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深度报道《阜新的“中国式过马路”》
1 选题内容
我国近两年流行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所折射出的是公民安全意识淡薄、信号灯设置的缺陷、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问题。
本片选取这三个角度,从“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入手,通过电视深度报道的形式,呼吁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完善交通管理与设置,使我国的城市交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 选题分析
深度报道节目的选题注重对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报道,最近几年更是加大了对于民生新闻的报道比重。
“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问题虽然在2012年末就开始出现,各大媒体也在那时候开始争相报道这一问题,但是,对比之前的媒体上的相关深度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媒体上的深度报道重点大多是北京、浙江、南京、深圳等出台了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的相关措施的典型省市,而对于像阜新这样的没有出台相关治理措施,并且此类现象比较严重的小城市的报道的数量很少,尤其是电视深度报道。
几乎很少有媒体会重视对于小城市的“中国式过马路”的报道。
在这个背景下,本片着眼于阜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深入阜新的马路之中,调查行人的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层层深入,从而揭示出阜新的“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等。
片中所反映的都是阜新的真实的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问题,希望提高我国的小城市对于“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关注!
3 总体风格
本片采取了电视深度报道的形式,主题深刻严肃,全方位,多角度,有深度。
解说与画面恰当的配合,总体上属于客观、真实、自然的风格,让观众在节目中有所感悟和收获。
4 拍摄提纲
1 节目片头和字幕:聚焦焦点新闻片头音乐
4 主持人演播室播报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聚焦热点》。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马上就要到了。
“5·25”的谐音是“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尽管各大高校每年都会举行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但是,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屡见不鲜,表现尤为普遍的就是破坏学校公共设施的行为。
就此,我台记者在某高校进行了调查。
5 记者在被破坏的一面墙前面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某学校的教学楼内。
经过我们的调查,可以发现,教学楼内有许多像这样的墙皮脱落的现象,这块墙皮脱落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很深,足足有1.5厘米深,如果是自然脱落,不是认为造成的话,是不会造成这么深的脱落的现象,这明显是由于外力击打造成的。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旁边还人为用笔写上了:辽工大三个字。
39秒
6 记者在被破坏的安全出口指示灯前面经过我们的调查,可以发现教学楼内每个楼层大约有24个指示灯,每个楼层的指示灯大约有4~5个指示灯都遭到了破坏,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指示灯是如何坏掉的?15秒
7 记者和被采访者在安全出口指示灯前被采访者的回答7秒
8 记者和被采访者在安全出口指示灯前记者:同学,你知道这个指示灯是如何坏掉的吗?被采访者的回答。
记者:那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呢?被采访者的回答。
42秒
9 记者和保洁人员在安全出口指示灯前记者:您知道这个指示灯是如何坏掉的吗?记者:
你看到的时候,制止他了吗?保洁人员的回答。
24秒
10 多个被破坏的安全出口指示灯解说词:安全出口指示灯是当发生危险时,为人们指明逃生方向的。
可是,有的学生并没有考虑它的重要性。
除了教学楼里的设施遭到破坏,校园里也有很多地方遭到了破坏。
您看,这里的窗户玻璃。
22秒
11 被采访者在被破坏的玻璃前记者:你发现这个玻璃碎了吗?记者:你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记者: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的呢?40秒
12 被采访者在被破坏的玻璃前记者:你发现这个玻璃碎了吗?记者:你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记者: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的呢?67秒
13教学楼和破坏的玻璃解说词:记者经过调查了解到,有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生就亲眼目睹了窗户玻璃被破坏的过程。
8秒
14 电话连线我记得有一天晚上吧,我看见有两个学生好像是喝多了,拿两个石头把玻璃砸碎了,具体什么原因我还真不知道,好像是有情绪没地方发泄了吧。
14秒
15破坏的玻璃和多个被破坏的路灯解说词:如果说,玻璃的破坏只属于个别同学的发泄心理,那么,校园里多处的路灯都普遍遭到了破坏,又该如何解释呢?12秒
16 记者在坏掉的路灯前面记者:看一下我身边的这个路灯,基本上已经不能使用了,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像这样的现象,现在让我们跟同学了解一下。
10秒
17 被采访者在路灯前记者:同学你好,你觉得这个路灯是怎么坏掉的呢?记者:那你为
什么会有人为的音因素呢?你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呢?(现场其他学生的说话声)80秒18 主持人在演播室播报主持人:面对如此之多的学生破坏校园公共设施的行为,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那么学校在这方面,又采取了哪些举措呢?对此我们采访了主管学生心理方面的老师。
19 主管心理方面的老师记者:学校在学生心理教育方面开展了哪些活动?破坏现象从心理角度的解读?给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建议?老师的回答。
130秒
20字幕:调查显示等12秒
21 主持人演播室播报主持人: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尽管国家和学校都采取了一些举措,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教育工作一直偏重的是文化素质教育,较为忽视的是心理素质教育。
因此,要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问题,就需要国家、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好了,感谢您收看本期的《聚焦热点》,我们下期再见!
22 结尾字幕新闻片音乐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