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2.9.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铅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年9月)1.在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功B.位移C.电势D.磁通量答案:B(2012年9月)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书的形变,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B.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C.强相互作用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超过这个界限,强相互作用已经不存在了D.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存在斥力,但原子核仍能紧密的保持在一起,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答案:D(2012年9月)3.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
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 =1 s 时,甲、乙相遇B .在t =2 s 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C .在t =4 s 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D .在t =2 s ~ t =6 s 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2012年9月)4.如图所示,一质点在一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M 点运动到N 点时,质点的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
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A .不断增大B .不断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2012年9月)5.如图所示,正方形线框的左半侧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线框的对称轴MN 恰与磁场边缘平齐。
若第一次将线框从磁场中以恒定速度v 1向右匀速拉出,第二次以线速度v 2让线框绕轴MN 匀速转过90︒。
为使两次操作过程中,线框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相等,则A .12:2:v v π=B .12::2v v π=C .12:1:2v v =D .12:2:1v v = 答案:A(2012年9月)6.水平面上A 、B 、C 三点固定着三个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放置在O 点,OABC 恰构成一棱长为L 的正四面体,如图所示。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为使小球能静止在O 点,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A.2 3 mgL kQB.2 23mgLC.2 66 mgL kQD.2 226mgLkQ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2012年9月)7.2012年6月18日,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牵手”,顺利完成首次载人自动交会对接。
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等阶段,图示为“远距离导引”阶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远距离导引阶段,神舟九号向前喷气B.在远距离导引阶段,神舟九号向后喷气C.天宫——神九组合体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7.9 km/sD.天宫——神九组合体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7.9 km/s答案:BC(2012年9月)8.用电高峰期,电灯往往会变暗。
我们可将这一现象简化为如下问题进行研究:如图所示,原线圈输入有效值恒定的交变电压,在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等效电阻为R的输电线连接两只灯泡L1和L2。
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副线圈中的电流增大B.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C.加在R两端的电压增大D.加在L1两端的电压减小答案:ACD(2012年9月)9.图甲是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图。
D1和D2是两个中空的半圆金属盒,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电势差,A 处的粒子源产生的带电粒子,在两盒之间被电场加速。
两半圆盒处于与盒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所以粒子在半圆盒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动能E k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不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不考虑由相对论效应带来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E k —t 图中应有n 1n n n 1t t t t +--=-B .在E k —t 图中应有n 1n n n 1t t t t +-<--C .在E k —t 图中应有n 1n n n 1E E E E +--=-D .在E k —t 图中应有n 1n n n 1E E E E +-<-- 答案:AC(2012年9月)10.如图所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杆AB ,是按照从高度为h 处以初速度v 0平抛的运动轨迹制成的,A 端为抛出点,B 端为落地点。
现将一小球套于其上,由静止开始从轨道A 端滑下。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当小球到达轨道B 端时A .小球的速率为202v gh + B .小球的速率为2ghC .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 0D .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02022v gh v gh+答案:BD第Ⅱ卷(选择题,共66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1题~第1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17题~第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5分,第12题9分,共14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2012年9月)11.在实验室,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粗测一段样品的电阻。
经正确操作后,用“×100Ω”档时发现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他应该换用档(填“×10Ω”或“×1k”)重新测量。
换档后,在测量前应。
答案:× 1k(3分),重新调零(或欧姆调零)(2分)(2012年9月)1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如图甲所示,将木板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把滑块通过细绳与带夹的重锤相连,然后跨过定滑轮,重锤下夹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匀速运动。
(2)如图乙所示,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上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其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A、B、C、D、E是纸带上五个计数点。
①图乙中滑块下滑的加速度为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若重锤质量为m ,滑块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则滑块加速下滑受到的合力为 。
③某同学在保持滑块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滑块所受合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 —F 图象如图丁所示,则滑块的质量为 kg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①3.9m/s 2(3分) ②mg (3分) ③2.0(1.8~2.0)(3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9分,第15题10分,第16题12分,共39分。
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2012年9月)13.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T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 1和x 2。
求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解:设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由运动学规律21012x v T aT =+ 2分21201(2)(2)2x x v T a T +=+ 2分解得212x x a T-=2分12032x x v T-=2分(2012年9月)14.如图所示,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系在一条跨过光滑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
已知121kg m m +=,当m 2改变时,轻绳的拉力也会不断变化。
若轻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8N ,为保证轻绳不断,试求m 2的范围。
(重力加速度g =10m/s 2)解:以m 1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 11T m g m a -= 2分 以m 2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 22m g T m a -= 2分 联立,解得 12122m m T g m m =+ 1分由题意 4.8T N <,且121kg m m +=,代入可得2220.240m m -+> 2分所以 200.4kg m <<或210.6kg kg m >> 2分(2012年9月)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匀质细绳,一端系在天花板上的A 点,另一端系在竖直墙壁上的B 点,平衡后最低点为C 点。
现测得AC 段绳长是CB 段绳长的n 倍,且绳子B 端的切线与墙壁的夹角为α。
试求绳子在C 处和在A 处的弹力分别为多大?(重力加速度为g )解:以BC 段为研究对象,设绳子B 端所受的弹力为T B ,C 处所受的弹力为T C ,如图甲所示。
1cos 1B T mg n α=+ 2分 sin B C T T α= 2分解得tan 1C mgT n α=+ 1分以AC 段为研究对象,设绳子A 端所受的弹力为T A ,C 处所受的弹力为C T ',绳子A 端的切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β,如图乙所示。
sin 1A nT mg n β=+ 2分 cos A CT T β'= 2分 C C T T '= 1分解得22tan 1A mgT n n α=++(2012年9月)16.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5m 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ˊ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 =1kg 的小球。
将轻绳拉至水平并将小球由位置A 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O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O 点下方有一以O 点为圆心,半径R =55m 的圆弧状的曲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0m/s 2,求(1)轻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 m 的大小;(2)小球落至曲面上的动能。
解:(1)小球由A 到O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mgL =12mv 02 2分 小球运动到最低点OF m -mg =m 20v L2分解得 F m =30N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轻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N 。
1分 (2)小球从O 点平抛,有0x v t = 1分212y gt =1分 小球落至曲面上,有222x y R += 1分联立解得1s t = 1分小球落至曲面上的动能2201[()]2K E m v gt =+ 1分 所以100J K E = 1分五、选考题:请考生在17、18、19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