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抒情作文通过叙事,表达情感。
叙事要求详略得当,叙事要为表达情感、抒发感想服务。
作文题目1:以“中学生的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主题鲜明。
写作导思:文题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中学生一天里的事。
写作的对象是自己,还是他人,所写的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中未作限定,其实均可。
当然,多数学生首先考虑的可能是自己在学校里的生活。
不管记叙何人、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一经确定,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
写作本题,切忌平庸。
不要流水账般记叙一天里的生活内容。
如何写出新意,要好好构思。
最好确定反应中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主题,然后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安排详略。
例文:中学生的一天“叮铃,叮铃、、、、、、”“小懒虫,快起来,没有出息的东西,第一天就这样,还想考大学!”闹钟发出的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夹杂着妈妈絮絮叨叨的话语,打断了我那均匀、酣畅的鼾声。
张开沉重的眼睑,望望墙上昨天父亲为我制订的、也许墨迹未干的“晨读计划”,在连打几个哈欠之后,我赶紧穿衣下地,飞快地抄起英语书,窜出房门,趁妈妈不注意,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
“李娜娜,76分,张秋梅,89分……”数学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在静寂的教室里回荡着,撞击着一颗颗颤抖的心。
我慢慢抬起头,望了望王锋——我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数学科代表,哟,他这是怎么了:腿轻轻地抖动着,两只手不自觉地用力捏着钢笔,眼睛紧盯着老师的嘴巴,嘴唇颤动着,而且,每当老师念到名字的读音与“王锋”差不多的同学时,他脸上的肌肉就重重地抽动一下。
再看看他的坐姿,简直像一支绷紧的弹簧。
忽然,数学老师提高声调,宣布道:“王锋同学,91分,最高分!”只见王锋猛地一晃,身子顿时萎缩下去,像大病未愈的人,无力地靠在椅背上。
我心中不禁一惊,做一名好学生真难啊。
午后的阳光,火一样炽热,烧烤着夏日的大地。
蒸笼般的教室,刚才还吵吵嚷嚷,现在趋于安静,因为历史老师又利用体育活动课来“加班加点”。
讲台上,她不厌其烦地讲着,喊着,试图感化那些矢志“学理”的学生。
我同情地看了看历史老师那颇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悄悄打开了手中的《化学指南》……自习课,有的同学孜孜不倦,有人甚至“挥汗如雨”,然而,对于我们这些酷爱“自由”的人来说,后面有人在唠嗑,只有当“班主任来了”这句激动人心的话语响起的时候,这些“自由爱好者”才正襟危坐,装模作样地学起来。
夜幕降临,千家万户灯火通明。
在灯光下,你会找到一个苦读的身影。
其中,有我,有你,有他……总评: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中学生的一天”。
以中学生活的紧张、忙碌、充实而压力大为中心,精心选取典型材料,详略得当地叙述,真实地反映了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生的某些扭曲的心理。
本文语言生动,擅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理,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
作文题目2:生活中,父母、老师、朋友总是陪伴我们一起成长,他们有许多细小的点滴总是让我们无法忘怀,或许是一个眼神、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某一动作,或许是…….请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左右的记叙文。
写作导思:根据题意,最好是在叙事当中抓住典型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
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甚至在一篇文章中出现多次都是有必要的。
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在本次作文中能起到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写人的细节有很多,如:泥脚、眼神、皱纹、粗糙的手、衣衫的补丁、脚步声……例文:父亲的脚步8岁。
场坝上,她在太阳的炙烤下学着骑车,旁边站着她的父亲。
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没有一点怜悯,只有无畏而冷酷的眼神,她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膝早已被染成鲜红。
终于,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哭出心中的痛楚,哭完一切的怨恨。
父亲依旧直挺挺地站着,眼中只剩下不屑与冷漠。
她毕竟只是个孩子,多么渴望受到父亲的指导,没有;多么渴望听到父亲的安慰,没有;多么渴望得到父亲的拥抱,还是没有。
只留下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她感到无情。
终于,绝望的她停止了哭泣,勇敢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新一轮的尝试。
父亲却转过身,坚定地向前迈着大步而去。
身后又传来一阵强烈的金属与地面的磨擦声,父亲顿了顿脚步,她分明地看见父亲的双脚在犹豫,有一丝的颤抖。
她期盼地望着父亲的背影,等待父亲转身的那一瞬间。
然而父亲没有回头!她站起来,两行热泪莫名地滑过她的脸颊。
场坝上回荡着父亲沉重的脚步,破旧而厚重的皮鞋发出哐!哐!哐!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坚定如初!10岁。
校园里,她被人群簇拥着走向了领奖台。
举着高傲的荣誉证书,享受着欢呼与赞扬带来的满足感,却寻不到父亲的踪迹。
她虽不奢望父亲能够大加赞扬,却也希望得到父亲的肯定与鼓励。
簇拥的人群中,唯独没有父亲,她迅疾横扫台下座位,只有一个人——父亲!安然地坐着!瞬间,校园里空荡荡的,只有她与父亲对视着,依旧是从前的冷漠与不屑,空洞的眼神似乎让光芒万丈的证书褪色,让她眼中的欣喜变成了失望。
父亲站起身向校门走去了,她低声叫了声爸爸,父亲停住了脚步,然后仅仅只有她能够觉察到的一秒钟,就迅疾地恢复了常态,可是,她分明看到父亲少有的动作:右手插在口袋里,只有左手在摆动,那破旧而厚重的皮鞋发出蹭——蹭——蹭——脚步似乎轻松。
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从孩子脸上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依旧坚定的脚步在孩子心里渐行渐远……12岁。
车站前,她正与父亲作着告别。
没有寒喧,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任何语言。
她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黑发中也略添了些许灰白。
泪水与泪水相融合,透过模糊的泪水,她发现父亲冷漠的眼神里也夹杂着一颗颗晶莹的泪水。
父亲将擅抖的双手伸向孩子,半空中却停住了,又缩了回来,慌乱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些东西放进孩子的包中。
望着已经坐上车的孩子,望了望即将出发的列车,父亲一直似乎被钉子钉在了地上的脚,想迈而没有迈动。
停留片刻,父亲突然发狠地转动了一下脚步,转过身去了,好久不再动。
孩子也凝视着父亲好久好久.终于,父亲缓缓地迈出了脚步,嗒…..嗒……嗒……尽管她不停地呼唤着父亲,可她只能望到父亲远去的背影,只能听到父亲无力而依然坚定的脚步声。
及过拐角时,列车长吼了一声开始启动,父亲的脚步挪不动了,终于停下来。
她期盼着父亲回头。
可留给她的依然是坚毅的背影和坚定的脚步,一步,两步,三步……在列车的嘶鸣声中,她依然能清晰地听到。
她注视着她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再一次无声地淌下……今天,她正在书写着伟大的父爱,心中充满了感激与骄傲!总评:抓住父亲的脚步这一细节,一写脚步,坚决地离开。
二写脚步,坚定中夹杂着轻松感。
三写脚步,坚定中有不舍,刻画出父亲的个性及教育孩子的独特方式。
也写出了“她”这个孩子细腻敏感的内心,从对父亲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不足的是语言稍显生硬。
作文题目3:,让我学会了写作导思:通过认真审题,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以记事为主。
记事类文章中,往往是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或表达一种见解,或引出一种意义,或抒发一种情感,或揭示一种道理。
结尾讲应尽量做到点示出事件的深刻含义,如写学会了骑自行车,能够引申出实践出真知,循序而渐进,要敢于独立思考,失败是成功之母等多方面的意义,又如写学会了烧饭,能够引申出吃一堑长一智、有失则有得、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等各种深刻含义,这样,文章就可以做到既感人又深刻。
例文:爱,让我学会放手朋友旅游归来,把一只笼中蓝云雀送给了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小生灵的我如获至宝,发誓要好好的爱它,照顾它。
它长得并不漂亮,既没有艳丽而招人羡慕的羽毛,有没有百灵般婉转的歌喉,有的只是那一身兰色的偶有几簇金黄的羽翼,它是那么的瘦小,以至于让人一见就顿生爱怜之情。
或许是一个人独处的太久,渴望有个伴,或许是因为它长得太令人爱怜的缘故吧,我愈加的爱它了,于是,照看我的小鸟便成了我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真心的希望我的给予能换来回报。
然而,每当我打开笼门,那鸟儿就会吓得浑身发抖,咕咕叫着向后躲去,其实我根本没有侵犯它的意图,我只是给它一些水和一些事物,以免它挨饿,那可怜的小东西一定将我好心当成了世界上最险恶的用心。
它瞪着蓝蓝的圆眼警惕而愤怒的注视着我,那神情如临大敌。
我把一小盘大米和一小杯凉水放在它面前,它用尖尖的嘴巴啄我一下,这瘦小的鸟儿并不领我的情,它高高地将头昂起,双翅不停的扇动,喉咙里发出嘶哑的鸣叫,那架势大有不吃嗟来之食的大丈夫气度。
扇翅、嘶鸣,哀号成了它每天的必修的一课。
几天来,惊吓,紧张,饥饿困扰着它,但它始终把求生,获得自由放在第一位。
或许它还没适应,时间会冲淡一切的,我这样天真地猜测着。
然而,事实证明了我的猜测是错误的,每次望着它那极易折断的双翅却浑然不顾死劲的拍打着笼壁,望着它那拼命的将头撞击着鸟笼,听着它那嘶哑的仿佛为自由而呼的鸣声,我心中便会涌起一股冲动,放了它吧。
然而又有一种想占据它,拥有它的情感告诉我:不,我是爱它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会给它幸福。
我的鸟仍然用绝食不合作的态度抗挣着。
一天,两天,三天……看着它日渐消瘦萎靡不振的模样,我真担心有一天它回离开这个世界。
“你若是真的爱它,你就应该把它放了,孩子,你应该明白,什么对它来说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幸福。
”母亲的话在我耳边回响,我突然醒悟到,它是太孤独了,他害怕孤独比害怕饥饿更厉害!我猛然发现,我给它安排的怎样的一个生存环境!冷冰冰的笼子,那有限的一点天空还被纸板遮了一半,剩余的那点空间,可能连一丝云彩都飘不进来。
原本还得意将它安置于如此舒适环境中的我,此刻才发现,这一切,对于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类来说,它现在的处境是多么多么残酷的剥夺啊!我打开了鸟笼,望着战战兢兢的小鸟小心翼翼的走出笼子,然后扑腾着翅膀,挥羽飞向了它梦中的归宿。
我的心中没有一丝失落感,反而感到无比的释然,只是心中默念着:“我亲爱的鸟儿,你一路走好!”总评:小作者诠释了爱的真谛,让读者更深入地思考人与动物应如何相处。
行文如行云流水,毫无矫揉造作感。
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让读者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
这种“先实写,再虚写”的方法值得借鉴:实写,就是实实在在地叙述事件、述说人物、描述情节;虚写,就是点示主题、点出意义、升华道理、深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