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澳大利亚的城市规划体系

澳大利亚的城市规划体系

二次大战的结束 , 使澳大利亚进 入了战后大规 模 建 设 和 工 业 化 的 时 代 。1947 年 时 , 全 澳 人 口 仅 为 760 万 , 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各州的首府 城市 。工业化的发展 , 中欧和南欧移 民的大量涌入 , 使悉尼 、墨尔本等大 城市的规模急剧扩大 , 郊区城市化呈 加快的趋势 。墨尔本在 1954 年制定 的大 都 会 规 划 对 发 展 的 估 计 不 足 。 1964 年开始制定的新规划则主要体 现了应付城市空间郊区化的发展的特
1970 年后期至 1980 年代 , 西方 经济持续不景气 , 澳大利亚的经济也 处于萧条期 , 制造业的投资减少 , 同 时跨国公司更多地渗入到了澳大利亚 的经济活动中 。规划方面的反应是强 调城市的凝聚力和集约发展 , 通过采 取提高规划容积率和其他种种经济激 励措施 , 力求保住内城和 CBD 地区 。
除了规划法以外 , 各州还有大量 与规划法相关的立法 , 以维多利亚州 为例 , 如 : 建筑控制法 、考古及土著 文化保护法 、社区福利设施法 、官地 法 、土地排水法 、环境影响法 、环境 保护法 、森林法 、采掘工业法等 。
经批准生效的法定规划也具有法 律效力 。州以下地方政府一般没有立 法权 , 地方政府经许可制定地方辖区 的法定规划需经州政府批准才能成为 有效的法律文件 。
除了联邦国会立法及堪培拉市的 地方议会授权立法以外 , 经批准的法 定规划 、规划政策也是规划立法体系 的组成部分 。原国家首都发展委员会 制定的规划及规划政策也具有法律效 力 , 对它们的修改需经法定程序 。 3 规划行政体系 311 联邦政府及首都的规划行政
在联邦制的条件下 , 联邦政府一 般不干预州及州以下的城市规划行政 事务 。但联邦政府某些部门的职责与 地方规划事务有一定的关联性 , 这些 部门主要有 : 建设部 , 环境 、住房和
在此期间 , 各个州的城市发展也 不快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1922 年 维 多 利亚州通过了大都会城市规划委员会 法 (Metropolitan Town Planning Com2 mission Act , 1922 ) , 为 跨 地 方 行 政 区的城市规划提供了法律基础 , 1929 年墨尔本制定了一部大都会规划 。
“国家首都 规 划 ”由 首 都 规 划 署 按法定程序编制或修订 , 经由联邦政 府主管部长批准 , 经政府官报公布生 效 。规划生效后 , 政府须在国会两院 会议期间的 6 天内提交给两院 , 在提 交后 6 天内如果国会任何一院通过动 议不同意这个规划或规划中的部分内 容 , 则这个规划或规划中的一部分内 容即为无效 。
【文章编号】 100221329 (2000) 0620051204
澳 大 利 亚 的 城 市 规 划 体赵
系民
【摘要】在 20 世纪的发展中 , 澳大利 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城市规划体 系 。主要以澳大利亚联邦首都堪培拉 和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为例 , 从历 史回顾 、城市法规体系 、行政体系和 运作体系等方面介绍评述澳大利亚的 城市规划体系 。 【关键词】澳大利亚 ; 城市规划体系 【中图分类号】 TU 98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 , 澳大利亚 由新南威尔士 、维多利亚 、昆士兰 、 南澳 、西澳及塔斯马尼亚等 6 个州组 成 , 此外 , 北方地区和联邦首都地区 堪培拉直接归联邦政府管辖 。
早期的澳大利亚 , 作为英国的殖 民地 及 随 后 的 自 治 领 , 与 英 国 在 经 济 、文化上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20 世纪初 , 澳大利亚人奋斗的目标是走 向独立 , 并建成一个富足的国家 。
在联邦首都地区 , 规划的立法权 由联邦国会行使 。1957 年的联邦 法 案 ———国家首都发展委员会法赋予了 国家首都发展委员会 “规划 、开发 、 建设堪培拉市”的权力和责任 。
1988 年 , 根据联邦法案 , 堪培 拉成立了享有自治权的地方政府 , 堪 培拉地方议会也首次被赋予了规划的 立法权 。
至 1980 年代 , 首都堪培拉的建 设已取得了很大成效 , 城市的人口规 模也达到了 25 万 。堪培拉除了作为
51
国外规划研究
PL ANNING S TUDIES OV ERS EOS
国家首都的功能以外 , 地方利益和要
求也日益明显 , 一切事务均由联邦政
府管理已不合适宜 。1988 年国会 通
澳大利亚联邦宪法规定 , 联邦政
府主要负责外交 、国际 、外贸和移民
事务 , 州政府与州以下的地方政府负
责地方性事务 。州设有议会 , 制定各
州的法律 。直接置于联邦管辖的联邦
首都地区堪培拉 , 也设有议会 , 根据
1988 年的澳大利亚首都区 (独立政
府) 法的授权 , 堪培拉的地方议会也
可以制定法律 。
大 利
下 ; 任命专门负责重大开发的大项目

部长 ( Minister for Major Projects ) ;


政府筹资建立赌场 、州博物馆 、会展
市 规
中心等 。在强化心城区的同时 , 对
划 体
郊区的发展采取了现实的态度 , 促进

郊区的产业发展 , 完善郊区的服务设
施。
2 规划法规体系
过了 首 都 区 ( 独 立 政 府) 法 ( Aus2
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 Self —Govern2
ment) Act 1988) , 允许堪培拉成立拥
有自治权的市政府 , 首都地区的部分
城市规划权归市政府 。市议会也相应
从一个咨询机构转变为地方立法机构 。
与此同时 , 联邦国会及政府仍然保留
1 历史回顾 澳大利亚原为土著人居住地 。17
世纪初 , 西班牙 、葡萄牙和荷兰人抵 达 ; 1770 年成为英国殖民地 ; 1901
【收稿日期】200022222
年由各自独立的殖民地组成澳大利亚 联邦 , 成 为 英 国 管 辖 下 的 自 治 领 ; 1931 年成为 “英 联 邦”内 的 独 立 国 家 。澳 大 利 亚 的 领 土 面 积 达 768 万 km2 , 目前 人 口 仅 1800 余 万 , 主 要 聚居在沿海地带 。城市化水平很高 , 仅悉尼和墨尔本两个大都市就居住了 全国 1/ 3 的人口 。
了首都的主要规划权及土地管理权 。
1990 年代初 , 保守党在联邦及
州掌权后 , 在政策上进一步转向 “务
实”。维多利亚州政府总理明确提出
以经济和就业增长为最优先的目标 。
为了刺激经济发展 , 维多利亚州政府

出台了一系列的新政策 , 包括调整墨

尔本市的行政区划 , 将墨尔本市的一

些重点建设项目置于州的直接控制之
1972 年 , 惠 特 拉 姆 ( E1 G1 Whitlam) 总理领导的工党联邦政府 对经济和城市发展采取了前所未有的 公共干预政策 , 包括在联邦政府中设 立了城 市 和 区 域 发 展 部 和 土 地 委 员 会 , 实施针对大城市的财政资助 。州 一级的政府也致力于控制城市的进一 步郊区化 , 并力图防止因城市的郊区 化而削 弱 内 城 和 CBD 。在 墨 尔 本 的 规划 中 引 入 了 轴 向 发 展 ( Corridors) 和楔形 ( Wedges) 的郊区城市化发展 模式 。土地投机 、郊区化及对内城衰 退的担心等是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的主 要议题 。
同时 , 联邦国会还制定了澳大利 亚首都 地 区 ( 规 划 和 土 地 管 理) 法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 Planning and Land Management ) Act 1988 ) 。 这是目前堪培拉最重要的规划立法 , 它规定了在堪培拉成立独立的地方政 府 、原国家首都发展委员会机构撤消 后的新条件下的规划体制 , 包括联邦 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各自规划权限 、规 划机制 、规划编制 、土地管理等制度 。
社 区 发 展 部 , 交 通 部 。此 外 , 在 1972~1975 年的惠特拉姆政府中曾 设有城市和区域发展部 , 联邦政府通 过行政和财政等手段介入地方城市发 展的事务 。
在联邦直接管辖下的堪培拉市 , 在 1988 年以前 , 国家首都发展委员 会是规划行政的单一主体 , 联邦政府 设有主管首都地区事务的部长 , 部长 会同国家首都发展委员会处理城市规 划布局的调整 、土地使用管理等的具 体的 程 序 性 工 作 。1988 年 以 后 , 根 据新的立法 , 堪培拉分别成立了属于 联邦国家的首都规划署 ( The Nation2 al Capital Planning Aut hority) , 及 属 于堪培拉市的地方规划署 ( Territory Planning Aut hority) 。国 家 首 都 规 划 署负责制定 “国家首都规划”, 这个 规划中要包括整个首都地工的规划原 则 、政策及标准 , 在规划中划出具有 国家首都特征的指定区域 , 在指定区 域内制定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文件 , 对 指定区域实施建设管理 。地方规划署 负责除指定区域以外的首都地区的详 细规划编制与实施 , 地方规划不得与 国家首都规划相抵触 。
自治领时期的宪法赋予了联邦国 会建立国家首都的责任 。出于政治上 平衡的考虑 , 宪法规定首都的选址位 于新南威尔士州内 、距离州政府悉尼 不近于 100 英里 , 首都的用地面积不 少于 100 平方英里。而在首都建成前 , 国会暂驻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墨尔本 。
首都选址确定后 , 通过国际设计 竞赛选定了总体规划方案 。首都被命 名 为 堪 培 拉 ( Canberra ) 。因 受 到 1920~1930 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的影响及二次世界大战的干扰 , 首都 建设的进展很缓慢 。
城市规划 2000 年第 24 卷第 6 期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124 No16 J un. 2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