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补液
知识点总结
一、体重:
出生体重未知算3kg
1- 6月体重(kg)=出生体重+ (月龄X0.7);
7-12 月体重(kg) =6kg+ (月龄X 0.25 );
2- 12岁体重(kg)二年龄X2+8或(年龄-2 )X2+12 °
二、脫水程度:
1 •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三型。
(D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孩子精神好,食欲影响不明显。
②中型:出现轻度至中度脱水症状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③重型;出现重度脱水或已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明显中毒症状。
2.脫水主要从孩子的前囱门、眼窝、皮肤弹性、眼泪、尿量、口渴程度等方面来判断。
①轻度脫水:小儿前囱门稍塌,啼哭泪少,皮肤不像平时那样嫩滑,尿量比平时略少。
②中度脫水:可表现精神不好,爱哭闹但眼泪很少,眼窝和前囱门凹陷明显,皮肤和口唇干燥,尿量明显减少。
③重度脫水:小儿由于水分的大量丢失,上述症状更明显,精神萎靡,
由于口渴,表现为拼命吸吮奶汁或水分,口唇及舌面干焦起刺,6个
小时以上未排尿,腹部或大腿内侧的皮肤明显松懈。
三、脱水性质:
等渗性脫水(Na + 130-150 mmol/L),
低渗性脫水(Na + <130 mmol/L),
高渗性脫水(Na + >150 mmol/L)。
四、治疗原则
①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②腹泻病补液治疗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纠酸补钙。
五、静脉补液:
重度脱水患儿或中度脫水,但患儿不能口服ORS液者。
1 •第一天的补液:
①确定输液总量:包括1累积损失量2继续丢失量3生理需要量。
补
液量:中度脱水120-150ml/kg/d 、重度脱水150・180ml/kg/d 。
②确定输液张力:一般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急性腹泻多为等渗;低渗性用2/3张,高渗性用1/3张。
临床判断脫水性质有困难时,先按照等渗
处理。
③确定输液速度:(1)重度脱水患儿前1小时应用20ml/kg等渗含钠液快速扩容;
⑵补完累计损失量:1/2-2/3张液80ml/kg,5〜6小时输完;
(3) 脱水纠正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将剩余液体在18h内输
完;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
(4) 纠正酸中毒:因输入的混合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输液后酸中毒即可纠正,也可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血气测定,另加碱液纠正。
(5) 确定钾、钙、镁的补充:
①见尿后补钾:100-300mg/kg ,静滴速度不宜过快,钾浓度:
0.15-0.3% ;
②出现低血钙症状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每次1~2ml/kg,最大量小于
10ml)
加葡萄糖稀释后静注;
③彳氐血镁用25%硫酸镁按每次0.1 mg/kg深部肌内注射,每6小时一次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2.第二天的补液:
主要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继续补钾,供给热量。
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
若腹泻仍频繁或口服量不足者,仍需静脉补液。
补液量需根据吐泻和进食情况估算,并供给足够的生理需要量,用1/5张含
钠液补充。
继续损失量依据“丢失多少补充多少,随时丢随时补”,用1/2-1/3张含钠
液补充。
将两部分加起来于12-24小时内均匀静滴。
儿科补液病案例题
患儿,女,六个月,腹泻3天,大便每天10余次,水样便。
12小时无尿,呼吸深大,前囱、眼窝深凹明显,皮肤弹性很差,四肢冰凉入院。
体重7kg、血清Na 135mmol/L。
Hco3 -
12mmol/L。
一、该患儿的诊断有哪些?二、该患儿第一天静脉补液应如何进行?
一、诊断:
1、重度脱水;
依据:①有腹泻病史,导致失水。
②无尿,呼吸深大,眼窝深凹,皮肤弹性很差,四肢冰凉
等重度脱水表现。
2、等渗性失水;
依据:血清Na135mmol/L (Na<130为低渗脱水,130vNav150为等渗脱水,Na>150为高渗脱
水)
3、酸中毒;
s 依据:Hco 一12mmol/L
二、补液
1、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①定量:重度脱水补液总量150〜180ml/kg 中度脱水补液总量120〜150ml/kg 轻度脱水补液总量90〜120ml/kg 该患儿补液总量为(150〜180ml/kg ) x7kg=1050〜1260ml
②定性:该患儿为重度等渗脱水。
③定速:此患儿为重度脱水有扩容阶段,中度及轻度则无需扩容,直接进入快速阶段和维持
阶段。
1、扩容阶段:用20ml/kg的等张液扩容,
该患儿应用20ml/kg x 7kg=140ml的等张液,在30〜60min内补液。
ii、快速阶段:(总补液量•扩容量)* 2
该患儿应用【(1050〜1260) -140 ]- 2=455〜560ml的1/3〜2/3张溶液在8〜12h补液。
iii、维持阶段:(总补液量•扩容量)* 2
该患儿应用【(1050〜1260) -140 ]- 2=455〜560ml的1/3〜1/5张溶液在12〜16h补液
2、纠正酸中毒
所需碱溶液mol数=BEX 0.3 x体重kg (婴儿BE=-7〜)
该患儿所需碱溶液mol 数=(-7 〜)x 0.3 x 7=14.7 〜2.1 mmol 1ml 5%NaHCO3=0.6mmol
故所需5%NaHCO3=-BX0.5 x 体重=(7〜1 ) x 0.5 x 7=24.5 〜3.5ml
1ml 5%NaHCO3=3.5ml 1.4%NaHCO3
故所需 1.4%NaHCO3=85.7 〜12.25ml
给药应稀释成1.4%NaHCO3合药而不直接用5%NaHCO3先给半量,即42.875〜6.125ml复查血气后调整剂量。
3、两补:见尿补钾,补液中出现抽搐先补钙,无效再补镁
补钾:3mmol/kg,该患儿补钾量为3x7=21 mmol,浓度<0.3%,速v0.3mmol/kg/h,该患儿速度小于
2.1mmol/h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该患儿应补钙7〜14ml
补镁:25%硫酸镁0.1ml/kg/次该患儿补镁0.7ml/次q6h
病案2
患儿,女,9个月,因腹泻伴呕吐4天于10月28日入院,4天前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6・7 次/日,第二天呕吐止,出现腹泻,大便10余次/日,黄色水样便,量多。
来院前8小时未解尿。
查体:T37C ( R) P150次/分R46次/分W7.5kg BP60/35mmHg精神萎,面色青灰,反应差,哭声微弱,肢端湿冷,可见花纹,前冈眼窝明显凹陷,口唇粘膜干燥,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肋下2cm,皮肤弹,性差,神经系统阴,性。
血常规:Hb 130g/L WBC7.7X 109/L N37% 大便常规:黄糊WBC- 2/Hp 血气分析:PH7.25 BE -10mmol/L
Na+128mmol/L K+3.6mmol/L
问题:1 .请写出完整诊断。
(2分)
2、最有可能的病原菌(1分)
3、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4分)
答:1 )急性重症肠炎(0.5分)伴重度低渗性脱水(0.5分),代谢,性酸中毒(0.5分),低血容量性休克。
C0.5分)
2 )病原最可能是轮状病毒(1分)
3 )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
1 •扩容(1分):2:1等张含钠液20ml/kg 20ml/kg/h静推
2. 累积损失量(1分):4:3:2含钠液(2/3张)(100・120ml/kg・20ml/kg)先补2/3量,余量视病情取舍8・10ml/kg/h静滴这阶段液体在8-12小时内滴完
3. 继续损失量(0.5分)2:3:1含钠液(1/2张)10-40 ml/kg 5 ml/kg/h静滴生理需要量(0.5分)60- 80 ml/kg尽量口服,不能口服用4 : 1含钠液(1/5张)5 ml/kg/h静滴这阶段液体在12-16小时内滴完
4.及时补钾,如6小时内无尿则见尿补钾。
静脉补氯化钾浓度不超过
0.3% o惊跳补钙、补镁。
复查血气及电解质,必要时纠酸。
(1分)
【下载本文档5可以自由复制內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
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尖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