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造金刚石

人造金刚石

人造金刚石编辑词条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人造金刚石是加工成珠宝的主要原料,硬度高、耐磨性好,广泛用于切削、磨削、钻探。

由于人造金刚石导热率高、电绝缘性好,可作为半导体装置的散热板;有优良的透光性和耐腐蚀性,在电子工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快速导航目录∙1钻石介绍∙2发展历史∙3主要应用∙4制造方法∙直接法∙熔媒法∙外延法∙形成机制∙相关热力学∙5媛石研究∙6其它相关∙微波法∙发明背景1钻石介绍编辑钻石,是珠宝中的贵族,它通明剔透,散发着清冷高贵的光辉,颇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钻石亦被称为金刚石,因为它是自然界最坚硬无比的物质,摩氏硬度10,显微硬度10000kg/mm2,显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刚玉高150倍。

它的形成和发现极为不易,它是碳在地球深部高温高压的特殊条件下历经亿万年的“苦修”转化而成的,由于地壳的运动,它们从地球的深处来到地表,蕴藏在金伯利岩中,从而被人类发现和开采。

虽然人类可以生产出人造金刚石,但质量大小还远远不及天然金刚石。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它是一种由纯碳组成的矿物,也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

自18世纪证实了金刚石是由纯碳组成的以后,人们就开始了对人造金刚石的研究,只是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高压研究和高压实验技术的进展,才获得真正的成功和迅速的发展,人造金刚石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工艺行业。

2发展历史编辑18世纪末,人们发现身价高贵的金刚石竟然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从此,制备人造金刚石就成为了许多科学家的光荣与梦想。

一个世纪以后,石墨——碳的另一种单质形式被发现了,人们便尝试模拟自然过程,让石墨在超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转变成金刚石。

为了缩短反应时间,需要2000℃高温和5.5万个大气压的特殊条件。

195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专门制造了高温高压静电设备,得到世界上第一批工业用人造金刚石小晶体,从而开创了工业规模生产人造金刚石磨料的先河,他们的年产量在20吨左右;不久,杜邦公司发明了爆炸法,利用瞬时爆炸产生的高压和急剧升温,也获得了几毫米大小的人造金刚石。

金刚石薄膜的性能稍逊于金刚石颗粒,在密度和硬度上都要低一些。

即便如此,它的耐磨性也是数一数二,仅5微米厚的薄膜,寿命也比硬质合金钢长10倍以上。

我们知道,唱片的唱针在微小的接触面上要经受极大的压力,同时要求极长的耐磨寿命,只要在针尖上沉积上一层金刚石薄膜,它就可以轻松上阵了。

如果在塑料、玻璃的外面用金刚石薄膜做耐磨涂层,可以大大扩展其用途,开发性能优越又经济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薄膜的出现使金石的应用突破了只能作为切削工具的樊篱,使其优异的热、电、声、光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金刚石薄膜已应用在半导体电子装置、光学声学装置、压力加工和切削加工工具等方面,其发展速度惊人,在高科技领域更加诱人。

用人工方法使非金刚石结构的碳转变为金刚石结构的碳,并且通过成核和生长形成单晶和多晶金刚石,或把细粒金刚石在高压高温下烧结成多晶金刚石。

这是高压研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的一个重要实例。

从热力学观点出发,决定石墨等非金刚石结构的碳质原料能否转变成金刚石的相变条件是后者的自由能必须小于前者。

这种相变过程是在高压、高温或者还有其他组分参与的条件下进行的。

一定的压力、温度和组元浓度等可以使系统的内能发生变化,从而使价电子可处能级的统计权重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就可能出现电子转移和组成新的键合状态的电子结构,即发生了相变。

如果系统中能量变化有利于在固体中发生这种电子结构的变化,则高压高温相变发生在固态,否则就可能发生在熔态或汽态。

在熔体中发生这种变化的条件是,键合特征的价电子分布的统计权重相应降低,远程有序的作用趋于消失,原子配位数发生变化;而电子处于激发态的统计权重趋于增大,近程有序作用相应增强。

气体中发生这种变化的条件是,单质原子间或化合物的键合分子间的电子能级趋于消失,所有的电子转移到单原子或分子能级上去,这样,电子处于激发态的统计权重更为增大。

因此,人造金刚石可以在固态,也可在熔态和汽态条件下进行,这取决于压力、温度和组元浓度等因素引起系统内能的变化情况。

从动力学观点出发,还要求石墨等碳质原料转变成金刚石时具有适当的转变速率。

在金刚石成核率和生长速率同时处于极大值时的相变速率最大。

自18世纪证实了金刚石是由纯碳组成的以后,就开始了对人造金刚石的研究,只是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高压研究和高压实验技术的进展,才获得真正的成功和迅速的发展。

人造金刚石的具体方法多达十几种。

按所用技术的特点可归纳为静压、动压和低压等三种方法。

按金刚石的形成特点可归纳为直接、熔媒和外延等三类方法。

图表示碳的压力-温度(□-□)相图和三种方法人造金刚石的实验区。

1区为直接法人造金刚石的实验区,2区为熔媒法人造金刚石的实验区,3区为外延法人造金刚石的实验区。

3主要应用编辑人造金刚石不仅可以加工成价值连城的珠宝,在工业中也大有可为。

它硬度高、耐磨性好,可广泛用于切削、磨削、钻探;由于导热率高、电绝缘性好,可作为半导体装置的散热板;它有优良的透光性和耐腐蚀性,在电子工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1、制造树脂结合剂磨具或研磨用等;2、制造金属结合剂磨具、陶瓷结合剂磨具或研磨用等;3、制造一般地层地质钻探钻头、半导体及非金属材料切割加工工具等;4、制造硬地层地质钻头、修正工具及非金属硬脆性材料加工工具等;5、树脂、陶瓷结合剂磨具或研磨等;6、金属结合剂磨具、电镀制品。

钻探工具或研磨等;7、锯切、钻探及修正工具等。

4制造方法编辑直接法人造金刚石或利用瞬时静态超高压高温技术,或动态超高压高温技术,或两者的混合技术,使石墨等碳质原料从固态或熔融态直接转变成金刚石,这种方法得到的金刚石是微米尺寸的多晶粉末。

熔媒法人造金刚石用静态超高压(50~100kb,即5~10GPa) 和高温(1100~3000°C)技术通过石墨等碳质原料和某些金属(合金)反应生成金刚石,其典型晶态为立方体(六面体)、八面体和六-八面体以及它们的过渡形态。

在工业上显出重要应用价值的主要是静压熔媒法。

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磨料级人造金刚石的产量已超过天然金刚石,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增大粗粒比,提高转化率和改善晶体质量。

目前正在实验室中用静压熔媒法研究优质大颗粒单晶金刚石的形成。

加晶种外延生长法曾得到重1克拉左右的大单晶;用一般试验技术略加改进后,曾得到2~4毫米左右的晶体。

采用这种方法还生长和烧结出大颗粒多晶金刚石,后者在工业上已获得一定的应用,其关键问题在于进一步提高这种多晶金刚石的抗压强度、抗冲击强度、耐磨性和耐热性等综合性能。

外延法人造金刚石是利用热解和电解某些含碳物质时析出的碳源在金刚石晶种或某些起基底作用的物质上进行外延生长而成的。

武兹反应法让四氯化碳和钠在700℃反应,生成金刚石。

但是同时会生成大量的石墨。

形成机制主要有下述几种学说:溶剂学说认为所用金属(合金)起着碳的溶剂作用;催化学说则认为是一种催化剂;固相转变学说则强调石墨晶体无需断键解体,经过简单形变就形成金刚石晶体。

但这三种典型学说所提出模型往往同一些主要实验现象和规律相矛盾。

因此,出现了溶剂-催化剂、催化剂-溶剂、熔(溶)剂-触媒(简称为熔媒)等学说进一步探讨所用金属(合金)的作用。

总的说来,人造金刚石的形成机制尚是一个仍在探讨中的复杂问题。

相关热力学在三校合编的《无机化学》(第四版)第236页第9行左数第16个字开始,明确提到:据查,在高压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放热的!温度低反而有利于转化。

5媛石研究编辑2010年12月,日本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最坚硬的金刚石,其直径超过1厘米,与其合作的公司称力争最快投产。

这种圆柱形的金刚石是日本爱媛大学研究人员与住友电器工业公司合作的成果,被命名为“媛石”,取自“爱媛”。

研究人员入船哲男介绍说,媛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坚硬的人工金刚石,比普通金刚石坚硬很多,因此可以应用于诸多工业活动当中。

“媛石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在地球深处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碳元素单质晶体;同时,作为一种工业用品,它的寿命也比普通金刚石长好几倍。

”6其它相关编辑微波法叶腊石模具的干燥采用微波辊道窑与专用微波加热工艺,对叶蜡石模具进行干燥、焙烧。

与常规电加热方式相比,可显著提升模具的一致性及其整体品质,生产效率提高数倍,节电30%以上。

河南某著名人造金刚石生产商应用对比表间歇式真空电阻炉连续式微波辊道窑备注模具品质较好非常好一致性明显改善工艺周期8-9小时1小时提高生产效率8倍电耗(度/公斤)0.57 0.39 节电31%石墨加触媒颗粒料的焙烧还原采用微波推板窑与微波低氢(氮氢混合气)还原工艺,对石墨加触媒颗粒料进行焙烧还原。

与常规电加热高纯氢气还原工艺相比,可大幅降低还原气体的费用,同时消除爆炸隐患,确保安全生产;产品一致性好,品质稳定,还原后的氧含量可控制在60ppm以下;实现连续化生产,工艺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成倍提高,显著节电。

河南某著名人造金刚石生产商应用对比表间歇式氢气电阻炉连续式微波辊道窑备注产品品质较好非常好降低还原温度,一致性好,氧含量<60ppm还原气体高纯氢气氨85%氢15%混合气工艺周期17小时7小时提高生产效率1.5倍电耗(度/公斤)3.65 2.3 节电37%人造金刚石的氧化焙烧采用微波辊道窑与专用微波氧化工艺,对人造金刚石中的残余石墨进行氧化焙烧。

与常规酸洗工艺相比,可提升金刚石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改善生产环境,无污染排放。

河南某著名人造金刚石生产商应用对比表酸洗工艺微波工艺备注金刚石品质好更好氧化充分,产品一致性好生产方式间歇式连续式生产效率提高3倍环境污染较严重无无须承担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成本人造金刚石成品的干燥采用微波带式干燥窑或干燥房进行人造金刚石的干燥。

与常规电热或燃气干燥方式相比,干燥快速、均匀,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显著节能。

河南某著名人造金刚石生产商应用对比表电热干燥箱微波带式干燥窑备注金刚石品质较好好干燥均匀干燥周期 1.5小时20分钟生产效率提高3.5倍电耗(度/公斤)0.6 0.36 节电40%发明背景法国化学家享利·莫瓦桑〔Ferdinand Frederic Henri Moissan, 1852- 1907)在电镀制取最活泼的非金属而又毒性很大的氟,以及发明高温电炉并熔炼钨、钛、钼,钒等高熔点金属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表现了艰苦卓绝的科学探索精神。

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晶莹透明、硬度第一的金刚石,特别惹人喜爱。

如经工匠琢磨成钻石,更是世间奇珍异宝,人类虽然在五千年前就从自然界获取了金刚石,但一直不知道它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

直到1704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才证明了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