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一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记录第一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3课时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第二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在分部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布解决“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分部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第三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的方法的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4.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1. 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结合现实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时安排: 8课时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我的创新点:教学设计:1.出示情景图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海产品?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3.有选择解决问题: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102×=(千克)先让学生自己试做,做到乘以十位的0时,问:积的十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学生讨论,最后订正。
4.第二红点2各车间加工多少千克带鱼?820×2= (千克)先让学生试做,肯定学生的结果的正确性,启发:还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我们以前学过的整十、整百的数乘以一位数的时候是怎么乘的,(只乘0前面的数字),我们能不能也只乘前面的82呢?学生再做5.比较6.课堂练习自主练习P30 1 2 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白了算理教学的得与失:个别学生还是习惯于老的计算方法。
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47+54= 99-19= 90-8= 36÷9= 6×0×3= 16+7×2= 4×(5+25)= 97-5×7=2、估算下面各题99×6≈ 224×2≈ 5×503≈ 798×9≈3、用竖式计算89×5 340×3 423×8 6×708二、我会填1、估计它们分别有多重,用线连起来。
2千克 100千克 160克 55克2、填空7千克=()克 3吨=()千克2000克=()千克()吨=6000千克3、在“〇”里填上,“>”“<”或“=”。
300克〇3千克 5000千克〇5吨 8米〇80厘米 65×4〇4×65 812×2〇1600 4×115〇218×2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49 8×( )<63 ( )×5<44 5、我踢的比你的4倍多一些.张红小乐文佳张红踢了( )下文佳踢了( )下。
①100下② 68下③ 78下④110下三、争当小包公(对的打“√”错的打“×”)1、小明身高130厘米,体重52克。
()2、袋鼠每小时跑50吨。
()3、推拉抽屉的现象是旋转。
()4、 303×7的积是三位数。
()5、如果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绕地球9周要用多少分钟?第四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化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旋转的基础。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位置与变换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在巩固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单元教学建议:1、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辨认方向。
2、学生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亲身体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准确的方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3、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4、直观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时,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基础上,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充分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向,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6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教科书第36—37页的内容位置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知识链接(1)想一想,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方向?(2)辨一辨,在地图上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在平面图上,通常是上( )下( )左( )右 ( )。
2、预习课本36—37页,思考下面的问题:(1)在西和北之间的方向是( )方向,在东和北之间的方向是( )方向,在西和南之间的方向是( )方向,在东和南之间的方向是( )方向。
(2)凤凰山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3)文化中心、柳编工艺厂、老年公寓分别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二、合作探究,解决新知1、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
2、你能指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吗?说一说你座位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谁?三、内化提升,班级展示1、选派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并做简要的板书。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其它小组也可以做补充。
四、梳理拓展1、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西北的相反方向是( ),东北的相反方向是( )。
五、达标检测1、我会填空。
(1)风筝之都潍坊,在泉城济南的( )面。
(2)孔子的故里曲阜,在济南的( )面。
(3)人间仙境蓬莱,在济南的( )面。
(4)我们的家乡( ),在济南的( )面。
2、请你当导游。
(1)从大门到旱冰场,先往( )走( )米到游艺厅,再向( )走( )米到民族风情园,再向( )走( )米到旱冰场。
(2)展览馆在大门的( )方向;珍奇馆在大门的( )方向。
(3)你能给同桌的同学当一次导游吗?3、学以致用。
课本38页第4题。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课题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教学过程:第一题:是根据已确定的向北的方向,在方向板上填出其它七个方向的练习。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第二题:是一道利用山东省政区图设计的辨认城市方位的练习题。
练习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山东省政区图,并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知道的城市,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在山东省的哪个方位?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再让学生讨论回答练习中的问题。
第三题:是一个通过辨认方向找朋友的数学小游戏。
练习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室外分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充分感受八个方向,教师也可多设想几个游戏,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第四题:呈现的是一个公园的平面示意图,是用方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示意图,然后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时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同学当导游,向同学介绍游览路线和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有关公园的知识。
第五题:是在实际生活中确定方位的题目。
课前可先安排学生对自己周围熟悉的建筑物进行观察,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内进行交流,交流时要用准确的方位术语来描述方向,以建立学生的方位意识。
第六题:是根据路线图辨认方向,确定行程路线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