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3)

2018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3)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要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与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闲话红烧肉如果要找一些食物来代表中餐的话,红烧肉大概可以排到很靠前的位置。

为什么红烧肉有那么大号召力呢?从食品技术的角度,“红烧肉"有两个基本元素:“红烧"和“肉"。

这里,我们先说“肉"。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发展史中,绝大多数时候人类都是在为了食物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尤其是在每个人都吃“纯天然、有机、野生"食物的那个久远古代,人们吃的大多数食物应该是野菜草根之类。

吃肉就更加困难,现代人拿着猎枪也未必总有收获,只有树枝石头的他们在打猎的时候还得考虑不要被猎掉。

即便是能够打到一些动物,天天唱“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的猎物们身上的脂肪也很有限。

对他们来说,能够迅速补充体力的糖和能量密度高的脂肪,无疑都是最优质的食物。

优质而难得,就越发渴望拥有。

对高脂、高糖食物的追求,在互相不通有无的各族人群中都流传了下来。

从世界各地对婴幼儿食品偏好的调查来看,这种偏好或许已经写进基因而成为“先天"的了。

从现代食品科学的角度,脂肪对于食物的风味至关重要。

一方面,许多风味物质存在脂肪中。

另一方面,许多香味物质本来就是油脂分解转化的产物。

而油脂产生的细腻丰富的口感也不是纯蛋白、纯淀粉,更不是纤维素所能比拟的。

风味和口感,油脂尤其是肥肉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再说红烧。

肉中总是有些蛋白质,而蛋白质与糖加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是各种肉类香气的来源。

除了烧烤和油炸,红烧大概是最能让美拉德反应发生的“低温烹饪"了。

分子美食学的创始人蒂斯探讨过这个问题,发现主要是脂肪中的磷脂容易发生氧化,产物在纷繁复杂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一个实验是用半胱氨酸和核糖进行美拉德反应。

在其中分别加脂肪酸或者磷脂,把得到的“肉味香精"用色谱进行分析,着重比较产生肉味的杂环化合物和脂肪氧化产物的谱峰。

结果证实,磷脂在美拉德反应产生“肉香"中具有重要作用。

于是,在完全不懂化学不懂生物的时代,老祖宗们琢磨出的红烧肥肉又一次被后世的科学证实了合理。

不过,人类折腾了这么久,到底是进入了“营养过剩"比“营养不足"更受关注的时代。

“不天然、不野生"的饲养动物,可以轻易地提供极大丰富的脂肪。

老祖宗说“物极必反"又得到了例证:比他们更老的祖宗们为之流血乃至牺牲的脂肪,最终变成了健康的敌人。

不管你做得再“肥而不腻",只要它还能好吃脂肪就少不了。

同样质量的食物,脂肪的热量最高,是糖和蛋白质的两倍多,所以许多人担心吃了长胖。

实际上,如果能做到吃了肥肉就少吃同等热量的其他食物,那么长胖的问题还真不大。

肥肉中的脂肪大量是饱和脂肪,会促进“坏胆固醇"的增加,从而影响心血管健康,这才是肥肉真正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红烧肉就不能吃了。

毕竟,食物的一大功能是享受,在美味和健康之间,并不需要完全偏向健康。

红烧肉虽然不是健康食品,但偶一为之,尤其是吃了之后再减少其他饱和脂肪以及高热量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即便是有,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选自“果壳网”,有删节)1.下列关于食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久远的古代,人们获得食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脂肪的补给就更是难上加难。

B.相比野菜草根一类的食物,肉类含有更多补充体力的糖和能量密度高的脂肪,因而也更难得。

C.婴儿似乎大多数更喜欢高脂高糖食物,这说明对食物的偏好或许是一种“先天”的习惯。

D.肉食不仅在能量方面比素食占有优势,口感也比素食更为细腻丰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肉类中的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与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烹饪过程中便会散发出香气。

B.烧烤、油炸、红烧等烹饪方法最能让美拉德反应发生,这也就是这样烹制的肉类更香的原因。

C.通过半胱氨酸和核糖反应的实验,分子美食学创始人蒂斯证明美拉德反应的产物主要是磷脂的氧化物。

D.古人虽然不懂得化学生物方面的知识,但靠经验积累的烹饪技法往往是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饲养动物使今天获得肉类食物变得十分容易,于是人们对营养过剩的担心渐渐超过了对营养不足的关注。

B.“肥而不腻”只是通过烹饪手段改变食物的口感,并不能解决食物脂肪含量过高的问题。

C.肥肉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危害,这要比热量过高使人发胖的危害更大。

D.虽然红烧肉热量很高,但只要控制好数量并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人,就不会影响健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田绍斌,汾州人。

仕河东刘钧为佐圣军使,戍辽州。

周显德四年,领五十骑来归,钧屠其父母家属。

宋初,随崔彦进征李筠,攻大会砦,破之,以功迁龙捷指挥使。

又败筠于泽州荼碾村,筠退保泽州,绍斌凿濠围守,流矢中左目,前军部署韩令坤以其事闻。

及太祖召见于潞州,绍斌杀晋军益众,夺其铠甲。

又从讨李重进于扬州,壁城南,围三日,城溃,斩首逾千级。

会全师雄寇神泉,绍斌率所部败其党数千,时汉、剑道梗,因赖以宁。

至道元年,领徒入蕃讨贼,斩首二千级,获羊、马、橐驼二万计,马以给诸军之阙者。

捷闻,手诏嘉谕之。

数部金粟帛诣灵武、清远。

远人砻服不扰。

未几,皇甫继明、白守荣等督转饷于灵州,绍斌率兵援接,抵成井。

贼逾三千余,来薄阵。

且行且斗,至耀德,凡杀千人。

寇复尾后,绍斌为方阵,与敌兵确于浦洛河,大败之。

初,守荣与绍斌为期,既而继明卒,故后一日,遂为贼所围。

守荣等欲击之,绍斌日:“蕃戎轻佻,勿弃辎重与战,当按辔结阵徐行。

"守荣等忿日:“若但率兵来迎,勿预吾事。

"守荣等自欲邀功,与战,败。

绍斌率所部徐还,一无遗失。

至清远,见濠中人裸而呼日:“我白守荣也。

"绳引而上,解衣遗之。

时命李继隆、范廷召讨继迁,就命绍斌为本州都部署兼内外都巡检使。

丝隆丛遗盗之败上闻,言绍斌握兵不顾,欲图方面,有异志。

太宗怒日:“此昔尝背太原来投,今又首鼠两端,真贼臣也。

"即遣使捕系诏狱鞫问,贬虢州安置。

真宗即位,召还,授右监门卫大将军、领叙州刺史,寻改莱州防御使。

调环庆灵州清远军部署。

庆州有野鸡族,数为寇掠,道路患之。

绍斌召其酋帅三人,断臂、馘、劓放还,寇感化,帖服。

景德二年,卒,年七十七。

为人有法,然性暴戾,故屡被黜。

子守信,为内殿崇班闰门祗候。

(节选自《宋史·田绍斌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壁.城南壁:营垒B.会全师雄寇.神泉寇:侵犯C.贼逾三千余,来薄.阵薄:迫近D.即遣使捕系诏狱鞫.问鞫:审问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田绍斌“为人有法”的一组是(3分)①绍斌率所部败其党数千②绍斌为方阵,与敌兵确于浦洛河,大败之③蕃戎轻佻,勿弃辎重与战,当按辔结阵徐行 !④绍斌率所部徐还,一无遗失⑤调环庆灵州清远军部署⑥绍斌召其酋帅三人,断臂、馘、劓放还,寇感化A.①②④B.③⑤⑥ c.②③⑥D.①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土A.田绍斌在刘钧手下任职,镇守辽州。

周显德四年,他带领五十骑投奔后周,刘钧为此十分卤怒,把田绍斌的家属全杀了。

B.宋朝初年,田绍斌两次打败李筠,但在围守泽州作战时,左眼不慎中箭受伤。

太祖召见他后,他愈战愈勇,又连续取得多次胜利。

C.田绍斌在至道元年人蕃讨贼作战中大获全胜。

捷报上闻,皇帝亲手书写了诏书嘉奖他,还为他输送了金银、粮食、丝织品。

D.浦洛之战后,朝廷新任命的征讨大臣向皇帝进谗言,皇帝为谗言所动,一气之下,把田绍斌打发到虢州去了。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初,守荣与绍斌为期,既而继明卒,故后一日,遂为贼所围。

(5分)(2)继隆以浦洛之败上闻,言绍斌握兵不顾,欲图方面,有异志。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越调】小桃红客船晚烟[元]盍西村绿云冉冉锁清湾,香彻东西岸。

官课今年九分办①。

厮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

杯盘不干,欢欣无限,忘了大家难。

【注】①官课:指上缴官家的租税。

九分办:免去一分赋税,按九成征收。

8.开篇“绿云冉冉锁清湾”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全曲加以赏析。

(6分)9.结尾“欢欣无限,忘了大家难”语调轻松却带有深意,请加以分析。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曾子日:“,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论语》)(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日:“,。

”(韩愈《师说》)(3)既见复关,。

,体无咎言。

(《诗经·卫风·氓》)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像天使一样死去周海亮甚至,从被赶上列车,她就知道她必将死去。

她无数次听过集中营的故事:魔鬼般的士兵,黑暗的毒气室,堆积如山的尸骨,臭气熏天的焚尸炉……世界像墓地般寂静,天空飘落着死人的灰烬……列车像拴在一起的棺材,咣当,咣当,坚定地奔赴死亡。

外面冰天雪地,车厢里却热得发狂。

不断有人死去,闷死,热死,病死,吓死,死去了,尸体或被焚烧,或被抛上铁轨,任列车碾成肉酱。

她们本该被处死,可是突然,她们有了生的机会。

集中营里多出一个工厂,制造前线吃紧的钢盔。

她们站在院子,任士兵像牲口那样挑拣。

士兵将看似虚弱或者生病的女人赶到墙角,然后,当着她们的面,一个一个射杀。

她们那般温顺,温顺到枪声响起,立即听话地倒下,没有哀嚎,没有挣扎,没有抽搐。

那里有她的姐姐,她看着姐姐,看着,看着,看着,姐姐就消失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