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项目市场调研报告目录第一部分萍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萍乡市城市概况1 自然地理2 历史沿革3 人口就业4 工业情况5 城市建设6 交通情况7 商贸情况8 萍乡十大工程二萍乡宏观经济发展态势1 国内生产总值(GDP)2 产业结构分布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实际消费性支出5 萍乡宏观经济发展对本项目影响的预计6 综述三萍乡房地产发展简述1 2003年全社会房屋建筑面积比较2 房地产市场供给分析3 房地产交易市场4 土地状况5 2004年房地产市场情况简述第二部分住宅篇一萍乡住宅市场研究1 热点板块2 项目规模3 建筑类型4 规划布局5 房型和面积6 售价分析7 客源分析二萍乡主要住宅楼盘列表第三部分萍乡市商业市场研究篇一萍乡零售业业态演变1 百货商店2 餐饮3 零售品牌需求4 专业市场二萍乡商业圈1 八一路商圈2 北桥商圈3 跃进路商圈4 金富利文化路步行街商圈第四部分办公楼物业篇一萍乡市办公楼简介二恒隆国际1 地理位置2 项目概况3 面积分隔4 租售情况5 客源分析6 车位配置第六部分立地分析一地块评估安源新区13号地块二地块四至安源新区13号地块三交通1 概况2 路网系统规划3 道路经济技术指标4 广场、停车及加油站规划5 公交系统四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五地块分析市场前景分析1 所处地段分析2 周边市场前景分析第七部分市场建议第一部分萍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萍乡市城市概况1.自然地理: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省会南昌市的正西方,东靠宜春市和安福县,南邻湖南省攸县,西接湖南省醴陵市,北连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县。
萍乡市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之间,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萍乡市下辖三区三县,安源、湘东两区及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和上栗、芦溪、莲花三县。
萍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
全年日照时数约1600小时,无霜期270天。
萍乡矿产资源丰富。
全市耕地面积5.27万公顷,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钼、钨、铝、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矿泉水等36种,炭储量8.52亿吨,100年前,萍乡已大规模开采煤炭,现已成为江西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有“江南煤都”之称;石灰石储量56亿吨,粉石英储量4080万吨,适宜生产高标号水泥和优质碳酸钙;铁矿储量6760万吨;各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潜力。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4%,植物物种1200余种。
水资源十分丰富,有袁水、萍水、草水、莲江五条河流,地表水径流量为26.46亿立方米/年,水能源可开发量4万千瓦,地下水储量为4亿立方米。
萍乡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众多。
江南三大名山之一的武功山,风光瑰丽,高山草甸更是独特迷人;佛教胜地杨歧山是我国佛教五家七宗之一的杨岐宗发祥地“地下艺术长廊”孽龙洞被誉为“天下第一洞”;还有孔庙、宝积寺、横龙洞等诸多名胜古迹。
2.历史沿革: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
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汉高祖刘邦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
唐武德二年(619),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
唐贞观元年属江南西道袁州府,元元贞元年(1295)萍乡由县升格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由州改为县。
清属江西省袁州府。
民国3年(1914)属庐陵道。
民国15年直隶于省。
民国20年,属第八行政区。
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区。
建国后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之。
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
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
1971年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4个区。
萍乡市现辖芦溪、上栗、莲花三县(经国务院批准,莲花县于1992年8月从吉安地区划归萍乡市管辖),安源、湘东二区,还有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28个建制镇、18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641个村民委员会、128个居委会。
3.人口就业:全市总人口180.02万,非农业人口52.48万,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70人。
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5.45%,人口出生率为13.28‰,死亡率5.95‰,自然增长率7.30‰ 。
全市从业人员92.7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9.52万人,农村从业人员63.26万人。
全市在岗职工合计12.83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345元,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9.47万人,年平均工资11647元。
4.工业情况萍乡市是江西省重要工业城市,形成了以煤炭、机械、冶金、化工、建材、陶瓷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钢材、电瓷、工业瓷、烟花鞭炮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目前,煤炭产量占全省的40%;钢材占全省的30%以上;化工填料产销量占全国70%;电瓷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低压电瓷在全国市场占有率60%以上,电瓷出口占全省的85%;建材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重要建材生产基地,水泥年生产能力为500多万吨;浮法玻璃2001年产量达555万重量箱,全国排名第八。
轻工业产品获各类名优产品奖达300多项(次),其中15项获国家奖。
获新产品成果奖100多项(次)。
改革开放以来,萍乡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1978年至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构成的比例由1978年的33.3:43.8:22.9变为2001年的13.6:54.8:31.6,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03年,全市工业企业单位12 243个,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155个;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12 088个。
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75.60亿元。
200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654.47万吨,发电量21.02亿千瓦小时,钢185.28万吨,水泥373.58万吨,平板玻璃583.52万重量箱。
2003年,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85.21亿元;工业增加值27.6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86.28亿元;实现利税12.10亿元,其中利润总额6.59亿元。
萍乡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实施“工业强市”的战略,努力增大工业经济总量。
以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并举,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以加速建设工业园,构筑工业发展载体,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环境,改善招资环境,全面实施大开放战略,进一步搞好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
“十五”期间,工业经济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5.城市建设萍乡的城市设施较为完善,2001年全市公路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9.54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交通便捷。
沪瑞高速及320、319国道经过全境,浙赣铁路贯穿境内76公里。
市区距湖南长沙黄花机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85公里。
全市拥有完善的通讯设施,以光缆为主的大容量、高效率传输网实现了城乡无缝隙覆盖,市区还建成了宽带多媒体通信网。
全市变电站37座,输变电容量84万MVA,每小时供电能力23万千瓦。
形成了城市煤气和市镇供水网络。
医疗设施完善,形成了辐射面广、服务功能强的医疗保健网络。
环境卫生日益改善,基本实现城市“无黑烟”目标。
拥有投资近3000万元的市体育中心,可容纳2.5万观众的田径场和室外50米标准游泳池,篮球场(馆)、网球场、各式训练馆等体育设施完备。
文化、娱乐设施齐全,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近年来,萍乡以加强中心城区建设为重点,大规模开展城市环境改造。
“九五”期间萍乡城区投入的旧城改造和新建城区建设资金近11亿元,建成了秋收起义广场,完成了萍水河治理一期工程,改造了绿茵广场和八一东路、跃进路,修建了建设路、安源大道、萍安大道等城市主干道。
建成住宅面积130多万平方米。
城区面积由建国初的1.1平方公里扩展为3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12万。
2005年末,中心城面积将拓展至5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力争达到50万。
全面完成萍水河治理工程,建成投资1.2亿元的人工湖,完成安源新区建设,加快安源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建设,使工业园成为萍乡新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十五”期间还将加快以县区政府所在地为主的小城镇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萍乡正在以“高标准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高效益经营城市”的理念,努力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化进程。
6.交通情况萍乡交通发达,通讯便利。
境内浙赣铁路横贯东西,319、320国道十字交叉通过萍乡,沪瑞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
萍乡市现有19条公交线路,可方便到达城区和近郊区各处。
萍乡市现有出租车600辆,出租车起步价5元/2公里,超过起步价1.6元/公里。
7.商贸情况萍乡商贸落后,传统商贸经营理念仍占据主导地位,市区没有一家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街铺和市场占据了商贸业的主导地位;并且萍乡品牌观念落后,以服装为例,经营以中低档品牌为主,并且品牌极少。
萍乡市场较多,发展较快,现已有家俱市场、建材市场、电器市场、电脑市场、小商品市场和农贸市场。
萍乡市近年来大力引进和发展物流业,近几年兴建了金碧辉煌时尚广场、金三角商贸城以及爱家、富森、心连心、雅天等一批大型超级市场等,增强了萍乡在湘赣边界地区的影响和辐射力,繁荣了城市商贸业。
萍乡市消费水平超前,物价和娱乐消费较高,在江西省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省会南昌。
8.萍乡十大工程十大工业项目:为安钢及其配套项目提供良好环境,确保其顺利生产。
扶持武冠集团做大做强,力争年总产值达3亿元。
解决资金问题,扶助腾飞塑胶发展壮大。
扶持杨梅岭建材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力争年产值达到1.5亿元。
确保投资2亿元的青山特钢厂年产钢锭20万吨。
确保投资1.5亿元的华源钢铁有限公司年产钢锭15万吨。
投资1.5亿元的萍乡焦化厂正式投产,年产焦煤30万吨。
协助解决资金问题,确保和令集团公司投资2亿元的旋窑水泥项目竣工投产。
确保安源旅游客车厂年产1500辆各类客车,总产值达1.2亿元。
支持安源化工填料有限公司新上投资3000万元的二期工程,使其年总产值达1亿元。
十大亮点工程:投资2亿元的雅典世纪花园,确保3月份首期竣工。
投资3亿元的东方巴黎商住房项目,确保4月份完成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
投资8000万元的裕龙商务中心,建成安源新区大型农贸市场和休闲广场。
投资3000万元的天利园大酒店,确保10月份竣工营业。
一期投资8000万元的安源学院专升本扩建工程,全力做好征拆工作,确保扩建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