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大学土力学课件第一章

清华大学土力学课件第一章


1.2.1 土的固体颗粒-土粒成分
原生矿物
矿物质
- 石英、长石、云母等 无定形氧化物胶体
固体成分
有机质
次生矿物
可溶盐 粘土矿物
具有和原生矿物很不相同的特性 对粘土性质的影响很大 固体颗粒 - 矿物成分
1.2.1 土的固体颗粒-土粒成分
粘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盐晶体,颗粒呈片状,是由硅 片和铝片构成的晶包所组叠而成,可分成高岭石、伊利石和 蒙特石三种类型。
水蜘蛛
仰泳的 水蜘蛛
生活在水面收缩膜 顶面和地面的昆虫
表面张力
1.2.2 土中水
r2hcw=2rTcos 毛 细 管

上升高度
T
2T cos hc r
毛细升高与孔径成反比
hc
2r
粘土 粉土 砂土 砾石
1.2.2 土中水
毛细管中的 负静水压力
T
T
张力T
T
uc= -hcw hc 2r
氧离子O2硅离子Si4+ Si Si
硅片
铝片
硅-氧四面体 硅片的结构 硅片简图
1.2.1 土的固体颗粒-土粒成分
粘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盐晶体,颗粒呈片状,是由硅 片和铝片构成的晶包所组叠而成,可分成高岭石、伊利石和 蒙特石三种类型。
OH1铝离子Al3+
Al Al
硅片
铝片
铝-氢氧八面体 硅片的结构 硅片简图
缺少小颗粒,Cc 缺少大颗粒,Cc
粒径(mm)
曲线 d60
L M R
d10 d30 Cu
66
0.081 0.33 0.005 0.063 0.030
0.01 0.005
Cc
3.98 2.41 0.545
0.001
0.10 0.05
1.0 0.5
10 5.0
Cc=13, 级配连续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2.1 土的固体颗粒-土粒成分
1:1的两 层结构
Al Al Si Si
依硅片和铝片组叠 形式的不同,可分 成如下三种类型:
高岭 石微粒
Al Al Si Si Al Al Si Si
• 晶层间通过氢键联结,联结力强,晶 格不能自由活动,水难以进入晶格间 高岭石 蒙特石 伊利石
• 能组叠很多晶层,多达百个以上,成 为一个颗粒。颗粒长宽约0.3-3,厚 约0.03-1。

uc
水压
2πrTcosα+ucπr2 = 0

则毛细压力:
+
uc hc
1.2.2 土中水
在非饱和土中,孔隙中含
r 弯液面
有水和气,此时水多集中 于颗粒间的缝隙处,称毛 细角边水。
由于毛细张力的作用,会
形成如图所示的弯液面, 使毛细角边水产生负压力, 颗粒则受正压力。
空气

固体颗粒
粘土的电泳和电渗现象
(列依斯, 1809)
粘土粒 + 玻璃筒
水位 升高
粘土膏
粘土矿物的带电性质
研究表明,片状粘土颗粒表 面常带有电荷,净电荷通常 为负电荷
粘土颗粒
玻璃皿
水分子 阳离子
粘土矿物的带电特性
1.2.1 土的固体颗粒-土粒形状、比表面积
原生矿物:一般颗粒较粗,呈粒状。 有圆状、浑圆状、棱角状等。 次生矿物:颗粒较细,多呈针状、片 状、扁平状。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土颗粒所拥有的 总表面积。对于粘性土,其大小直接 反映土颗粒与四周介质,特别是水,相 互作用的强烈程度,是代表粘性土特 征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高岭石的比表面积为:10-20m2/g,伊 利石:80-l00m2/g,蒙特石:800m2/g
1.2.1 土的固体颗粒-颗粒级配
100
小于某粒径的土含 小于某粒径的图含量/% 量/%
80
60
40
20
0 100
10
1
0.1
0.01
粒径/mm 粒径 /mm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200g
0.01 0.005
粒径(mm)
水分法
0.001
10 5.0 2.0 1.0 0.5 0.25 0.1
Si Si
Si Si
Al Al
Al Al
• 是云母在碱性介质中风化的产物。 高岭石 蒙特石 伊利石 • 与蒙特石相似,由两层硅片夹一层 铝片所形成的三层结构,但晶层之 间有钾离子连结。 • 主要特征:连结强度弱于高岭石而 高于蒙特石,其特征也介于两者之 间。
1.2.1 土的固体颗粒-土粒成分
引力
自由水
d
土中水 – 结合水
1.2.2 土中水
自由水:不受颗粒电场引 力作用的孔隙水
- 毛细水:由于土体孔隙的毛细 作用升至自由水面以上的水。 毛细水承受表面张力和重力的 作用 - 重力水:自由水面以下的孔隙 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可在土 中自由流动
重力水 毛细水
hc
土中水 – 自由水
1.2.2 土中水
土的粒径级 配累积曲线
d60
d30
d10
1.2.1 土的固体颗粒-颗粒级配
粒径级配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及指标的用途: 1)粒组含量用于土的分类定名;
2)不均匀系数Cu用于判定土的不均匀程度:
Cu ≥ 5, 不均匀土; Cu < 5, 均匀土 3)曲率系数Cc用于判定土的连续程度: C c = 1 ~ 3, 级配连续土; Cc > 3 或 Cc < 1,级配不连续土 4)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用于判定土的级配优劣: 如果 Cu ≥ 5且 C c = 1 ~ 3 , 级配 良好的土; 如果 Cu < 5 或 Cc > 3 或 Cc < 1, 级配 不良的土
粗颗粒的形状
粘土颗粒的形状
1.2.2 土中水
结晶水:土粒矿物 内部的水。
结晶水
强结合水
土中水
结合水:受电分子吸 引力作用吸附于土粒 表面的土中水。
结合水 弱结合水 重力水 自由水 气态水 固态水
自由水:存在于土粒 毛细水 表面电场影响范围以 外的土中水。
1.2.2 土中水
结合水:受颗粒表面电场作用力
• 主要特征:颗粒较粗,不容易吸水膨 胀和失水收缩,亲水能力差。
1.2.1 土的固体颗粒-土粒成分
依硅片和铝片组叠 形式的不同,可分 成如下三种类型:
2:1的三 层结构
Si Si Si Si
Al Al
数层 水分子
Si Si
Si Si
Al Al
高岭石 蒙特石 伊利石
• 晶层间是O2-对O2-的连结,联结力很 弱,水很容易进入晶层之间。
不均匀系数可以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Cu越大表示土 粒大小分布范围广。
不均匀系数Cu用于判 定土的不均匀程度: Cu ≥ 5, 不均匀土; Cu < 5, 均匀土
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
连续程度: 用曲率系数 Cc = d302 / (d60 ×d10 ) 度量, Cc=1~3为连续级配, >3或<1为不连续级配
1.2 土的三相组成
土体
固相 + 液相 + 气相
构成土骨架,起决定作用
重要影响
次要作用
三相比例的变化性
1.2 土的三相组成及结构
1.2.1 固体颗粒
粒径级配
矿物成分
颗粒形状、 大小
物理状态 力学特性
1.2.1 土的固体颗粒-粒径级配
粒径:颗粒的大小通常以直径表示。称为粒径
(mm)或粒度。
1.2.1 土的固体颗粒形状、大小
第一章 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1.1 土的生成与特性
§1.2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 §1.3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1.4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1.5 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1.6 地基土的压实性
1.1 土的生成
岩石 地球
风化、剥蚀
颗粒堆积物 地球
搬运、沉积
• 风化作用: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 搬运与沉积:(分选作用、浑圆度) • 残积土,运积土 • 运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泊沼泽沉积土 海相沉积物;冰蹟土;风积土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5.0
d60 d50 d30
粒径(mm) 0.10 0.05 1.0 0.5
0.01 0.005
土的粒径级配曲线
0.001
d10
10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
80
60
40
20
0
10
1
0.1
粒径/mm
0.01

土的重度: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的重量,单位为 KN/m3,即: =g g为重力加速度
1.3.1 土的三相组成的比例关系
1.3.1 土的三相组成的比例关系
2、基本试验指标
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粒密度与4℃时纯水的密度之 比,一般用ds或Gs表示,无量纲。即:
ms 1 s Gs vs w4C w4C
吸引而包围在颗粒四周,不传递静水 压力,不能任意流动的水
粘土 颗粒
阳离子
水分子
- 强结合水:
• 排列致密,密度>1g/cm3 • 冰点处于零下几十度 • 完全不能移动,具有固体的特性 • 温度略高于100°C时可蒸发
强结合水
弱结合水
- 弱结合水:
• 受电场引力作用,为粘滞水膜 • 外力作用下可以移动 • 不因重力而流动,有粘滞性
巨粒(>2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