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光”“生理与健康”“物体的运动”和“常见的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
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
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四、教学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
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
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第一单元光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光的传播》、《镜子》、《彩虹》和《光与生活》四课。
《光的传播》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小孔成像的原理,会自制简易照相机。
镜子能使光拐弯,用镜子可反射光,从镜子里看到的物体的像与实物是对称的,也是相反的。
用两面镜子组合起来,从中看到的像是物体反像的反像,因而与实物是一致的。
利用光会拐弯的性质可制作潜望镜。
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彩虹的光的折射现象。
光透过不同的介质时也会拐弯。
太阳光的折射会使光分解成彩色的光带,形成彩虹,一般在雨后初晴空气比较潮湿的条件下可以看到,在阳光下喷雾也能使彩虹再现。
光和任何事物一样,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太阳光可以照明,发出热量,使万物生长,帮人们做事,但太阳光也能伤害人们的眼睛,或使皮肤灼伤,还会产生光污染。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充分利用太阳光,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光的危害。
比如开发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实例。
第一课时光的传播教学内容:教材1-5页。
w W w .x K b 1 .c o M教学目标: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小孔成像原理,会自制简易照相机。
教学用具:软管、蜡烛、小孔成像装置简易照相机等。
教学过程:欣赏导语,让诗一般的语言带我们走进课堂:星星眨着俏皮的眼睛,太阳送来无尽的光明。
这来自远方的光,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径雨过天晴为什么常见彩虹的身影是否有了光才会有这缤纷的美景引入新课:光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没有光,世界一片漆黑,没有光,万物死气沉沉,没有光,我们无法生存。
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怎样传播的吗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讲授:活动1 :用弯曲的管子能从一端看到另一端吗(让每个学生都试试)活动2:光线打靶游戏(看图回答问题)光从B孔射入,能照到几号靶把中间档板上的孔挡住,光还能照到靶上吗(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要想将光从A孔照到1号靶,说说你的办法。
(讨论,实验)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板书结论)。
活动3:用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点燃蜡烛时告诉学生注意用火安全)。
调整光屏位置,使蜡焰的像清晰地出现在光屏上。
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像的形状、位置、大小,引导学生发现像是倒立的,用所学知识画图解释这种现象。
X k B 1 . c o m拓展:用简易照相机照相,说说怎样能使成像效果好。
活动4:到“小学科学网”查找有关小孔成像的资料。
作业:自制简易照相机。
课后反思(制作简易照相机的技巧):小孔不能太大,不然像模糊。
像屏最好是半透明的。
像屏要处于较暗的环境中。
第二课时镜子教学内容:教材6~9页。
教学目标:了解镜子对光的作用、镜子的种类及用途。
教学用具:镜子、手电筒、投影仪、自制潜望镜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镜子同学们都见过,用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脸。
镜子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能让沿直线传播的光拐弯。
下面我们就看看镜子是怎样让光拐弯的。
讲授新课1、活动1 光拐弯游戏把书立在桌子上,手电筒从书的前面照,书的后面亮吗想办法让书的后面被照亮,这里有一面镜子(帮学生想出合适实用的方法,照亮后让学生根据光的传播路径画出光路示意图)。
2、活动2 潜望镜的制作光可以被镜子反射,利用这个性质,我们不转身也能看到后面的情况,也能不透过窗户就看到外面的情况。
试试这个潜望镜,观察潜望镜有几面镜子。
(列举潜望镜的作用,观察潜望镜原理示意图)3、拓展镜子的应用X|k |B| 1 . c| O |m看图了解镜子的应用:汽车后视镜、医用眼镜、潜水艇的潜望镜等。
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子。
讨论各种镜子的作用:汽车后视镜可以让司机开车时不转身也能看到汽车后面的情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医用额镜带在医生额部,能把鼻孔、耳孔等平时不能看清楚的部位照亮,便于医生检查诊断疾病。
投影仪的反射镜可以把平放的胶片上的图像反射的直立的屏幕上。
潜水艇的潜望镜能在水面上观察水下情况,也能在水下察看水上情况。
穿衣镜可观察自己的着装、仪表和神态等。
④还有什么东西会反光让学生知道能看见的物体都会反光,只不过不同物体反光的本领不同,所以我们看见的物体有的亮,有的不太亮。
课后反思:潜望镜的两面镜子一定要平行,才能在其中一面镜子中看到另一面镜子,也就看到了另一面镜子中的影像。
用两面镜子制作的潜望镜,从镜子里看到的景物跟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第三课时彩虹教学内容:课本第10~12页。
教学目标: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会使彩虹再现。
了解太阳光的分解。
教学用具:三棱镜、喷雾器玻璃杯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说说彩虹的样子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彩虹。
二、新课讲授1、实验(活动1):彩虹再现在阳光下用喷雾器喷雾,在雾中可以看到彩虹。
2、彩虹的形成:雨过天晴时,空气中含有大量小水珠,太阳光经这些小水珠的反射,就形成了彩虹。
3、在有雾珠的地方,雾珠遇阳光照射,就会出现彩虹,例如瀑布附近出现的彩虹,使得瀑布更加壮观。
4、阳光的分解新|课 |标|第 |一| 网(1)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告诉学生方法,让学生亲手做)。
(2)玻璃杯盛满水,放在阳光下的窗台上,让水杯折射的太阳光投到一张白纸上,让学生观察白纸上有什么。
5、在阳光下的水盆中放一面镜子,把阳光经水中镜子反射到墙壁上,观察墙壁上的光斑。
三、小结使彩虹再现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做彩虹,我们做的彩虹是自然界中的彩虹的缩影,但形成彩虹的原理是一样的:阳光是彩色的,所以说“七彩阳光”。
作业:用各种方法使彩虹再现。
课后反思:彩虹很美很美,当三棱镜把阳光折射到墙壁上时,墙壁上出现了彩虹,小朋友们眼里充满了惊喜的神情。
他们情不自禁地去抓彩虹,抢彩虹。
当他们的小手捂住彩虹时,彩虹又出现在他们的手背上。
谁都想得到彩虹,带回家让爸爸妈妈看看,但谁也抓不住。
抓不住也要抓——童心童趣是童年特有的。
第四课时光与生活教学内容:教材13~16页。
教学目标:了解光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人类的照明工具——灯的变迁。
教学用具:蜡烛、太阳能电池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看过石漫滩水库的水灯吗五彩缤纷,金碧辉煌,真美啊!这是我们新兴旅游城市——舞钢市的缩影,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每到夜幕降临,我们的城市就变成了灯的世界,灯的海洋,远看繁星点点,近观流光溢彩,光把我们的城市打扮得更美丽,我们爱我们的家乡舞钢市!这一点说明光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同一般,有了光,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光与生活》。
二、新课讲授夜晚的舞钢市区,灯火通明,五光十色,各种各样的灯把我们的城市打扮得如同神话中的水晶宫。
但一旦晚上停电了,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讨论)写不成作业,看不成电视,漆黑一片,心里很不舒服,盼着早点来电。
这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活动光的利用和开发白天有太阳光照明,人们的活动很方便,到了晚上怎么办于是人们发明了灯。
最初的晚间照明工具是火堆、火把和油灯,后来出现了蜡烛。
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之后,各种各样明亮的灯把晚上变成了白昼。
看我们教室的灯,即使晚上也可以上课。
同学们说说你见过的灯(讨论)。
见过萤火虫吗尾部有一盏灯,晚上会发光,那是一种叫荧光粉的东西在起作用,要是在室内墙壁上涂上一层荧光粉,晚上会怎么样呢演示太阳能电池。
资料上网搜索有关资料,了解电灯的发明和发展。
拓展光的利与弊1、光的利用:太阳能计算器、无影灯、口腔科手术灯、激光灯交通指示灯、太阳能热水器等。
2、光的弊端:长时间看电视伤害眼睛、强光刺眼、玻璃幕墙产生光污染等。
三、小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太阳是一个大光源,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只是很少一部分,但这很少的一部分光就使得地球生机勃勃,况且这很少的一部分光地球还没有充分利用,所以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很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