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中型水库养鲢鳙鱼种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大中型水库养鲢鳙鱼种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大、中型水库鲢鳙鱼种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大、中型水库具有是面大、水深、库容大的特点,生态条件复杂且难控制。

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利用库内的天然饵料进行较为合理的粗养。

在鱼种规格13.2厘米,放养鱼种回捕率约40%,商品鱼的起捕率达到70%左右,成鱼起捕标准1千克/尾的情况下,不同营养类型的大、中型水库每年鱼
在水库渔业生产中,如放库鱼种的规格不到13.2厘米或回捕率达不到40%,或2~3龄的鳙个体生长已超过1千克,则鱼类的放养量应适当增加,反之,则应适当减少。

同理,若当年起捕率达不到70%,则下一年度的鱼种放养量亦应适当减少,反之,则应适当增加。

养殖鱼类搭配比例的调整亦需因库制宜。

有的水库,水土保持较差,库水经常混浊,则鳙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减少,草鱼、鲤、鲫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增加。

至于作为主养鱼类的鲢和鳙之间的混养比例须根据同龄鱼的生长速度调整。

若同龄鳙的个体生长显著快于鲢,则鳙搭养比例适当增加;反之,鲢的放养比例应适当增加。

许多高产水库的渔业生产实践表明,大型水库鳙的放养比例一般以大于鲢为佳。

对于新建成的大、中型水库,由于大水初淹库区,水质较肥,青草、有机碎屑等饵料也较丰富,开始1~2年的鱼种放养量可高于该库正常放养量(根据营养类型的特征而定)的2~3倍。

草鱼、鲤、鳊等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搭养比例也可提高到20%左右。

新建水库由于鱼类区系尚未形成,没有或很少有凶猛鱼类,鱼种的放养规格也可适当降低,甚至放养夏花鱼种也可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