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浅谈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浅谈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风险内容广泛,尤以财务风险最为重要。

本文就财务风险的内容、成因以及管理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标签:财务风险内容成因管理
0 引言
对企业来说,风险普遍存在于经营活动之中,特别是财务风险,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和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本文主要介绍广义的财务风险。

1 财务风险的内容
1.1 筹资风险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要筹措资金、借入资本,筹资风险明显存在。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筹资来源结构、期限等因素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由此形成了筹资风险。

1.2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难以预计或控制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致使投资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

投资于债券其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小;若投资于股票,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选择的时间不同、股票不同,各买多少,风险是不一样的。

因而,特定投资的风险大小是客观的,是否冒风险及冒多大风险,是由主观决定的。

1.3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固有的风险,直接表现为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却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用股本融资时,经营风险就是企业的总风险,由股东承担;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融资时,由于经营杠杆对股东收益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波动性加大,承担的总风险大于经营风险,超过的部分就是筹资风险。

假如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够支付利息费用,则股东不仅不能得到收益,还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丧失偿债能力,宣告破产。

2 财务风险的成因
2.1 外部原因
2.1.1 自然环境这类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通常是人们无法预知和控制的,如:企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可能会因为火灾、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的发生而产生损耗或毁损
2.1.2 政治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等因素,各种政治力量、政治观点的对抗及地区及民族冲突都可能引起动乱、战争、罢工等,其结果可能引起财务风险,如:企业对外国投资因被投资方所在国政治动荡的影响,通过外汇管制或冻结资产等措施使企业无法将资产和投资所得汇往本国或转移到其他国,由此导致企业财产损失的风险。

2.1.3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GDP增长状况、经济周期波动、利率、通货膨胀与就业、国际收支汇率等,如: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物价上涨,必然导致资本市场上资本成本上升,加大企业筹资难度,带来筹资风险,同时,造成原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平提高引起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经营成果降低,财务状况恶化,出现严重的金融风险,此时,若国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①,成功降低通货膨胀,但与此同时又会引起严重的经济衰退,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带来财务风险。

2.2 内部原因——财务主体自身的局限性
2.2.1 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风险的认识不够,不能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良好的风险防范策略、措施,造成企业无法应对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日积月累的风险,以至带来财务损失。

2.2.2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若出现财务决策失误也会产生财务风险。

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条件是科学的财務决策,有些企业的财务安排凭经验、靠主观意识来决策,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带来财务风险,或者在进行决策时,面对自然、经济运动规律的不规则性,财务活动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不能较准确把握经济活动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

信息有偏误,决策有偏差,都可能招致风险。

2.2.3 内部财务管理混乱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企业与其内部各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若权责不明,管理混乱,便会使其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严重流失,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3 财务风险的管理
3.1 科学识别财务风险这是财务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在密切关注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中与企业利益相关的重大经济变量变化的基础上,从定性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全面剖析企业财务活动中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及其形成的原因。

在识别财务风险中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选择和组合:
3.1.1 现场观察法:通过对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具体财务活动的观察,来了解和把握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

3.1.2 财务报表分析法: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为依据,通过采取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来识别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所有财务风险,甚至还能发现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

3.1.3 案例分析法:在识别企业财务风险时,比照过去的财务风险管理实践中类似的案例,从中总结经验和方法,吸取有关教训,如根据以往的赊销经验,判断企业的现金流量风险。

3.1.4 专家调查法:在识别财务风险时,采用信函的形式,向有关专家提出问题,得到答复后,将回答的各种意见整理、归纳,并匿名反馈给有关专家,再次征求其意见,然后再次综合反馈,这样,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得到比较一致的意见为止。

3.1.5 集合意见法:通过与企业各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征求其有关财务风险存在和来源的意见,然后由风险管理人员将各种意见汇总起来,进行综合地分析研究,以全面了解财务风险发生情况,这样既可以发现被遗漏或忽略的财务风险,又能够提高各部门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3.2 选择适当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3.2.1 财务风险规避策略财务风险规避策略是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和判断风险产生的条件和影响程度,对那些风险程度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而且是很难掌握的财务活动,予以回避。

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风险决策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基本上没有风险的方案,实际上降低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损失的程度;二是在风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利情况,应及时性调整方案或终止方案的实施。

风险规避是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予以回避,是一种策略性回避,它可以消除某种风险,但是选择放弃某项高风险的项目,同时也会丧失伴随风险的盈利机会。

3.2.2 财务风险预防策略企业在风险无法回避或在从事某项财务活动必然会面临某项风险时,首先考虑到的是采取事前的预防措施,从制度、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来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2.3 财务风险分散策略分散风险主要指经济单位采取多角经营、多方投资、筹资、外汇资产多元化,吸引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以分散风险的方式。

多角化投资与经营对分散财务风险的作用在于投资于风险不同且利润率不相关的多种产品或多个项目,可以使高风险项目和低风险项目在时间、数量和收益上相互补充或抵消,一方的损失可以被另一方的收益所弥补,所以多角化投资和经营是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

当然企业不应盲目搞多角化投资与经营,涉及过多产品或项目,主业不突出不仅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使企业遭受灭顶之灾,企业搞多角化投资应量力而行,以出色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基础,力足于专业化主业突出,并在此基础上涉及其他产品与投资项目,才能达到分散财务风险的最终目的。

3.2.4 财务风险转移策略财务风险转移策略是企业通过某种手段,把财务风
险转嫁给其他单位承担的方法,主要有保险法和合同法。

保险法就是企业事先向保险公司交保费,当风险发生时通过得到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来转移风险;合同法通过签订有关合同,明确合同双方在一定期限的权利和义务,以便将财务风险转移出去。

参考文献:
[1][美]拉舍著,陈国欣译.《财务管理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杨胜雄.《高级财务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