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古诗三首
第21课 古诗三首
朝阳小学 欧阳杏子
新课导入
古代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颗璀璨的 明珠。可以说,每首古诗都是一幅绚丽的画, 一首动听的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三 首古诗,来体会它们的无穷魅力吧!
词语积累
多音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出塞
走进作者
王昌龄(?~约756),唐 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少伯,京 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自幼 家境比较贫寒,开元进士,授校 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 晚年贬龙标尉。
深入理解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两句写出了边塞征战的艰辛,反映了 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写希望良将把守边关,表达了使 人希望朝廷任用贤才,早日平息边塞战争, 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强烈 愿望。
中心思想
《出塞》表达了诗人盼望恢复边疆安 宁,不让外敌入侵的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还:回家。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使:要是。 飞将:汉代著名将领李广。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教:不让。 胡马:外族入侵的骑兵。
课文翻译
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 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 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 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要是有李广这样 的大将军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 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文学成就: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
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他和李白的七言绝句是这一 诗体裁的最高水平。
主要作品:《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等。
课文精讲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秦朝。 关:关塞,在边境险要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