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国家机构有哪些 教案及知识点

5国家机构有哪些 教案及知识点

5国家机构有哪些教材分析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国家第13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条“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第3条“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

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和第6条“初步了解司法制度,了解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与作用”。

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身边的国家机构”,让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组织形态,对此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能够对常见单位是否属于我国的国家机关进行判断。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国家机关的职权”,使学生了解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能,知道经常打交道的国家机关的日常行为属于行使何种职权。

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国家机关的产生”,让学生知道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一板块,使学生们对国家机构有宏观了解,并且认识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第二板块,使学生将各国家机关与其职权一一对应;第三板块进一步使学生了解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三节的内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对身边常见的单位是否属于国家机构有比较基础的认识,但是对学校、医院、银行等部分具有维护公共利益性质的单位的判断尚存在模糊的地方。

本课设定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展示身边常见的国家机构,使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确定标准为“以宪法为依据、具有宪法规定的职权”。

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国家机构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划分机制,并理解国家机构对公民日常生活有重要保障作用。

六年级学生对国家机关的日常工作有初步了解,但是没有形成较为严谨的认识。

本课设定的第二个教学目标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构建较为清晰的国家机关组织结构,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了解各个国家机关的主要职权;此外,引导学生对主要的国家机关日常工作中体现出的职权进行了解。

国家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活动,它的产生过程、机构组成属于较为抽象的内容,对六年级学生具有挑战性,因此编排为本课的最后一部分。

本课设定的第三个教学目标是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主要工作人员的任职情况。

与此同时,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含义有所了解,并知道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

第一课时课时分析本课时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并初步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帮助学生对我国主要国家机构有初步认识。

本课时通过“活动园”(黄海洋同学的一个星期六)情景再现,了解国家机构,通过“知识窗”认识国家机构,再通过“活动园”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国家机构进行交流,进一步巩固对国家机构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1、从生活出发,初识国家机构。

通过学习能说出国家运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家机构;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以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掌握所学知识。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来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辨别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于国家机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案例分析,导入新课1.说说我们学校有哪些职能部门,都担负着哪些职责。

学生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再回答。

对于学生交流的学校部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部门在学校中所担负的职责是什么。

负责学校事务领导及协调的部门(校长室)负责教学的部门(教导处)负责德育的部门(德育处)负责学校后勤管理的部门(后勤处或总务处)2.活动园:看看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明确国家机构及其各自职权范围。

②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国家机构的职权。

4.“疑难问题”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展示。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我国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权是什么?(2)生活中经常与国家机关打交道的经历。

(3)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否离得开国家机关?二、身边的国家机构1.案例导入有一位同学,叫黄海洋,他在星期六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办事,过了一个非常充实的一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模拟场景,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勾连到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

初步的认识,让学生自己先判断哪些属于国家机构,在辨析中,不断明确认识,理清思路。

2.出示第42页的活动园。

交流:看看身边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

过渡:各国家机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走近身边的国家机构,来进一步了解这些机构。

(课件出示了解国家机构。

)3.出示第43页活动园。

进一步了解所在地区的国家机构。

总结:总体了解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基本构架。

4.同学们,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经验,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多次修正,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老师手里的这一本《宪法》就是最新版。

《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介绍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有如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5国家机构有哪些第二课时课时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中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内容为了解国家机关的职权。

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的总称,从行使职权的性质上看,可以把它们分为国家权力统一原则下的权力、行政和司法等机关;从行使职权的地域范围上看,可以把它们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本课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机关的职权,知道生活中常见到或接触到的国家机关主要行使哪些权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帮助,这是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初步了解不同机构的职权。

初步了解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其职能。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以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掌握所学知识。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来面对生活。

学生初步形成法治意识,养成基本公民观。

教学重点知道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不同。

教学难点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我国的国家机构,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括哪些?2.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那么,它们的职权也不同。

它们就像我们身体的器官,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二、国家机关的职权1.了解了国家机构,那你知道自己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吗?课件出示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了解不同类型的国家机关及其职责。

师: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那么,它们的职权也不同。

它们就像我们身体的器官,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2.做一做44页活动园,根据职权内容的不同,我国的国家机关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请同学来给我们读一读左边的国家机关名称。

学生分小组完成,可以各自分工进行,每人负责完成几条,各自完成后,再进行统一核对。

各小组学习讨论时,进行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

3.这些国家机关都有哪些法定职权?书中给出了我们这些机关的法定职权,但顺序都打乱了,需要我们重新连线。

上节课,老师已布置大家阅读最新修正版宪法第三章,了解国家机构及其职权,相信同学们一定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现在就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完成连线题,同时要找出宪法中的相关依据作为你答题的依据。

三、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宪法第三章第一节,就向我们介绍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机构,看来,它很重要,通过昨天阅读宪法第三章,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教师出示,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了解它的四项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

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4.课件出示,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及所属工作部门。

5.课件出示,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以及我国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6.通过活动园,了解法院可以审理哪些类型的案件?总结:通过学习,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机构有哪些,并且知道正是它们保障了我们的国家生活正常运转。

并且知道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所以我们每个人不仅要有权利意识,还要有履行义务的意识,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5、国家机构有哪些第三课时课时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中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的第三课时,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产生,在前两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体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本课时学习的内容,是为后面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和认识权力的行使是需要受到制约与监督,打下基础,并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法治意识。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过程;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产生;知道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以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掌握所学知识。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来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内容。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国家机关,那这些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呢?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国家机关”的产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