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套哲学与人生试卷

第一套哲学与人生试卷

2014-2015学年上期期末考试试卷
13级德育
(适用美工,电商,对口升学)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我国,红色因喜庆而被人喜爱。

有人传言称2013年本命年禁红色,红腰带、红绳等一概不能用,认为红色属火,穿红色会破坏五行平衡。

从哲学角度看,这种传言属于()
○1唯物主义观点○2唯心主义观点○3从实际出发○4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A. ○1○2
B. ○3○4
C. ○1○3
D. ○2○4
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
A.主观条件
B.客观基础
C.发展道路
D.现实依据
3.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4.“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人有能动作用
B.人得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C.做事情要发挥自觉能动性
D.人的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
5.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周易》提出:“裁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是()
A.发挥自觉能动性能改变规律
B.人的自觉能动性决定自然变化
C.改变自然要保持自然原貌
D.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改变社会
6、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

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性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联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关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7、专家指出,人们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人们的通信工具从跑马送信、电报电话到手机网络;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但功能却越来越多。

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9、“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的这段话说明()
A.顺境对于人的成长是不利的
B.逆境不利于人的成长发展
C.逆境也有积极的一面,逆境能使人变得坚强
D.遭遇逆境的人肯定能有所成就
10、文化百花园色彩斑斓,热烈有热烈的灿烂,浪漫有浪漫的绚丽,含蓄有含蓄的温婉,圆融有圆融的柔美。

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多样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具有同一性
11、与“时间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蕴含的哲理不同的说法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C.时势造英雄,家贫出孝子
D.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12.“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
是()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重要
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13.下列成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14.“知人知面不知心”“刀子嘴豆腐心”“笑里藏刀”,这表明要了解一个人,必须()
A.透过假象抓住对真象的认识
B.透过现象抓住对实物本质的认识
C.透过本质抓住对实物假象的认识
D.假象不反映食物的本质
15.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实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
A.比较分析法
B.类比法
C.分析综合法
D.矛盾分析法
16.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穿心一时,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只要敢于藐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17.下列关于人生目标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只要符合个人实际就行
B.人生目标在社发展中不断矫正
C.人生目标的确立关系到人生奋斗的方向
D.正确确立人生目标要靠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提高
18.判断人生目标正确与错误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
A.个人实际情况
B.家人的意愿和要求
C.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D.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
19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20.以下那些成语可以体i现与本质关系的有()
①绵里藏针②似是而非③皮笑肉不笑④声东击西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二、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据传,清朝有位做官的人叫张英,他的家在安徽桐城故乡修建宅府时,与邻居叶家为建屋争地发生矛盾、互不相让。

家人便写信给他,以求借他的权势争得地盘。

他接到家信后,立即写下一首是寄回家去。

诗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收到诗后,立即主动让出三尺土地。

邻居一看,顿觉惭愧,马上也让地三尺。

这样两家之间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胡同,人称六尺巷。

假若当年两家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很有可能酿成悲剧,就不会留下这段“六尺巷”的佳话。

结合“六尺巷”的佳话,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我们在学校班级活动中应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2、“十二五”期间,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社会矛盾明显增多。

从哲学上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三、参与践行题(每小问10分,共30分)
一,情境创设
小敏学的是服装专业,她的理想是开设自己的服装公司。

毕业后,小敏开了一家服装加工厂,但是效益不佳,濒临绝境。

为了弄清原因,她印发了上千份市场调查问卷,走访了省内外10多个大型服装市场,进行了几个月的市场调研。

为了掌握业内最先进的技术,她到深圳一家大型服装厂打了一年工;为了掌握时装流行规律,她又到某市一家服装市场站了一年柜台;她还去上海、广州、北京了解服装市场的情况。

3年后,她的服装加工厂重整旗鼓。

她聘请了6名专业的服装设计师;在全国10几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市场调研员,随时掌握市场动态;
聘请了分布在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20多人免费试穿服装,及时反馈意见;引入国际质量标准,严把质量关……对于小敏来说,成功自然就是水道渠成的事情了。

问题思考
(1)为做好服装加工厂,小敏不断进行市场调查的行为如何体现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从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的角度,谈谈小敏成功的事迹对我们中职学生追寻人生成功有什么启示?
(3)结合小敏的事迹,谈谈人生贵在立即行动的道理。

附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C
4 B
5 D
6 A
7 D
8 D
9 C 10 C
11 D 12 B 13 D 14 B 15D
16 C 17 A 18 C 19 B 20 D
二,材料分析题
答:(1)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与人之间也是普遍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构成人际关系网。

(2)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主动交往、关心帮助他人。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同时当我们得到他人的帮助时,也要学会感恩,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2.答:(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新特征,在发展进程中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是必然的,我们首先要承认矛盾,正视矛盾。

(2)我们要善于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从而促进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三.参与践行
1.答案: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市场是在不断
变化的,进行市场调查就在于获取市场情况。

2.答案: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生行动,人在行动中塑造
自己,在行动中获得发展。

不断在行动中获取市场情况,面向市
场,赢得市场;人生贵在行动,敢于行动,不怕失败,善于行动,
遵循市场规律,掌握行动方法,终获成功。

3. 答案:人生是短暂的,实现人生理想,就必须立即行动;要
敢于行动,不怕失败;要善于行动,发现事物运动的规律,掌握
行动方法,获得成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