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

冀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

冀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炽热(zhì)禁锢深恶痛疾(wù)眼花瞭乱B.溃退(kuì)建术翘首而望(qiào)杳无消息C.锃亮(zèng)诘责正襟危坐(jīn)和颜悦色D.黝黑(yǒu)滞留锐不可当(dǎng)诚皇诚恐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人家庭的温暖。

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3 . 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寻思兵少山大,围攻固不易,挺进又失目标,惟有施以调虎离山之计,或可收效。

B.党和政府深入实际考察研究,决定免去农民的诸多苛捐杂税,从而合理地减轻农民的负担。

C.有多少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过风烛残年,而旧社会侵略者的枪炮打碎了他们的希望。

D.这件蹊跷的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你不要再故弄玄虚,快把实情告诉我吧。

4 .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排比)C.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

(拟人)D.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对偶)二、现代文阅读海绵城市,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①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②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采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

强降雨一来,修多粗的下水管道都不够用。

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又让约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

建设海绵堿市,在降雨时,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储存起来;而在干早缺水时,又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城市的内涝灾害,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区域不透水下垫面的面积扩大,许多城市在强降水的冲刷下,道路、屋顶、绿地等地方附着的污染物质,随着雨水被冲入下水道,没有通过土壤对其自动过滤。

这些尚未处理的含有污染物质的雨水大多会经过城市排水系统排入溪流、江河、海湾,导致大面积面源污染。

而海绵堿市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其绿色基础设计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自然入渗率,并通过土壤净化水质。

海绵城市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空地铺装材料,绿化屋顶,将雨水截留后“渗”下去,从源头上控制了城市雨水径流污染。

⑨海绵城市建设还有利于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其城市肌体中既有的园林、绿地、湿地及景观水体往往与水利调蓄设施结合起来共同构筑城市的防排水体系,减少给排水管道混凝土的工程量,降低城市市政建设、运营、维护费用。

此外,因为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减少城市水灾,所以能降低水灾经济损失及治理水环境污染的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⑤其实,海绵城市的理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古代就有海绵城市建设的踪影。

2500多年前伍子胥规划苏州城,就建成路与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道路景观。

1998年的特大洪灾,苏州既要排出市内的渍水,还要泄太湖的来水,整个城市虽低于洪水水面,但古城内基本未遭灾。

在国外,也有类似于海绵城市这样的雨洪系统。

如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国内主体建筑和林地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回收雨水和废水再利用等方式,这一占地225公顷的公园灌溉用水完全来自于雨水和经过处理的中水。

此外,公园还将回收的雨水和中水供给周边居民,使周边街区用水量较其他类似街区下降了40%。

⑥海绵城市,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

建设海绵城市,将推动我国城市发展走上生态化、持续化的道路。

5 . 海绵城市有哪些优势?请分点概括。

6 .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采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

(文中“大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2)海绵城市,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

(“吐纳呼吸”在文中具体指什么?)7 . 文章为什么要举苏州城和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例子?8 . 最近,杭州市将某小区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的试点。

请阅读(链接材料)并运用文中相关知识为该小区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

(链接材料)杭州市某小区建造于90年代,屋顶年久失修,且多有居民私自搭建的设施,顶楼住户房顶潮湿、甚至雨水下渗,排水条件较差;小区路面普遍采用硬质铺装,比如水泥、沥青等,路面硬化,导致小雨积水,大雨内涝,雨水和污水混杂,水体黑臭:小区内不少居民私自破坏绿化带,改造为水泥停车位,加剧小区积水问题;小区居民多用自来水洗车,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在心上的眼睛①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

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②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

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

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

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

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③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

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

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

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

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趾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④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

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

”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⑤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

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

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

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⑥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

大胖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

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

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

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

”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 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

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

”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

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

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

“那你怎么看到的?”⑦“用心。

”⑧“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⑨“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

”奶奶笑了笑说。

9 . 本文写了奶奶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10 . “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11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②“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颤抖”有何作用?12 . 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说明理由。

三、句子默写13 . 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2)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4)___________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5) ___________ ,君子好述。

(《诗经﹒关难》)(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现象的盛行,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论语》)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亭午:正午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消失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茂盛D.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肃:肃穆15 .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春冬之时”的“之”相同的一项是()A.笑而遣之B.无丝竹之乱耳C.其反激之力D.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16 . 下面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为“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稍微有点空缺的地方。

”B.“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译为“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译为“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D.“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译为“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17 . 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运笔富于变化,虽几百字的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文笔简洁洗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