M 2•再考虑的计算根据泰勒公式:因为,所以上式为交错级数。
Ma )1(+...!)1)...(1(...2)1(1)1(2++--++-+⋅+=+n M a n n M M M a M M a M a 10<≤M•取其前2项:•其截断误差(即剩余项的绝对值)为:22)1(1)1(aM M a M a M -+⋅+≈+3326)2)(1()(aM M M u a R --=≤•函数在区间[0,1)之间有极大值。
•所以,截断误差:)2)(1()(--=M M M M f 3849.0)(m ax =M f 33m ax 3320641.06)(6)2)(1()(a a M f a M M M u a R =≤--=≤•由于的M 的范围为那么:即:•又由于:那么:所以截断误差相对值:10<≤M 10)1()1()1(a a a M +<+≤+)1()1(1a a M +<+≤M a )1(+10<≤a 2)1()1(1<+<+≤a a M %41.60641.010641.0)1(0641.0)1()(332=≤<+≤+a a a a a R M M•这个误差在工程使用上也是偏大的。
•从上式也可以看出,如果把a限制在一个小的范围,就可以进一步减小相对误差,提高计算精度。
•进一步变形:⎪⎪⎪⎪⎩⎪⎪⎪⎪⎨⎧-+=<≤+⋅-+=<≤+⋅-+=<≤+⋅=<≤+⋅=+⋅=)174)1(,143(,)1()47()2()132)1(,4321(,)1()23()2()154)1(,2141(,)1()45()2(),410(,)1()2()1()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x f M M n M M M n M M M n M M n M Mn M 410'<≤a上式中,、、也可以事先计算存储起来。
•这样就共需要存储、、以及共4条曲线,就可以计算出任意的r 对应的值。
M )45(M )23(M )47(M )45(M )23(M )47(M 2这时,截断误差相对值这种精度应该完全可以满足实际的工程要求。
%1.0)41(0641.010641.0)1(0641.0)1()(3332≈⨯≤<+≤+a a a a a R 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