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哲学研究

社会哲学研究


从柏拉图到马克思
柏拉图从其思想中引发出了国家理论与法律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与其形而上学理论不可分割;
康德的哲学思想是把政治观点、道德理论以及人类学作为其先验唯心主义的实践 部分,而以对社会的改造,人的素质的提高作为其哲学的最终目的;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的发展经历了逻辑学、自然哲学与社会哲学三个阶段,它们 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现代的西方哲学中,孔德以其实证主义为基础建立了社会学概念。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规律性和共产主义社会前景所作的论述是社会哲学所达到的最
如何看待社会哲学与 以下领域的关系?
与社会学?(一种理论社会学?) 与社会科学哲学? 与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 与历史哲学? 与人(文哲)学? 与自然哲学? 与社会认识论? 与科技哲学?
问题2:社会哲学与自然哲学
• 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特点是什么? • 因此社会哲学不同于自然哲学的特点是什么? • 它们的内容是否等同于哲学中自然观与社会观? • 即:社会 与 自然 • 社会观 与 自然观 • 社会哲学 与 自然哲学
社会有机体论集中反映在他的《社会学原理》第一卷中,他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 了6项类比,得出了3个结论: ①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紧密整体。
②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理解。
③体系要存在下去,它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
主要著作及影响
• 《心理学原理》、《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社会学 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 • 《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On The Proper Sphere of Government,1842 年) • 《社会静态论》(1851年) • 《人口理论》(A Theory of Population,1852年) • 《款色哲学》(The Philosophy of Style,1852年) • 《心理学原则》(Principles of Psychology,1855年) • 《合成哲学系统》(1860年) • 《第一项原则》,ISBN 0898757959(1862年) • 《规范资料》(1879年) • 《教育》(1861年) • 《人对国家》(1884年)
吉登斯
• 安东尼·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 • 伦敦经济学院前院长(1997-2003),中国社科院名誉院士。 • 曾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社会学教授和研究员,共获得了13个 名誉学位。 • 是当代倍受关注和引用最多的社会学者,其观点极大影响了 今天的社会学研究和教学。所编教材《社会学》已印刷了60 万册,在许多国家的大学里已成为标准的基础读物。 • 共著有34本作品,被翻译成30种语言发行。 • 被称作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精神导师”。
主要著作
《自杀论》 《社会分工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哈贝马斯
• 哈贝马斯(1929~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 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 想家”,甚至被誉为“当代的黑格尔”, 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哈贝马斯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 克福学派 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
社会是一个以人 为主体,同时蕴 含着各种物质要 素,由各种关系 编织起来的,具 有自我组织、调 节、更新和自我 意识功能的有机 整体。 在这三种生产相 互制约、相互依 存的过程中,社 会成为“一切关 系在其中同时存 在而又互相依存 的社会机体”。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143.
社会哲学研究
80年代在 中国兴起,
南开大学: 作为马哲 的区别于 历史哲学 的一个分 支;
市场经济 的实践导 致这一理 论兴趣的 兴起
西方溯源:重要代表人物
霍布斯(1588-1679):最早由使用“社会哲学”一词; 有时也用来表达政治哲学和权力哲学等,
约翰· 密尔:英国的实证论者,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哲学的 真正创始人:论自由;
• 问题:家庭、就业、犯罪……
社会哲学是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
• 它不像作为总论的一般的哲学那样形而上,又不 像社会学那样形而下,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 “形而中”的研究。 • 这种中间性质使其与两端有着必要的联系,从而 应该是一个既“上得去”又“下得来”的中间环 节或“中观研究”。
• 这样,社会哲学就应该是哲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 的兼容范式。
一般概念:自 态环境、人和 三者的总和形
学术概念: 广义——特定 下生存的同种 群体; 狭义——特定 下,存在和发 社会行为和社 系的人类群体
西方学者对社会一词的理解,大体来讲,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社会有机体论。 二是社会交往论。 三是社会集合体论。
四是社会宗教论。 五是社会制度论。
在马克思看来
• 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研究有:
• • •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 《古犹太教》
迪尔凯姆
• 埃米尔· 涂尔干(杜尔凯姆)(1858-1917)法国学院社 会学的创始人和古代或原始社会研究方面最有影响 的早期理论家。
• 与韦伯、马克思被成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 人也是社会现象, • 那么人学或人的哲学也是社会哲学的一部分? • 于是:社会哲学的概念到底有多大? • 是否可以适当限定?
问题5:社会哲学与历史哲学
• 为什么要将社会哲学与历史哲学相比较?
• 社会与历史是什么关系,从而社会哲学与 历史哲学的关系?尤其是——
• 为什么要在历史哲学之外提出社会哲学?
两种方式
在哲学范围内总体地把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有两种:
孔德
• 孔德(1798~1857) •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 • 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C.H.de 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 后因观点相左,两人分道扬镳。1826年设馆讲授实证哲学。 • 1826-1827 年孔德因其夫人第一次出走的刺激,加之用脑 过度而患精神病住入疗养院。八个月后尚未痊愈即出院, 稍后曾萌自杀之念。 • 1829年1月4日孔德重新讲授《实证哲学教程》。1830年 《实证哲学教程》第一卷出版。其余几卷先后于1835年、 1838年、1839年、1841年和1842年出版。
主要著作
• • • • • • • 《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理论》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社会理论的主要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评》 《社会理论的轮廓及其批评》 《社会构造:结构化理论纲要》 《社会学:简要但批评的导论》
• 上篇: • 社会哲学与其他哲学
问题1
• 一提到“社会哲学”, • 我们会想到哪些“XX哲学”和 它对应?
主要观点
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 学 3个阶段。 为了获得实证知识,要采用4种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 、比较法和历史法。 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 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 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 主张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看作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认为进步如果不同秩序 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秩序如果不与进步共存,真正的秩序也无法建立。
主要观点
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发表前7年就提出了社 会进化思想,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规律。 将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原则移植到社会理论中。认为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过 程一样,也是优胜劣败,适者生存。
进而认为进化是一种自然过程,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不应人为地干涉,反对社会 福利和国家计划,也反对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
问题3:社会哲学与社会学
社会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否一致? 如何区分社会哲学和社会学? 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什么关系?
• 1 它们之间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 (类似于历史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 2 区别 • 对象:社会总体与社会局部
• 方法:社会学范式:实证;田野;精确;数据 • 哲学范式:抽象,思辩
• • • • • •
自然哲学? 思维哲学? 历史哲学? 经济哲学? 发展哲学? ……
• 世界的“一总三分”与哲学的“一总三分”?
• 三种基本的维度与视角: • 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人文性) • 以技术哲学为例: • 工程的技术哲学(技术的自然哲学) • 人文的技术哲学(技术的人文哲学) • 社会的技术哲学(技术的社会哲学)
赫伯特·斯宾塞
• 赫伯特·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 日),英国哲学家。 • 被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 • 与斯宾塞同时代许多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譬如穆勒(John Stewart Mill)、赫胥黎和达尔文都是当时知名的人物 。 • 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同时,他的著作对其他很多课题都有贡献,包括规范、形而上 学、宗教、政治、修辞、生物和心理学等等 。
它从实践中来, 在实践中发展。 物质生产、精神 生产以及人自身 的生产是社会有 机体不断再生和 更新的必备机制。
社会与自然的区别?
• • • • 是否由人所组成? 是否有人的自由意志的介入? 是否有决定论的规律所支配? 其运动变化是否可预测?
• 总之:社会之及不同于自然,也不同于人文
一种观点
• 宏观自然:决定论规律 • 微观自然:统计规律 • 人类社会:行为规律 • 或非决定论规律 • 或无规律
• 他所作的最基本的贡献有以下这些: • 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和瓦解所进行的历史探讨:《公开活动的结 构变化》
•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地位所进行的考察:《知识 与人的利益》 • 为批判理论制订一种哲学框架:《理论与实践》 、《走向合理 的社会》 • 对行动理论的发展:《交往的理论》 •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的类型进行的分析:《合法性的危机》 • 对社会进化论考的重新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