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全的汽车驾驶技术要领

最全的汽车驾驶技术要领

最全的汽车驾驶技术要领1、遇事不要慌张,牢记操作要领进一步熟悉交通规章制度,加强基本功训练,有意识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做到遇事沉着冷静,操作自如,确保行车安全。

2、控制高速行车,克服骄傲情绪要吸取" 十次事故九次快"的教训,克服骄傲思想,控制高速行车,培养自己耐心、沉稳、礼貌的好作风。

3、遇有紧急情况,果断迅速处理紧急情况处理的原则为:先踩制动踏板后打方向,转向盘不能只打不回,以免造成新的危险。

4、预防为主,确保行车安全开车时,注意研究各类行人的心理状态和行动特点,养成善于观察、不开英雄车、赌气车的良好习惯。

行驶中以鸣号为警告;以制动求保险;保持安全车距;遇见行人宁远离而行。

5、方向盘的正确握法(左舵车)两手分别握住方向盘左右两侧,左手握在左半球的中部,右手握在右半球的中部偏下,呈左高右底握盘姿势。

这种姿势便于腾出右手进行其他操作。

* 方向盘的三种操作方式(1)直线行驶时的修正法在直线上行驶时,发现方向偏离,少许调整方向盘进行调整。

当车速较高时,切忌猛打猛回。

需要改变车道时,轻轻转动方向盘即可。

(2)大弯道转弯的传递法汽车转弯时,应连续转动方向盘,整打整回。

转动方向盘的速度要随弯道变化确定,用力要均匀。

两手在转动方向盘时要接应配合,遇大半径的弯道时,可以一手轻推,一手接应,两手在推拉时一般不超过各自的左右半球,这样一传一递协调进行,经过两三次即可完成转向。

(3 )急转弯和循环掉头时的大把交替法遇小半径急转弯道路时,应采用大把交替法进行。

以左转弯为例,操作方向盘时,右手推过右侧半球少许,然后左手从右侧半圆上与右手终点对称的位置拉下方向盘,当左手下拉时,右手准备第二次上推动作。

回向时,操作正好相反。

*两个注意事项(1)在行驶中应握紧方向盘,防止路面颠簸引起方向盘打手。

(2 )汽车停稳后不要原地转动方向盘,以免转向系统零部件损坏。

6 、制动踏板(脚刹车)操作气压式制动踏板时,右脚应以脚跟为支点,脚掌搁在踏板上,通过踝关节的伸屈踏下和放松踏板。

操作油压式制动踏板时,右脚跟不着地,以膝关节的伸屈动作踩下和放松踏板。

除紧急制动需要一脚踩下制动踏板外,一般情况下踩踏板的动作应柔和,避免产生较大强度的制动。

需要停车时,为保证平稳,应先踩下踏板,然后逐渐踩下,待要汽车将要停下时,再稍许回放一下踏板。

在多雨山区行驶时,车轮抱死后将丧失转向能力,遇此情况时,应迅速回放踏板,待车轮转动后再继续施加制动。

7、加速踏板(油门)右脚踩加速踏板时,应以脚跟为支点,脚掌前半部放在加速踏板上,用踝关节的伸屈动作进行操作。

加速踏板要轻踩缓放,脚掌的用力和下移速度均匀,不要急踏急放和连续抖动。

在加速时快速踩下踏板有利于迅速提高车速,但从经济性角度讲,应避免快速踩踏板。

另外,将加速踏板踩到底的高速行驶方法是不经济的,应保持节气门开度在80% 左右比较合适。

8、离合器踏板操作时应用左脚掌踩在离合器踏板上,以膝关节和踝关节的伸屈踩下和放松踏板。

离合器踏板应一踩到底,动作果断迅速,保证离合器分离彻底。

放松离合器时,在离合器未接触前适当快一些,然后逐渐缓慢放松,并稍稍停顿,以保证平稳接合,减少传动系冲击和避免发动机熄火。

不操作时,脚应放在离合器踏板的左下方。

9、制动器的使用方法(1 )先急后稳法就是碰到突然情况时,第一脚制动先急踩下去,紧接着缓补第二脚,然后根据发生情况的距离慢慢松开制动器踏板,根据车速换入适当档位,跟上油门恢复正常行驶。

即在第一脚刹车后,汽车点头刚开始回位时再补上第二脚,使其不能迅速回位,而后再慢慢松开制动踏板,使汽车和乘客渐渐复原,这样就降低了由于车速的急剧变化所造成的来回冲击,使乘客感到稳定。

(2)连绵制动法即碰上情况提前放油门减速,同时把制动器踏板连续缓缓踩下。

这种提前减速制动降低了因紧急制动所造成的危害,但此制动法初学者应慎用。

(3)蜻蜓点水制动法这种制动法通常是雨天或泥泞路面使用,它像蜻蜓点水一样轻轻地一点一点来制动。

这种制动法可降低由于车轮被抱死所出现的方向失控。

10 、方向盘的使用方法*少打快回法此法用于坑坑洼洼的道路,假如前面有一水沟,先用连绵制动控制车速,当前轮接近水沟边缘就要下落时,踩下离合器踏板,松开制动器踏板,把方向往左稍许打一点,利用车的惯性使左右前轮先后斜滑入沟,而后快速回正方向加油慢慢上沟.这样使两轮一前一后斜角滑沟,减轻了两轮同时跳跃造成的震动。

*慢慢打回法此法用于S形弯路,这种弯路如采取猛打快回,乘客必有动摇西摆的感觉。

因此采取慢打慢回法。

先将汽车朝路中略靠右进入S形弯路口,再渐渐靠右边,当车进入第一个S头弯当中时,方向盘慢慢左打,然后即刻往右回来少许,再慢慢向左复原行正中线,而后再靠右进入第二个S头弯,这样反复进行操作。

这种打法的特点是:转弯弧度减小,离心力所产生的惯性降低。

11 、发动引擎的基本操作程序踩下离合器,拨动变速杆,左右摇晃,以确定是空位。

踩下油门,开启马达起动。

*常见的不良习惯由于汽车的马达并非一触既发,相反需要多触才发,有些司机为了省力,在确认变速杆挂在空挡后,往往抬起困乏的左脚,使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同时发动引擎。

*为什么是不良习惯从变速箱的结构看,在空挡情况下仍有一组连接引擎动力的齿轮跟着引擎转,因此启动马达在发动引擎时,如果不踩下离合器,必须带动离合器及变速箱内的一部分齿轮组,消耗电瓶内更多的电能量。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电瓶的性能本来就变差了,在促使马达用较大的驱动力带动引擎的同时,还要克服粘稠的冷机油对齿轮的阻力,负担很重,说不定就因此就发动不起来了。

从安全性的角度看,由于汽车的变速杆是可以前后左右移动的多方向控制杆,档位的间隙很小,动作稍有疏忽就容易挂错档位。

加上有的汽车保养不良、机械老化等原因,有的甚至会出现乱档的现象。

发动引擎时,一旦发生错档和乱档,汽车就会突然冲出去,后果十分危险。

过去的汽车马力不大,启动马达力量小,难以挂档起步,汽车无法冲出去。

而现在的汽车引擎性能好,小轿车的马力比过去的大客车的马力还大,起动力量也得到有效增强,因此,汽车错挂在一档和二档,单靠马达的力量和自动风门的作用,足可以使汽车一气冲出去,造成事故和人员伤亡,有的惨不忍睹。

*郑重建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若在挂空挡的同时踩下离合器,不仅能确保安全,还能有效地减轻马达的负担,使汽车更容易起动。

所以我们郑重建议在起动引擎时踩下离合器,并养成习惯。

尤其是新车,或者是不熟悉的车,千万要踩下离合器再起动,以确保安全。

不信你可以试试,是否踩下离合器,连马达起动的声音都不一样。

踩下离合器,马达的声音显得清脆而有力。

12 、汽车起步的步骤踩下离合器--挂上1 挡-- 适当低踩油门,并保持此位置不变--慢慢地松离合器,达到"Bitingpoint" (联动点)后,保持不动。

当达到Bitingpoint 时,发动机的声音稍有变化,并会感到车身抖动和稍许移动-- 观察后视镜-- 如果需要,打左转信号(左舵车),以提醒其他司机和行人-- 松开手闸,并立即把手放到方向盘上-- 继续缓慢放松离合器。

当车开始移动后,停止松离合器,左脚保持不动。

注意右脚保持油门不动。

此时没有必要加大油门,把注意力集中在离合器的操作上。

(步骤7 和8 可以同时进行。

)一旦车开始移动,就不要继续松离合器,待车行三、四米后再缓缓地放开离合器,然后把脚放到离合器的边上,同时缓缓地加油。

注意不要把脚放到离合器上休息。

*常见错误①当车开始移动后,立刻松开离合器。

②当车达到Biti ngPoi nt 后,松开油门。

13 、正确的驾车姿势驾驶员正确的坐姿关系到安全与舒适。

由于每个人的体形、高矮、胖瘦不同,驾车的坐姿不可能强求一律,但还是要有一定的原则。

入座时,臀部顶住座位角,尽量往里坐,正确的体重分配为70 %压在坐垫上,而30 %靠在椅背上,根据各人情况对座椅前后距离和椅背角度加以调整,驾一般身体应正对转向盘, 坐稳, 两手按规定要求分别握在 转向盘的左右两侧,头部端正,两眼前视。

在行驶过程中,换档、踩加速踏板及操纵其它安全开 关时,不允许用眼睛来观察。

轿车具有转向灵活、 速度快及加速性能好等特点, 因此在驾驶时应 注意以下几点:(1)加速踏板要 "轻踩缓抬 " ,使轿车在起步、加速、减速时,保持车速的平稳过渡。

( 2 )行驶中对方向的修正要掌握 " 少打早回 "的原则,决不可随意转动转向盘。

( 3 )在高速公路行驶中,按规定的行驶车道行车,保持相应车速下的适当车距,以顺应车流的 速度行驶。

14 、预热车身行驶前让发动机空运转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后再起步, 叫做预热车身。

由于刚起步的冷引擎, 汽油的汽化性不够好, 润滑油也需依靠引擎本身的动力压送, 机油无法马上送达各部位, 如果突然快速行驶,不但马力达不到,加速没有作用,汽车的性能不能有效发挥, 而且可能损伤引擎各部机件。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 刚发动着的引擎依然很凉。

如果没有预热而立即行驶, 由于马力不够,导致熄火。

*空转预热的缺点发动机空转预热需要 10 至 20 分钟。

但发动机空转将浪费油料、污染空气的弊端,更何况发动 机空转,只能使引擎温度升高,而变速箱、差速箱内的润滑油仍然很冷, 没有达到真正预热车身 的目的。

*慢行可以省掉预热车身过程 汽车在发动着以后慢速行驶一段时间, 同样可以达到预热车身的目的, 就象人在做剧烈活动以前 作些缓慢的准备活动热身一样。

其实刚开出的汽车即使已经完成了预热车身的准备工作, 也不能 以很高很高的速度行驶,必须经过几个转弯和十字路口,最后才能到达大马路上进行高速行驶, 所以汽车完全有自然 "热身 "的时间和路程,用不着开着发动机空转一、二十分钟。

这种自然热身 可使润滑油充分达到引擎各部齿轮, 连变速箱、 差速箱内的润滑油也会在慢行中变得稀软而渗入 轴承和齿轮的各部位,完成暖机运转, 一举两得。

现在汽车引擎发动数秒后, 油底壳的润滑油就 被压送到引擎的顶端, 不到一分钟就到引擎内的各部机件, 达到润滑目的, 只是在自然热身中温度尚不够,力量稍不足。

这时在拉大一点风门,适当增大汽油的混合比浓度, 驶了。

同时要注意观察温度的变化,当温度表的指示达到常温时, 要记住推回风门, 以免因混合 气过浓,反而导致引擎运转不顺。

15 、上坡起步的基本要领其实,一旦熟悉了 MT 车上坡起步的各项操作,其中的窍门并非很难掌握。

具体的方法是,在 坡道上停车需要拉上驻车制动(手闸);要起步时,踩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箱操纵杆拨入抵挡 位置;然后慢慢地放松离合器踏板,同时驶员以感到舒适及技术视线最佳为止。

车辆就可以正常行轻轻地踩加速踏板,在离合器处于半结合状态时,缓缓放松驻车制动拉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