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课件


课 堂


1、16世纪,我国的广东、福建等 南美洲 地引进了原产于 的高产农 作物玉米 甘薯 。
2、 明朝中后期,在我国 江南一些地区 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在生产领 域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即这是 资本主义性 的生产关系。

• 1、明代的丝织中心是 A • A、苏州B、南京C、松江D、广州
制瓷业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青花瓷
知识点一 明清经济的发展
空前活跃
商品经济的活跃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大商人出现
徽商和晋商
明南都繁会图 (南京的繁荣景象)
知识点一 明清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活跃
徽商的房舍
知识点一 明清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活跃
“南都”指南京 教材第119页
“东西两洋”指东洋河西洋
B、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 为对外通商口岸。
C、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 载重量。
3、影响: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 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 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 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 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 界上逐渐落伍了。
• • • • 2、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①玉米②甘薯③马铃薯④花生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练一练
• • • • • •
3、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A、景德镇B、越州C、杭州D、邢州 4、明清时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 A、长安和洛阳B、成都和洛阳 D C、广州和扬州D、北京和南京 5、明朝中后期,在手工工场里被雇 佣的劳动者是 C • 一 明清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青 花 瓷 水 行 龙 纹 扁 瓶
明 朝 松 江 出 产 的 棉 布
116/小女孩说的有一定道理,
但小男孩说的更准确,因为纺 纱织布不仅要求一定的温度, 更重要的是要求一定的湿度。 半地窖式的房屋既有利于保持 一定湿度,也有利于维持常温, 所以可以织出好棉布。
主要:玉米、甘薯、花生、马铃薯、向日葵
用什么方法能记住以上农作物的名称?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马铃薯
甘薯
玉米
向日葵
花生
苜蓿
想一想
引进农作物的意义?
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
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 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 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
2、明清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 部门? (1)棉织业:松江
总结: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条 件 二、资本主义的萌芽:时间、区域、表现 阻 碍 三、“闭关锁国”政策:原因、表现、影

120/2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①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 事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②限制中 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 术,使中国落伍了;③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 打的局面。 “想法” :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汲jí 取教训;②坚定 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1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
何行业? 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
2 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机户: 早期的资本家 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机房: 机工: 早期的手工工场 早期的雇佣工人 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机户与机工间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雇佣与被雇 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4、我国目前的(改革)开放政策是社会主 义事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 6、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 时唯一对外通商的城市是C • A、杭州B、香港C、广州D、泉州
结合 清朝闭关锁国政 策会造成的严重后果,请 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 谈谈自己的看法。
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从“闭关锁国”政策中吸取教训,坚定 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 2、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隔绝, 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 3、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 (先进科学技术),发展自己。
119/对比: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引进外国 作物,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而清朝 “闭关锁国”,则使中国在世界上迅速落伍了。 想法: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 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②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 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③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社 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 何地?何行业?典型表现?
明朝中后期; 江南一些地区(苏州、松江等地); 纺织业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三、清朝的“闭关锁国” 政策
1、原因(见课本118第一段) 2、具体表现 3、影响
1,闭关锁国的原因?118
2、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
A、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
水平高、规模大、基地多 手工业的发展总体特征:
棉织业 丝织业
明代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清代时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开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的 青花瓷,明朝已达极盛。清 代质量最好的青花瓷,则是 康熙年间的民窑产品,有 “五彩青瓷”之称。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闭关锁 国”
复习旧知
自古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早在半坡和河姆渡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就已经培育出了 世界上最早的( 水稻 )(粟 ) 商朝时有了五谷(稻、黍、粟、麦、豆) (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胡萝卜等 ) 汉朝时传入了 北宋时我们又引进了高产的水稻(占城稻)
1、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哪些 外来高产农作物?
(2)丝织业:苏州、南京
(3)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 体表现有哪些?
(1)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2)许多富人积极从事商贸活动, 推动商业的发展。
(3)商品种类增多:投入市场的
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多达200多种
明朝松江府的印花布
明 朝 人 的 服 饰
青 花 海 水 行 龙 纹 扁 瓶
“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
这些招牌,反映了当 南京经营货物的种类繁多 交易范围广泛,是当时商 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应搞清楚几个词的含义:南都指南 京;东西两洋指东洋、西洋;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 口。这些招牌,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广泛性,是 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二、资本主义萌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