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目录 (1)1 工程概况 (2)3 砼输送措施及布料机配置 (2)4 施工方案的选择 (2)4.1设备的选择 (2)4.2技术要求 (3)4.3施工方案及方法 (3)4.4处里措施 (3)4.5支撑体系 (5)5 布料机运行作业流程 (6)6 布料机施工要点 (6)7 安全操作要求 (7)8 安全注意事项 (8)9 计算书: (9)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阳江江城区湖东路与湖湾路交汇处,西靠近鸳鸯湖公园。
本工程一期拟建9栋高层,1栋会所,一栋幼儿园和沿街的商铺,其中9栋高层为32层的商业住宅。
建筑面积194317.67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36222.02㎡,地下建筑面积为45262㎡。
建设单位:阳江恒隆房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珠海市建筑设计院监理单位:阳江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苏省江建集团有限公司2 编制依据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布料机使用说明书》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106、本工程施工图纸7、施工组织设计8、施工合同3 砼输送措施及布料机配置六层以上结构混凝土采用地泵+布料杆浇筑、塔吊辅助浇筑。
本工程采用的简易混凝土布料机,重约1440kg,由四个脚支撑固定,平均每个支撑脚承重360kg。
4 施工方案的选择4.1设备的选择1、根据工程平面长、宽尺寸和现场的施工环境,本工程基础底板和六层以下结构砼施工时采用汽车泵浇筑。
六层以上结构混凝土采用地泵配以布料机进行浇筑,布料机的支设非常重要,为了确保布料的稳定,支设布料机的部位,对底部模板支撑进行加固处理(增设点撑),对钢筋的保护层垫块进行加密,布料杆基座底部钢筋进行加固,避免损坏钢筋。
2、在配制泵送混凝土布料设备时,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布料要求等进行选择。
本工程根据平面尺寸应选择作用半径在12米的布料机一台。
4.2技术要求1、布置布料设备应根据结构平面尺寸、配管情况等考虑,要求布料设备应能覆盖整个结构平面,并能均匀、迅速地进行布料。
设备应牢固、稳定、且不影响其他工序的正常操作。
布料设备直接搁置在模板上,布料设备底部模板增设加固措施,并保证工作时有足够的稳定性。
(详见附图1)2、在使用布料机作业时,能使浇筑部位尽可能地在布料机的工作范围内,尽量少移动泵车即能完成浇筑。
4.3施工方案及方法本工程采用作用半径为12米的布料机,机座配用四个伸缩腿做支承,伸缩腿底部应用垫底座垫平,机座正中底部用方条做垫,同时要求对加固部位底砼垫块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机座底部结构钢筋不受损坏。
机座与楼面钢筋的距离要求在200㎜左右。
4.4处里措施1.施工时,布料机支撑脚必须放置于支模立杆正上方,且不能直接搁置于模板或者钢筋上,每个支撑脚下需加铺600mm×600mm×100mm木垫块。
布料机支撑脚木垫块布置平面图如下:2.每个支撑脚下模板支撑需在原有模板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四根钢管立杆,分别在支撑脚所在立杆的前、后、左、右二分之一原立杆间距处增设,使支撑脚下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缩小为原设计的一半,立杆端部加设可调U型顶撑,立杆底部必须加设50mm厚木质垫块,所增设钢管立杆必须与原模板支撑体系有效连接为一个整体。
3.布料机放置的整个区域,模板小横杆间距调整至200mm以内。
4.布料机放置区域的周围四面架设竖向剪刀撑,形成加强型模板支撑架构。
5.其他设置同原模板支撑体系。
布料机支撑脚楼面模板支撑立面图如下:4.5支撑体系加固处理完成后,本工程使用布料机楼层的模板支撑体系为:用A48×3.5钢管搭设室内满堂脚手架,钢管立杆上端加设可调节U型顶撑。
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200mm×1200mm,在布料机的每个支撑脚下所在区域立杆纵横向间距降为原来的一半为600mm×600mm,步距1500mm,在距离楼地面200mm处设第一道水平杆,并根据层高加设2~3道水平杆。
钢管立杆底部必须加设70mm×70mm方木做垫块。
钢管顶端超出顶层横杆中心线150mm,顶撑可调手柄至板底托梁间距须不大于150mm。
板底纵横向均加设水平支模杆。
水平支撑大横杆采用A48×3.5钢管,小横杆采用70×70mm木方,间距200mm,放置布料机的整个区域,支模小横杆间距降为200mm。
板模板采用12mm厚木胶合板,支模时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将模板面起拱。
为增加满堂支撑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支模时纵横向均需设置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的角度为45°~60°,具体设置详见《模板施工方案》中所述。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布料机放置的区域,由布料机四个支撑脚所围合的矩形区域四面周围必须架设竖向剪刀撑,形成连续闭合剪刀撑形式。
如下图所示:5 布料机运行作业流程测试、检查、就位验收试运行投入施工拆除维护、保养6 布料机施工要点1、检查布料杆的螺栓是否全部上紧,转轴处是否正常。
2、按照布料杆出厂安装说明书安装布料杆。
3、将布料杆立直,看是否可以在不要配重的情况下立直。
塔吊分两次进行吊运安装。
4、搭设布料杆安放位置的架体,并进行检查验收。
5、安放布料杆及其配重,要求布料杆中间必须架空200~300mm,支脚下面铺脚手板,检查布料杆杆身是否垂直。
6、布料杆安放在模板上时要用架管将支腿压实7、接混凝土泵管,在接管时,必须全数检查泵管内是否清洗干净,接口处必须采用橡胶垫圈。
混凝土泵管接好后应当再检查螺栓紧固情况。
8、试车,用大绳控制混凝土出料口,及杆臂中间弯拆处,在其最大作用范围运行一周。
9、准备好混凝土浇筑的信号灯及对讲机,进行双控,在柱、墙壁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灯灭泵停,叫停立停,前台浇筑点必须提前4秒叫停、灭灯,通信必须设专人进行,夜间施工时,控制混凝土的人必须配上手电,看清混凝土浇筑高度。
10、出料口更改位置时,用一条麻袋将出口包住,避免混凝土落在地面上,到另一个出料位置上再解开。
11、布料杆不可随意接长,须接长时,在大于允许工作半径处必须加设固定支撑。
1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用砂浆及清水将泵管清洗干净,每次采用泵送清水清洗时,必须采用标准的清洗球,不得采用其它物体代替,清洗完毕后,先吊走配重,后吊布料杆身至下一个工作位置,安装好后,吊入配重,重复前面的工作。
7 安全操作要求1、当风速超过六级风时,严禁布料机工作。
当风速超过四级风时,严禁布料机安装和拆除。
2、布料机应与电器保持一定距离。
3、端部浇注软管必须系好安全绳,禁止使用长度超过3米的末端软管浇注,不得将软管插入浇注的混凝土中,严格按照布料机范围工作。
4、布料机工作时臂架下方不准站人。
5、液压系统压力不得超过25Mpa.6、严禁在输送管及油管内有压力时打开管接头。
7、严禁将端部软管拆掉、让臂架和另一刚性输送管路连接。
8、回转过程中,严禁在整机未停稳时刹车或做反向运转。
回转处接头管箍不可固定太紧,保证转动灵活,每班次须清理、润滑回转接头管箍密封一次。
9、检修或保养时,应切断地面电源,不准带电检修保养。
10、工作结束时必须将臂架收合、挂好安全钩、大臂水平放置、切断地面电源。
11、输送泵管一旦堵塞时,应先停止泵送,检查堵塞管道,把该管卸下清理干净后重新安装牢固,密封清理干净后准备复位;12、布料杆在使用过程中和存放期间必须用绳索从多个方向拉结固定牢固,无法拉接时,设临时支撑;13、布料杆吊运时要平衡锁牢,组装时防止管口咬手。
14、地泵输送管道严禁安装到汽车输送泵上使用。
8 安全注意事项1、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工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下颌带,锁好带扣。
2、临边、高处(高度超过2米)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高挂低用。
3、施工现场工人严禁酒后作业,严禁嬉戏打闹,严禁吸烟赌博。
4、施工现场工人严禁随地大小便,严禁任意扔垃圾。
9 计算书:板计算厚度取120mm。
布料机按1440kg计取,每只脚重360kg,每只脚占用面积约为0.36m²,换算为均布荷载则为10.0kN/m²。
模板支撑体系选用A48×3.5钢管,搭设扣件式室内满堂脚手架+可调式U 型顶撑。
钢管支撑立杆的纵横向间距为600×600mm,在距离楼地面200mm处设第一道水平杆(扫地杆),并根据搭设高度加设2-3道水平杆,步距1500mm。
钢管立杆底部采用70×70木方做垫块,顶部加U型顶撑,钢管顶端超出顶层横杆中心线150mm,顶撑可调手柄至板底托梁间距须不大于150mm。
板底纵横向均设水平支模杆,小横杆采用70×70mm木方,顶托梁(大横杆)采用A48×3.5钢管。
支撑、构造及材料基本参数如下:①支撑及构造参数支撑立杆采用的钢管(mm):Φ48×3.5;横向间距或排距b(m):0.60;纵距l(m):0.60;步距h(m):1.50;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3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H(m):2.85;板底模:12mm木胶合板;板底支撑小横杆:70mm×70mm方木,间距为200mm;水平支撑大横杆(顶托梁):Φ48×3.5钢管,间距600mm。
②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²):0.35;钢筋混凝土自重(kN/m³):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²):1.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²):2.0;布料机荷载标准值(kN/m²):10.0。
模板面板验算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2mm ,取主楞间距0.6m的面板作为计算宽度。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600×12×12/6=14400mm3;截面惯性矩I= 600×12×12×12/12=86400mm4;(一)强度验算1、面板按二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2m。
2、荷载计算取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两种作用效应考虑,计算结果取其大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q1=[1.2×(24×0.12+1.1×0.12+0.3)+1.4×2.5]×0.6=4.485kN/mq1=[1.35×(24×0.12+1.1×0.12+0.3)+1.4×0.7×2.5]×0.6= 4.153kN/m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q1= 4.485kN/m作为设计依据。
集中荷载设计值:模板自重线荷载设计值q2=1.2×0.6×0.3=0.216 kN/m跨中集中荷载设计值P=1.4×2.5= 3.500kN3、强度验算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M1=0.125q1l2=0.125× 4.485×0.22=0.022kN·m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M2=0.07q2l2+0.203Pl=0.07× 0.216×0.22 +0.203× 3.500×0.2=0.143kN·m 取M max=0.143KN·m验算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