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无限大的导体网络,它是由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网眼组成,如图(1.1),所有六边形每边的电阻都为R ,求结点a 、b 之间的电阻。
解析:像这类求导体网络的等效电阻的题目,我们不可能由电阻的串并联关系求出等效电阻,只能用电流的分步法,在ab 间引入一个电压ab U ,在网络中形成总电流I ,再找出ac I ,ab I 与I 的关系,最后由R U I =确定ab R 。
由网络的对称性可知,假设有电流I 从a 点流入网络,必有13I 电流由a 流向c ,在c 点又分为两支路电流,则cb 的电流为16I 。
另一方面,假设有I 电流有b 点流出网络,必有13I 电流由c 流向b ,a 和d 分别有16I流向c 。
将两种情况叠加,则有I 电流由a 流入,从b 流出,按电流的分步法,必有 362ac I I I I =+= 方向经导线ac 由a 流向c 362ab I I I I =+= 方向经导线cb 由c 流向b 所以a 、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为 a b a c c bab U I R I R R R I I+===2、证明图(2.1)中的Y 形电阻网络与图(2.2)中的∆形电阻网络的等效变化关系为:图(1.1) a bcd23 12I 3I 12R 31R 23R 1I图(2.2)1I 1R 2R 3R 3I 3 2I 21图(2.1)122331123122331231122331312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和 31121122331122321223312331312233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解析:所谓等效变换,就是指这两种网络联接方式之间,仍保持电路中其余各部分的电流和电压不变,即Y 形网络中三个端点的点位1U ,2U ,3U 及流过的电流1I 、2I 、3I 和∆形网络中的三个端相同,见图(2.1)和图(2.2).如图(2.3),设流经电阻12R 、23R 、31R 的电流分别是12I 、23I 、31I ,对图(2.1)所示的Y 形网络有1122123311311230I R I R U I R I R U I I I -=⎧⎪-=⎨⎪++=⎩ 由此可得 3211231122331122331R R I U U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对图(2.2)所示的网络有12121231313111231U I RU I R I I I ⎧=⎪⎪⎪=⎨⎪⎪=-⎪⎩解得 311211231U U I R R =-所以有33121212311223311223311231R U R UU U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式中各对应项的系数相等 122331123R R R R R R R R ++=图(2.3)3I1I 2I12R31R23R 12I 23I31I122331312R R R R R R R R ++=同理 122331231R R R R R R R R ++=即证明了由Y 形网络变成∆形网络的等效变换关系式。
利用对应项的系数相等得出三条等式后进一步变换可证明由∆形网络变成Y 形网络等效变换关系式。
利用Y —∆变换,往往可以将复杂电路换成简单电路。
因此,要利用变换公式的对称性,记住这一变换公式。
3、用均匀电阻线作成的正方形网络如图(3.1)所示,由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小正方形每边的电阻均为8r =Ω。
(1)在A 、B 两点间接入电池,其电动势 5.7V E =,内阻可忽略,求流过电池的电流;(2)若用导线连接C 、D 两点,求通过此导线的电流(略去导线的电阻)。
解析:(1)等效电路逐渐变化如图(3.2)所示,则易得 AB 40()7R =Ω, AB1(A)EI R == (2)若用导线连线C 、D 两点,则 968+20EI =而 96820I I '⨯=⨯ 得 0.267A I '=() 图(3.2)C⇒FA E DBI4 444 8 12 BA I 'AEDBA图(3.1)DBC4、电动势分别为E 1和E 2,内阻1r 和2r 的两个电池,用一个电动势为E 和内阻为r 的电池代替,分别如图(4.1)和(4.2)所示,流过R 的电流不变,并与R 无关。
问,E 和r 应随E 1、E 2、1r 、2r 怎样变化,如果开始不是两个而是n 个电动势分别为E 1、E 2、 、n E 和内阻为1r 、2r 、 、n r 的电池,那么E 和r 的公式应是怎样?解析:对图(4.1)所示的电路,设通过电池E 1、E 2的电流强度分别为I 1、I 2,则 111E I r IR =+ 222E I r IR =+ 12I I I =+ 由以上三式解出:12121212121E E E IR E IR r r I R R r r r r +--=+=++对图(4.2)所示电路有EI r R=+根据题给条件,两个I 应该相等,化简后得 121212121211()()()E E E E R r RE E r r r r r r +++=++要使两个多项式完全相等,只有对应项的系数相等,这就是说12121211()E E E r r r r +=+ 1212()E E r E r r += 由此得12121211E E r r E r r +=+ ,12111r r r =+1E 2r图(4.1)R1r 2E r 图(4.2)RE若换用n 个E 1、E 2、 、E n ,内阻分别为1r 、2r 、 、n r 的n 个电池并联时也可用一个电池代替,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得12n 12n12n111E E E r r r E r r r +++=+++12n1111r r r r =+++5、实验室有一个破损的多量程磁电式直流电流计,有1mA 、10mA 和100mA 三档。
由一个单刀三掷开关转换,其内部电路如图(5.1)所示,电流计的表头已烧坏,无法知道其电特性,但三个精密分流电阻完好,且测得R 1=144Ω。
现有两个表头A 和B ,外形都与原表头相同。
表头A 的满刻度电流为0.2mA ,内阻为660Ω;表头B 的满刻度电流为0.5mA ,内阻为120Ω。
试问在保留分流电阻R 1、R 2和R 3的情况下,应该用哪个表头修复此电流计?如何修复?解析:原表头的满刻度电流g I g 和内阻g R 均未知,但其间的关系必须保证图(5.1)中三档量程分别为1mA 、10mA 和100mA ,利用这一条件可确定g I 与g R 之间的关系,两个现成的表头A 和B 中。
凡能保证表头电流g I 与g R 之间满足上述关系者,便可代替原表头修复此电流计。
原表头对1mA 档,可得下述关系式123g ggI R R R I I R ++=-对10mA 档和100mA 档,可分别得出23110g gg I R R I R R +=-+2312100ggg I R R I R R R +=-++式中原表头电流g I 的单位取为mA ,内阻g R 的单位取为Ω。
由以上三式消去2R 、3R ,G1R 2R 3R 1mA10mA100mA图11-36图(5.1)利用R 1=144Ω,得出g I 与g R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160)160g g I R += 表头A 的参数为g I =0.2mA ,g R =660Ω,因 (160)0.2(160660)164160g g I R +=⨯+=≠ 故表头A 不能在保持R 1、R 2和R 3不变的条件下使用。
表头B 的参数为g I =0.5mA ,g R =120Ω。
虽然 (160)0.5(120160)140g g I R +=⨯+=≠ 但若将g R 加上40Ω,是表头B 的内阻变为g R '=g R +40=160Ω,即可满足原表头的g I 与g R 之间的关系。
因此,答案是,表头B 可用来修复次此电流计,办法是将表头B 与一个40Ω的电阻串联后接入原表头的位置即可。
6、如图(6.1)所示,已知表头内阻g0R 满篇电流为g0I ,改装后电流表的三档量程分别为11g0I n I = ,22g0I n I =,33g0I n I =,求分流电阻R 1,R 2,R 3。
解析:这是一道多量程电流表电阻取值规律的讨论题 根据知识概要中的分析有 0g 1R R n =-并对1I 档有 0g 12311R R R R n ++=- (1)对2I 档有 0g 12321R R R R n ++=- (2)对3I 档有 0g 12331R R R R n ++=- (3)令 1231R R R R ++=并,23R R R +=并2,3R R =并3 则(1)~(3)可化为G1R 2R 3R∙1I3I2I图(6.1)0g 1R n R R =-并1并1 (4) 0g 2R n R R =-并2并2 (5) 0g 3R n R R =-并3并3 (6) 比较(4)~(6)可得1231i i n R n R n R n R ==== 并并2并3并 (7)(7)式表明:各量程的扩程倍数(ii gI n I =)与该量程的分流电阻之积为一常数。
所以 1111i i iR R R n I n I ==并并并 (8) (8)式的物理意义是:在闭路抽头式多量程电流表中,某量程是最小量程的多少倍,该量程的分流电阻就是总分流电阻的多少分之一。
由此不难求的R 1,R 2,R 3之值。
7、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定向漂移运动。
(1)被电厂加速的电子收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f kv =,从整体上看,可以认为电子做匀速运动,是求出这个速度(设导体内场强为E )(2)在截面积S 、长L 的铜线的两端加上电压,产生稳恒电流。
设每单位体积中自由电子数位n ,电子作匀速运动,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试求这根铜线的电阻。
(3)电流会产生热,这可作如下解释:电流流动要反抗阻力,为了保持自由电子的匀速漂移运动,需从外电场供给能量,这些能量变成了热。
设-62S=1.010m ⨯,293=1.010m n -⨯,171=3.01010g k s --⨯⋅,问这根铜线中每秒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设电子漂移速度为41=0.8010m v s --⨯⋅.解析 (1)因为电子做匀速运动所以合外力为零,即eE Kv =所以 v e E k =(2)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envs =及(1)中答案v eE k =可得2e nSEI k=再考虑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E U L =,得 2kLR e nS=(3)整个铜线中的电子数为nSL ,每个电子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为2fv kv v Kv =⋅=,因而每秒钟整个铜导线产生热量为2296217421.010 1.010 1.010 3.010(0.8010)1.92()Q nSLkv J ---==⨯⨯⨯⨯⨯⨯⨯⨯⨯= 8、在FeCl 3溶液中有直流电流通过时,阴极板上铁的沉积速度为v (沉积速度等于每秒钟极板上沉积铁的厚度增加量),设阴极板面积为S ,试计算该通过多大的电流(已知铁的密度ρ,铁的化合价n ,铁的摩尔质量M ,法拉第常数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