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题

2018年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题

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题(408)答案见最后单选题1、半胱氨酸的衍生物是A苯佐那酯B乙酰半胱氨酸C盐酸氨溴索D羧甲司坦E孟鲁司特单选题2、来源于天然植物,长期使用会产生骨髓抑制作用的抗痛风药物是A丙磺舒B苯溴马隆C别嘌醇D秋水仙碱E盐酸赛庚啶多选题3、快速释放制剂不包括A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型状态分散在载体材料中B不够稳定,久贮会发生老化现象C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D药物的分散状态好,稳定性高,易于久贮E固体分散物不能进一步制成注射剂单选题4、下列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药物有A药物的吸收B药物的分布药物的代谢C.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转运多选题5、下列药物剂型中属于按分散系统分类的有A注射给药剂型B呼吸道给药剂型C皮肤给药剂型D黏膜给药剂型E尿道给药剂型单选题6、下列关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特点正确的是A硝苯地平B尼群地平C尼莫地平D氨氯地平E尼卡地平单选题7、含手性中心,左旋体活性大于右旋体的药物是A磺胺甲噁唑B诺氟沙星C环丙沙星D左氧氟沙星E吡嗪酰胺多选题8、以下哪些药物在体内直接作用于DNA长春新碱A.B塞替派C白消安D甲氨蝶呤E顺铂单选题9、在药品含量测定中,精密称定照品10mg,精确到A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 1ml中溶解B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10ml中溶解C溶质(1g或lml)能在溶剂10~30ml中溶解D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30~100ml中溶解E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00~1000ml中溶解单选题10、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最常用的样本是A血液B内脏C唾液D尿液E毛发单选题11、上述药物中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是A沙丁胺醇B噻托溴铵C倍氯米松D色甘酸钠E氨茶碱单选题.12、半胱氨酸的衍生物是A苯佐那酯B乙酰半胱氨酸C盐酸氨溴索D羧甲司坦E孟鲁司特单选题13、药物和生物大分子作用时,可逆的结合形式有A氯胺酮B奎宁CL-甲基多巴D异丙肾上腺素E氟卡尼单选题14、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评定标准: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A肯定B很可能C可能D可能无关E待评价单选题15、为前药,在体内代谢后产生活性苯氧羧酸的调血脂药是A普伐他汀B氟伐他汀C阿托伐他汀D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E.单选题16、某患者,男,30岁,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低和湿啰音,被诊断为肺结核。

针对该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应为A诺氟沙星B司帕沙星C氧氟沙星D乙胺丁醇E加替沙星单选题17、与5α-葡萄糖苷酶有类似结构,临床用于降血糖的是A米格列醇B吡格列酮C格列齐特D二甲双胍E瑞格列奈单选题18、一般毒性最小的表面活性剂是A十二烷基硫酸钠B聚山梨酯80C苯扎溴铵D卵磷脂E普朗尼克单选题19、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的非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是A那格列奈盐酸二甲双胍B.C阿卡波糖D格列吡嗪E盐酸吡格列酮单选题20、药物代谢是通过生物转化将药物(通常是非极性分子)转变成极性分子,再通过人体的正常系统排泄至体外的过程。

药物的生物转化通常分为二相。

第Ⅱ相生物结合中参与反应的体内内源性成分不包括AO-葡萄糖醛酸苷化BC-葡萄糖醛酸苷化CN-葡萄糖醛酸苷化DS-葡萄糖醛酸苷化EP-葡萄糖醛酸苷化-----------------------------------------1-答案:B乙酰半胱氨酸和羧甲司坦都属于半胱氨酸的类似物,属于祛痰药,而乙酰半胱氨酸可以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救。

2-答案:C别嘌醇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来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通过阻断尿酸的生成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

3-答案:A固体分散体(SD)系指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固态分散物。

药物在载体材料中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这种分散技术称为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体的特点:①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也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②当采用水溶性载体制成固体分散体时,难溶性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水溶性载体中,可以大大加快药物的溶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③当采用难溶性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时,可以达到缓释作用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④当采用肠溶性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久贮⑤固体分散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够稳定,时可以控制药物仅在肠中释放;会发生老化现象。

4-答案:C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仅是药物在体内位置的迁移,称之为药物转运;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物自血液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转化或代谢的过程;药物的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转运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的分布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液循环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5-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药物剂型的分类。

剂型按给药途径分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包括:注射给药、皮肤给药、口腔给药、鼻腔给药、肺部给药、眼部给药、直肠、阴道和尿道给药等。

6-答案:D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其他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不同,氨氯地平分子中的1,4-二氢吡啶环的2位甲基被2-氨基乙氧基甲基取代,3,5位羧酸酯的结构不同,因而4位碳原子具手性,可产生两个光学异构体,临床用外消旋体和左旋体。

故此题选D。

7-答案:D氧氟沙星含有手性碳原子,药用为左旋体,这源于其对DNA螺旋酶的抑制作用大于右旋体,左旋体的抗菌作用大于右旋异构体8~128倍。

8-答案:B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药主要是烷化剂,如环磷酰胺、塞替派、白消安、顺铂、喜树碱等。

长春新碱是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甲氨蝶呤是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9-答案:C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10ml中溶解;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30ml中溶解;略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100ml中溶解;微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1000ml中溶解;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10000ml中溶解。

10-答案:A用于体内药物检测的体内样品包括各种生物体液和组织。

其中,在体内药物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样本是血液,因为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的状况。

11-答案:E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为茶碱类;M胆碱受体阻断药有噻托溴铵、异丙托溴铵;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孟鲁司特、色甘酸钠、齐留通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倍氯米松、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

12-答案:B乙酰半胱氨酸和羧甲司坦都属于半胱氨酸的类似物,属于祛痰药,而乙酰半胱氨酸可以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救。

13-答案:C氟卡尼的两个对映异构体之间具有等同的药理活性和强度;L-甲基多巴的对映异构体一个有活性,一个没有活性;异丙肾上腺素的对应异构体之间产生相反的活性;奎宁的对映异构体之间产生不同类型的药理活性;氯胺酮的一种对映异构体具有药理活性,另一对映异构体具有毒性作用。

14-答案:C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ADR因果关系评价将关联性评价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6级标准。

(1)肯定: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根据机体免疫状态某些ADR反应可出现在停药数天以后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明显加重(即再激发试验阳性);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并已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2)很可能:无重复用药史,余同&ldquo; 肯定&rdquo;,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3)可能:用药与反应发生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但引发ADR 的药品不止一种,或原患疾病病情进展因素不能除外。

(4)可能无关:ADR与用药时间相关性不密切,反应表现与已知该药ADR不相吻合,原患疾病发展同样可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

.(5)待评价:报表内容填写不齐全,等待补充后再评价,或因果关系难以定论,缺乏文献资料佐证。

(6)无法评价:报表缺项太多,因果关系难以定论,资料又无法补充。

15-答案:E辛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有内酯结构,该内酯须经水解后才能起效,可看作前体药物。

无论是对天然还是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分子中都含有3,5-二羟基羧酸药效团。

16-答案:A本题考察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和特点。

下图为诺氟沙星结构图17-答案:B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18-答案:C十二烷基硫酸钠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属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普朗尼克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9-答案:A常见的非磺酰脲类降糖药: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20-答案:E的葡萄糖醛苷化。

C-和S-、N-、O-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共有四种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