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政策学课件

公共政策学课件

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戴维·伊斯顿: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分配。
(2)中国:
▪ 伍啓元: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采取对公私行动的指引;公共政策是将来 取向的;公共政策是目标取向的;公共政策是与价值有密切关联而受 社会价值所影响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有决策权者所采取或选择的; 公共政策是具有拘束性而受大多数人接受的行动指引。
2、公共的内涵
▪ 与私人相对 ▪ 本质是公共意愿和社会公正。 ▪ 现实中纯正的公利是少数,更多是群利。
Hale Waihona Puke 3、公共政策的多种阐释(1)西方:
伍德罗·威尔逊: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由 行政人员(国家公务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哈罗德·拉斯韦尔: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罗伯特·艾斯顿:政府机构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托马斯·戴伊: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詹姆斯·安德森:一个或一批行动者为解决某一问题及其有关事物的
▪ 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公共问题(环境)、公共目标(方 向)、公共利益(价值)。
▪ 公共政策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
▪ 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 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 略等。共同点就是以一定的文件形式加以公布。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1、特征
▪ 学会网站: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学术团体,隶属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index.html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官方智库)
宣传部网站/
五、学习方法
▪ 掌握与运用学科话语
如:政策系统、决策体制 、政策模型、政策工具 、政策过程、政策 制定 、政策议程、政策执行 、政策评估 、政策终结 、政策周期、 政策分析等等
▪ 关注与分析现实政策
如:经济政策、政治政策、社会政策、科教文体政策
第一章 公共政策的学科知识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 1、政策的含义
政策一词源于美国,后经日本传入中国。在现代意义上有10种用法:
▪ 一个活动领域的标签 ▪ 总体目标或事物期望状态的一种表达 ▪ 专门性的建议 ▪ 政府的决定 ▪ 正式的核准 ▪ 一项计划 ▪ 一种产品 ▪ 一种结果 ▪ 一种理论或模型 ▪ 一个过程
课比赛第一名
导论
一、课程地位与学习目的
▪ 学科基础课程
▪ 适应环境;
影响政策; 提高“申论”能力。
政策是生命
三、内容体系
▪ 政策基础 ▪ 政策过程 ▪ 政策分析
第一章 公共政策的学科知识 第二章 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 第三章 政策模型和政策工具
第四章 政策制定 第五章 政策执行 第六章 政策评估 第七章 政策终结
▪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论文集收录了他的 《政策方向》一文,第一次论述了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和发展方向; 开创性地提出了政策过程的阶段模型(信息、建议、制定、执行、运 用、评价、终止)
3、发展
▪ 以色列(后到美国)公共管理学者德洛尔被认为是公共政策学第二代 代表人物。其代表作:《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 《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1971)、《政策科学构想》 (1971)。
▪ 引入中国:朱志宏《公共政策概论》台北三民书局1978年;桑玉成 《公共政策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林德金《政策研究方 法论》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2年,陈振明《政策科学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年。
公共政策学
Public Policy Studies
上外公关本科专业 2012年秋季
自我介绍
▪ 公关方向博士 ▪ 中国高教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助理 ▪ 全国公关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委员会副秘书长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 《高教公关天地》杂志“杨博士侃公关”专栏作者 ▪ 中国高教公关名师,中国计量学院首届文科教师讲
▪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
2、产生
▪ 斯坦福会议:1951年,美国一批各个学科著名学者聚集斯坦福大学 召开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学术会议。会后出版拉斯韦尔和勒纳主编的论 文集《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首次提出并界定了 “政策科学”的概念,被誉为“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标志着公共 政策学的诞生。
第八章 政策分析
四、教材、参考书和网站
▪ 教材:
宁骚主编:《公共政策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6月版。
▪ 参考书:
①(美)托马斯·R·戴伊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9年。 ②(美)沙夫里茨,莱恩,博里克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6年。 ③陈庆云主编:《公共政策分析》(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④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⑤陈世香主编:《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1)导向功能:行为、观念 (2)管制功能:奖励、惩罚 (3)调控功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4)分配功能:公平、效率
三、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和发展
1、公共政策学的概念
▪ 曾经,中国学术界把公共政策学与政策学、公共政策、公 共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研究等概念看成同 义词。宁骚主张公共政策学=政策研究+政策分析。
(1)权威性:公权力、合法化 (2)强制性:有惩罚性措施、有执法部门执行 (3)政治性:政治动机
政治就是争夺与维护 在组织中的权力的行为
2、类型
(1)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2)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科学文化政策 (3)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4)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3、作用(功能)
▪ 宁骚: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利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 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 陈庆云: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 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 谢明: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 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