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环境优越,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不满俄国的现状,却又无能为力,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小人物: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一般为小职员,通过对他们悲惨命运的描写来批判当时的沙皇专制下的黑暗社会现实。

代表作是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果戈理的《彼得堡故事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

与“多余人”,“新人”形象并列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三大人物形象。

自然主义文学: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样式。

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其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原则。

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在文学艺术上,自然主义崇尚资料考证,片面强调细节的重要和表面现象的精确描写,忽视典型概括,主张作家应该中立、客观、不对事务做出政治的、道德的、美学的评价,自然主义文学家相信生物学的决定论,认为人物的生物本能决定支配人的社会行动。

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唯美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文学流派,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他们以反理性的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反对“附庸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认为艺术不是功利性的,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

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作了一些从特殊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唯美主意作品讲究词藻、韵律、重视景物的描绘形式较为精致。

代表作家戈蒂耶,王尔德。

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威塞克斯小说: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

他的全部重要小说归于最后一类。

这类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故称其小说为“威塞克斯小说”. 小说的主题反映了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等问题的描写,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

所以又被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

代表作:《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创作的90多部长、中、短篇小说的总集。

它采用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把众多人物和篇章连成一个整体。

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风俗研究是基础部分,又分为六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

《人间喜剧》真实地再现了贵族阶级日趋灭亡和资产阶级日益上升的历史发展趋势,无情的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百科全书”。

福楼拜创作的艺术特色:1、福楼拜创作的艺术特点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他不讲究故事的戏剧性,而是从日常平凡的生活场景中去控制人生的真谛和时代的精神。

他主张艺术应该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黑暗。

2、他创作的小说的整体结构不是以故事情节为发展,而是从人物在不同时期,环境中的心态和行动来安排。

3、注重将现实世界景物的变化和人物特定时刻的心境融为一体4、他主张“小说应当科学化”,小说写作应当实事求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对事物的悉心观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特点,然后将其如实描绘出来。

如为了写《萨朗波》,他曾去北非实地考察并查阅大量书籍。

5、他倡导“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

认为作家不应该对人和事不直接发表意见,而是从作品的总体倾向上表现出来。

6、福楼拜认为小说首先应该是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特别重视小说的审美作用,重视小说的形式美,追求作品内容和形式美的完美结合。

7、追求语言上的准确。

反对陈词滥调,反对人为语言。

《红与黑》的艺术成就司汤达的《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来反映时代特征。

小说描写了3个典型环境(维立叶尔、贝尚松神学院、巴黎),又写了于连个人奋斗的悲剧过程,揭露了复辟时期大革命的深刻影响,资产阶级的压迫、平民的反抗、贵族和社会的腐败统治等时代特征;又说明了个人奋斗在专制特权社会中失败的客观真理2 特别善于把握和分析人物心理。

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是他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一个重要手段。

于连收到玛特儿小姐约他半夜来的信时的心理活动。

他即高兴又怀疑,即犹豫又自责心理活动互相冲突,揭示了他内心的冲突和感情的瞬间变化,突出了他的性格。

(“要准备战斗”)3 情节生动紧凑、结构严谨。

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为“经”,以他和德瑞娜市长夫人、玛特儿小姐恋爱生活为“纬”。

经纬交织、条理明晰。

三个典型环境的转换衔接自然顺畅,出场的人物都与主人公有关。

人物、情节和环境都显得严整清晰,井井有条,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4、司汤达善于运用戏剧性冲突场面来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于连到哇列诺家赴宴的一场,写的十分富有戏剧性。

哇列诺及其周围人的鄙俗与无知,玉莲的思想反应和心理活动,都得到生动的刻画和充分的展示。

5、写实性和传奇性结合。

将当时法国社会中的复辟反复辟的现实与小说的虚构夸张相结合。

6、语言清丽朴素,简洁明快。

《罪与罚》的艺术特色: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现实主义作品:1情节结构完整、充满戏剧性。

如小说写拉斯科尼科夫的整个犯罪经过:由酝酿到实施;从犯罪后的精神混乱到自首;最后归依上帝,情节有头有尾。

围绕拉斯科尼科夫的犯罪,设了许多悬念,小说始终处在紧张的态势之中,扣人心弦。

2深刻的心理描写,作品被誉为“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

运用多种心理表现手法:如内心独白、梦境、幻想、直觉等表现人物犯罪前后近于疯狂的复杂心理活动,写出了他的紧张、痛苦、孤独、疲惫。

3“复调小说”的结构特征。

与巴赫金提出的“单调性”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结构,主人公的意识不为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有平等地位。

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像乐典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互不干扰的存在着,作家始终未提供给读者一种肯定的结论。

4、“对话”和“争论”是这篇小说所处的一种状态。

《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

1、首先,《人间喜剧》深刻描写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史。

《农民》反映了农村资本主义战胜贵族地主取得统治地位的过程,名门贵妇鲍赛昂夫人的盛衰史也是与贵族阶级的盛衰史紧密相连的,她在《高老头》的情场失意被资产阶级的小姐所击败而被迫离开巴黎,是贵族厄运的写照。

2、其次,描写了资产阶级爆发户的发迹史。

塑造了不同时期的资产者形象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兴衰。

从高利贷者高布赛克到投机商葛朗台,从贵族的管家高贝丹到银行家纽沁根,一个个都是贪婪无耻的恶棍。

巴尔扎克通过一系列本质相同而形象各异的资产阶级人物,真实地再现出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发展史。

这些人物所拥有的每个金币都充满了血腥气息,都是由罪恶凝成的。

3、再次,详尽的剖析了人性的畸变。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对社会各方面的腐蚀和主宰,拜金主义对人们内心世界造成的巨大影响,以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例如《欧仁妮·葛朗台》。

作品还深刻地揭示了金钱对文学、艺术、新闻以及精神生活的腐蚀。

4、最后,以赞赏的态度描写了共和党人的形象,(例如《幻灭》和《农民》)。

但对人民的态度是矛盾的。

一方面巴尔扎克不承认劳动人民有参政的能力,不赞成工人的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描写了人民中蕴藏着美好的品质,同情工人的贫困生活。

这种矛盾态度在多篇作品中都有流露。

果戈理《钦差大臣》的艺术成就1) 集结俄国当时社会中的各种丑恶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辛辣的讽刺,嘲讽整个沙俄官僚集团。

2) 结构完整而朴素,市长的一句话展开戏剧情节,宪兵的一声喊宣告剧情的结束。

3) 别具匠心的哑场收尾,充分发挥了戏剧作为一种舞台造型艺术的作用,具有雕塑美,增强了戏剧的嘲讽效果4)双重的戏剧冲突。

喜剧一方面写了市长为首的官僚集团和钦差大臣的矛盾,另一方面还写了小市民和官僚的冲突。

前者贯穿于全剧,后者则通过所有上场的人的语言来表现。

这样的手法,使得情节引人入胜。

5) 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致力于典型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摒弃了外在的浅薄的滑稽,剧中人物不是某种概念的化身,而是特定的、活生生的性格。

而这些也是靠人物自我揭露来完成的。

包法利夫人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的贡献:1、法国乃至欧洲文学史第一部没有正面主人公的小说。

小说中出现的所有的人都是存在着虚伪与肮脏。

2、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胆接触到了女性性心理描写的小说。

从爱玛对包法利医生、莱昂、罗道尔夫、公证人居由曼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性心理。

福楼拜通过描绘爱玛的内心活动,充分展示了爱玛心理变化的全过程,揭示了女性最隐秘的内心世界。

爱玛对自由情欲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千百年来男权社会伦理道德的蔑视与挑战,它超越时代道德,体现了向性爱本质复归的趋向。

不仅如此,我们还能看出女性对于两性的平等、和谐的渴望。

3、明确提出“创作客观化”原则, 他倡导“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

主张作家退出作品。

认为作家不应该对人和事不直接发表意见,而是从作品的总体倾向上表现出来。

为法国自然主义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双城记》的艺术特色:《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1、《双城记》有其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

2、小说结构复杂严谨,有三条独立而又相互交织的线索组成,分别是梅尼特医生的故事;贵族后代代尔那的故事;革命者得伐石太太的故事。

这三条线索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交织在一起。

作者采取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手法,使小说结构完整,情节曲折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

体现了结构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的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