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测量


P-R间期
PR正常值0.12~0.20秒 代表了房室传导时间 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P-R段 自P波结束至QRS波群开始
正常为0.04一0.10s 一般在等电位线上
QRS波群1
时限: 0.06 ~ 0.10秒,<0.12秒 波形:根据主波方向和有无Q(q)波
其余可直立、平坦、倒置、双相
振幅:QRS波群直立的导联,T波电压应超过
同一导联R波的十分之一 (胸导应超过同一导联R波的八分之一) 时间:0.05-0.25s T波振幅越大,时间越长
QT间期
正常范围:约0.32-0.44秒
临床意义: 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时间总和
*正常窦性心律示例*
心电图分析方法
的波从基线的下缘到底端测量。 基线为T-P段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P波
– 时限:<0.11秒(0.06-0.10) – 振幅:<0.25mV(肢导联)
<0.2mV(胸导联) – 方向:窦性心律
Ⅰ、Ⅱ、avF, V4-V6导联 直立 avR导联 倒置 其它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P-R间期 和 P-R段
Rv5<2.5mv, Rv3+Sv3<6.0mV,
– Q波 < ¼ R波(同导联)
QRS波群3
R峰时间(室壁激动时间VAT): 概念: QRS起点到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
反映了激动自心内膜至心外膜所经过的时间
时限:≤0.04s(在V1、V2) ≤0.05s(在V5、V6)
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点
一、确定主导心律(寻找P波是关键) 二、计算心率 三、测量P—R及Q—T间期
一般选择Ⅱ导联或v1导联 四、分析各波及其关系 (一)P波:形状、幅度、时间 (二)QRS波群 形状、幅度、时间
五、观察ST—T变化 特别注意ST段的上移或下移
六、作出心电图诊断:包括
①总体印象:如正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大致正常心 电图和可疑心电图等。
横线上每小格代表0.04s,每大格代表0.2 s, 纵线上每小格代表0.1mV,每大格代表0.5mV。 若记录速度为50mm/s:横线上每小格代表0.08s; 若定标电压为1/2mV:纵线上每小格代表0.2mV; 若定标电压选用2mV:纵线上每小格代表0.05mV。
二、各波段时程的检测
RR间期:两个R峰顶之间的距离
QRS波群2
电压:
– 至少一个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 – 至少一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
– RI<1.5mV, RⅡ<2.5mV ,RⅢ<1.5mV , – RavR<0.5mV , RavL<1.2mV,RavF<2.0mV, – Rv5+Sv1<3.5mV(女)
Rv5+Sv1<4.0mV(男) – Rv1<1.0mV,Rv1+Sv5<1.2mV
S T段
S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 偏移正常范围:
– 所有导联ST段下移≤0.05mV – 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0.1mV – V1-V2导联ST段抬高≤0.3mV – V3导联ST段抬高≤0.5mV
T波
形态:两支不对称,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 方向:I、II、V3-V6导联直立,avR倒置
P波时限: P波起点内缘至终点内缘
PR(PQ)间期:P波的开始至QRs波群开始 QRS时限:Q起点至S终点 QT间期:QRS波群的开始至T波的终末部分
心电图时程测量注意
通常采用25mm/s纸速记录 时间:横坐标,1小格=1mm=0.04秒 测量应从波形起点内缘到终点内缘
三、心率的检测
常用两种方法:
–测量15厘米(6s)长心电图内P波或QRS波 群出现的数目:该数目乘以10
–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5个或5个以上 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 该周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
四、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纵标为电压。每毫米(1小格)0.1mV 向上的波的电压从基线的上缘至顶点;向下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常规肢体导联心电图电极位置
红色----右臂(R)、 黄色----左臂(L)、 绿色----左腿(F)、 黑色----右腿(无关电极)
胸导联电极位置
导联 V1 V2 V3 V4
正极位置 胸骨右缘第 4 肋间
主要作用 反映右心室壁改变
胸骨左缘第 4 肋间
反映右心室壁改变
V2 与 V4 连接线的中点 反映左、右心室移行改 变
左锁骨中线与第 5 肋间 反映左、右心室移行改
相交处

V5
左腋前线 V4 水平处
反映左心室壁改变
V6
左腋中线 V4 水平处
反映左心室壁改变
一、心电图的组成
心电图记录线是—种由间距各为1mm的横线与纵线组成的 特殊条状纸。纵线代表电压,横线代表时间,细线的间距为 1 mm,粗线间距为5 mm。 通常心电图记录速度为25mm/s,定标电压为l mV:
– I、II、V4 ~ V6导联主波:向上 – avR、V1导联主波:向下 – V1、V2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
avR、Ⅲ、avL导联可有Q波或q波 Ⅰ、Ⅱ、avF、V4~V6导联不应有Q波(可有q波) – V1至V6: 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 – Q波小于 0.04秒,振幅<1/4同导联R波
②主导心律:如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③具体病理诊断:如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心室肥大等。
④对某些难以做出诊断的心电图,直接描述其变化特点, 如ST段改变、左心室高电压等。
1.正常窦性心律
P波的方向:PⅡ直立,PaVR倒置 PR间期:0.12 - 0.20秒 PP间期:PP间期的互差<0.12秒 频率:60-100次/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