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
地理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书法 东晋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雕刻 北朝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1.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
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
的科学家是 A、顾恺之 B、祖冲之
B
C、贾思勰
D、王羲之
2、《齐民要术》是一部 A、地理学专著
11、_王___羲___之___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
表作是《_兰___亭___集___序__》。
12、北朝时期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的代表分别是
和_山___西___大___同___云__冈__。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13、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很多,以东晋
的_顾___恺___之___最为出色,其代表作是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北朝】 (1)内容
①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②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③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2)意义
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完整的农书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有关 《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材 料 研 读:
《齐民要术.种谷》 顺应天时,裁量地理,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1.书法之一 锺繇和胡昭
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锺___繇__和胡__昭___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锺___繇__独创楷书书法,后世称他的楷 书为绝___世__之___作_。西晋设置书博士,
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锺繇的代表作《___宣___示__表___》__。
佛像的目的是 A、宣扬佛教 B、弘扬艺术
A
C、发展旅游
D、迫使人民信教
9、下列艺术品问世时距 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
B 的是 A、《兰亭序》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龙门石窟佛像
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0、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_齐__民__要__术__》,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2.绘画 顾恺之 【东晋】的_顾__恺__之__是当时
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 《_女__史__箴__图__》__《__洛__神__赋__图__》_。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 女 史 箴 图 》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 洛 神 赋 图 》
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 “凌波微步”;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 含情脉脉,仪态万千。
B B、农学著作
C、数学专著 D、医学著作
3、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显著 特点是
A A、承上启下
B、繁荣昌盛 C、辉煌灿烂 D、成就突出
4、下列各项不属于《齐民
D 要术》的内容是
A、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C、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D、强调兴修水利的重要性
5、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 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三、书法、绘画和] [商周] [周]
楷书
隶书
草书
[秦汉]
行书
[魏晋]
小篆
[秦]
魏碑体
[北魏]
甲骨文 金文 草书 行书
大小篆 楷书
小篆 隶书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吾 将 上 下 而 求 索
晋帝有一次要到北郊去祭祀,让 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 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 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 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 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 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啊!虽然 这个传说本身有些夸张,但是用以比喻书 法功力好和分析问题透彻却十分贴切!
三 魏 220年-266年西晋灭魏
国 归
蜀 221年-263年魏灭蜀
晋 吴 222年- 280年西晋灭吴
两 西晋 266年-280年- 316年
晋
东晋 317年-420年 十六国
383年淝水之战
南 南朝 420年-589年 宋 齐 梁 陈
北 朝
北朝
439年-581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_女___史___箴__图___》_和《__洛___神___赋__图___》_。
连连看
祖冲之
东晋
郦道元
南朝
贾思勰
北朝
王羲之
北魏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兰亭序》 《水经注》 推算圆周率
《齐民要术》
看图分析: 下面是龙门石 窟中的北魏 《礼佛阁》, 它反映了当时 社会生活中的 什么问题? 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
写道:“顺天时, 根基规律办事,那么用
量地利,则用力少 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
而成功多。任情返 道,劳而无获。”
放纵情欲违背大道,就 会劳动而没有收获。
想一想,为什么 贾思勰强调农业
《齐民要术》书影
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其精
生产要顺应天时 髓即在于用地与养地相结
地利?合要,顺集应约事经物营的,发努展力提规高律单,位不面误积农产时量,。
部丰满而柔和,两
肩宽厚,是云冈石
窟的代表作品。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龙门石窟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山,是中国三 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 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 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据统 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 2800余块。
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虽经一千多年 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代外国掠夺者的盗窃 破坏,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王羲之作品欣赏-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1.书法之三 魏碑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
化,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 传下来的_碑__刻__书__体__(__魏__碑,)
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龙门石窟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3.地理学 郦道元的《水经注》【北魏】
全书以注录水道 系统为纲,详细地 介绍了江河流经地 区的山川城镇、地 形物产、风土人情、 历史古迹等。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水经注》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原书和注解对比
第第2一0学课习主魏题 晋第南1课北中朝国境的内科的早技期人与类文化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2、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 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 基本历史事实,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 识的能力。 3、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 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宣示表》是钟繇写 给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奏 文,内容是劝曹丕接受 孙权的归附请求。相传 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 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 少,又传给王修,王修 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 此不见天日。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故宫博物院 宋刻宣示表原石
藏。仍存的只 有刻本,是根 据王羲之临本 摹刻,始见于 宋《淳化阁帖》 宋刻宣示表原 石,共18行。
古代骨算筹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我国古代对圆周率的推算
zxxk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指南车
水锥磨
机械制造
千里船
圆转不穷, 而司方如一
粮食加工工具 以水为动力 主要用于
谷类去皮 磨面
日行百余里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 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环形山
祖冲之小行星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认真学习 刻苦钻研 反复实践
一、名人小档案:
时代: 南朝(公元429-500年) 籍贯: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
简历: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 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
主要成就:
数学: 圆 周 率 《缀 术》
天文:《大明历》 机械: 指南车、水 碓 磨 千里船 职业:数学家、天文学家
著作 河流水道 字数 内容
《水经》
137
不到 河流流向、 1万 水情
《水经注》 1,252
近20万 河流详情,
引书 山川城镇,
437种
风土人情, 历史典故。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本书完
希望各位同学能一直 保持对历史的热爱。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三、书法、绘画和雕塑 1.书法之二 王羲之
【东晋】“书圣”王___羲__之__。
当时人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
笔势“__飘__若__浮__云___,__矫__若__惊_。龙王”
羲之的代表作是_《__兰__亭__集__序_。》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小故事: 入木三分
因地种植。
“魏割晋之南弥北朝细的,科技与文化 数材学料所之成研失又就读弥割少,,以割 至
于不可割,则 与圆合体而无 所失矣圆。周”率=圆周:直径
把圆周率精确 到小数点后的 第7位数字—— 3.1415926(7) 比欧洲人早了 1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