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前游戏的发展价值
0399《学前游戏论》
课程教学
主讲 曾金霞 教育与管理系
——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游 戏的价值体现有哪些?
(0901/案例)
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游戏的价值体 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游戏为儿童所喜爱,为儿童身心各 方面发展所需要;
另一方面,游戏实现着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 发展的作用。
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是儿童游戏 的前提。
(1)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 (2)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 (3)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4)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
定的需要。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可以 通过关键词串联来记忆:
孩子长大后(生理发展),思想水平 逐渐提高(认知发展),在帮助他人 (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感谢, 自己也会很满足(自我表现、自我肯 定)。
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关于内在 动机的研究以及对儿童行为的 观察,儿童的基本需要可分为
三个层次九种需要。
第一层次的需要:是维持生命、安全、机
能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 包括:基本的生存需要、身体活动需要、安 全需要。其中基本的生存需要是其他两种需 要的基础。这一层次需要的满足可使儿童产 生对外部世界的最初信任。
第二节 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 心的发展
一、游戏在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二、游戏在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三、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四、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发展
——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前儿 童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什么?
游戏不仅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而且游戏也促进儿童的身体、智力、社会 性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着它重 要的发展价值。这是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告 诉我们,现代学前教育以游戏为学前儿童 的基本活动形式的科学原理。
育的需要)
基本生存 身体活动
安全
我们每天吃饭喝水是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基本生存。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才能让身体健康成长。
小林不小心把脚弄伤了,今天她不能跟小朋友一起 玩开火车游戏。
认知水平需要 (与外界环境保 持平衡与协调的
需要)
理解环境
影响环境 维持最佳觉醒
比如:我们在公共场合不能喧哗,不要给别人造成 干扰。
游 戏可 以满 足儿 童的 不同 需要
生理发展 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比如:石头剪刀布游戏可以锻炼小 朋友大脑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比如:军子对路上行驶的车子非常 好奇,不断的摆弄小车模型想清楚 车子为什么会跑。
比如:石头剪刀布游戏体现了社会 上竞争现象。
自我表现、 肯定
比如:丝丝在石头剪刀布游戏中获 胜了,她觉得自己特别棒。
一、儿童游戏产生的社会 生活条件
儿童游戏的先决条件是成人的保 护和照顾,且无需独立谋生。
二、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 需要
1、推动儿童去游戏的内因是儿童的需 要。
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 动机心理学关于内在动机的研究以及 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儿童的基本需要 可分为三个层次九种需要。
这三个层次九种需要是儿童的基本需要。驱 使儿童去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活动的需
要、与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及社会交
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基本生存需要和 安全需要的满足则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前提。
儿童的基本需要的三个层次可以 联想一个小故事来记忆:
第一层次:要想维持生命、安全、机能生长发育 的需要。我们必须吃饱穿暖(基本生存),有居 住之后(安全),还得多锻炼身体(身体活动)
第二层次:要想认知水平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与 协调,必须理解并影响环境,并注意保持最佳觉 醒水平。
第三层次:我们在与他人的社会性交往中,获得 别人的尊敬同时,也有利用自我价值实现,这就 是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
需要类型
举例说明
最基本需要 (维持生命、安 全、机能生长发
比如:我们在公共场合及时制止别人抽烟的行为。
社会性与自我发 展的需要
社会性交往
自我实现
尊重 (认可)
比如:我匀可以跟自己喜欢的人交朋友,有问题时 可以跟老师交流。
王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了自考文凭,实现 了自己的理想。
小强是班上的大力士,谁有需要出力的活儿小强都 会帮忙,大家都很尊敬他。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哪些需 要?P78
促进身心发展
比如拼图游戏很受小朋友喜爱, 并且可以锻炼小朋友的眼睛敏 锐度及细心度。
拼图游戏有利于使小朋友心 思细腻,内心沉稳,并可以 培养其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一节 游戏是学前儿童发展 的需要
推动儿童去游戏的内因是儿童的需要。 最早提出类似这一观点的是精神分析
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并认为这种 需要是生物性的,是人生来就有的原 始欲望。
1、推动儿童去游戏的内因是 儿童的需要。
最早提出类似这一观点的是精神分析理论的 创始人弗洛伊德,并认为这种需要是生物性 的,是人生来就有的原始欲望。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儿童首先是自然的, 然后才是社会的;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全部方面和全部过程而言, 是因为游戏满足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 能给他们以快乐,所以游戏才成为儿童的基 本活动。
第二层次的需要:是认知水平的需要或者
说是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包 括:理解环境的需要、影响环境的需要、其 生理机制是中枢神经系统维持最佳觉醒的需 要。
第三层次的需要:是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
需要。包括:社会性交往需要、自我实现需 要、尊敬(认可)的需要。其中社会性交往 需要是其他两种需要的基础。
一、游戏在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中
的作用
1.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2.游戏活动发展了儿童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 3.在户外进行游戏可以使儿童接触充足的阳光、
如果说前者是儿童主观上的需要的话,而后 者则是客观上的结果。这二者统一于儿童发 展的同一过程,并同时实现。
——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角 度看游戏的价值体现可以用关 键词串联来记忆:
游戏既为儿童喜爱和身心需要,又 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学 前儿童 身心发 展的角 度的游 戏的价 值体现
儿童喜爱, 身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