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语中的哲理与安全启示
袁莉
在今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也就是说,抓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不在于立法,而在于如何贯彻落实,这一点在电力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才能将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呢?笔者想起了一些有关安全的成语,它们中蕴含着许多安全观念及安全方略,对水电公司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抓好安全工作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亡羊补牢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意思是说,羊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如果及时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
例如水电公司历史上几个典型的安全事故——
1978年8月17日下午,机电队外线班在铝厂架设高压线时,由于现场指挥混乱,冯某违章作业不在0.4KV线路上挂接地线,当冯某从杆上下来经过低压线路时,线路上已经带电,冯某当场触电坠落,后脑着地身亡。
1995年8月3日10时,电修车间在集控台后面工作时,由于图纸与实际接线不相符(仅几个毫米的误差),而工作人员在测验时触及了跳闸回路接板,造成112#开关误跳闸,引起大面积停电。
2005年9月25日徐家沟开关站发生一起带负荷拉刀闸事故,造成徐14开关跳闸,徐新线停电;徐15、徐16线路线供电的铝业五万吨厂用主电源
失压脱的动作,切除全站负荷;110KV系统受到较大冲击。
……
这些事故归结起来都不外乎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监护者责任心不强,当事人思想麻痹或心存侥幸等因素。
这些事故不断警示我们,要扎牢“安全篱笆”,不仅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找出对策,杜绝同类事故的发生,而且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有超前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祸患积于忽微,防范胜于救灾”,才不会重复出现“亡了羊再去补牢”这样的错误。
防微杜渐
“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比喻在坏思想、坏事情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就加以防范,阻止其恶性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一是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
这是安全管理工作事前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水电公司的必由之路,可探索通过理论指导安全生产、制度管理安全生产、技术提升安全生产、道德约束安全生产和情感促进安全生产等方面,使职工达到思想和认识上的统一,形成一个内部关系和谐的企业安全文化机制。
二是对职工在生理上、心理上、细节上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监督。
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管人员练就一套“火眼金睛”和“明察秋毫”的本事,生理上看其是否有生病、疲劳、精神状态不佳等现象;心理上看其平常做事是否有马虎凑合、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细节上看其劳保着装是否规范、工器具是否已检查完好无损,工作票、操作票是否填写正确等问题,做到及时纠错。
三是对人为安全隐患进行监督。
对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为图方便而抱
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要敢于较真、坚决制止;对那些似懂非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者要铁面无私,当场纠错;对平时学习不踏实、不懂装懂者,避免其进入施工现场单独操作,同时加强事前防错培训。
四是发现问题及时整顿。
安全工作的重点应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监督上来,这方面要求我们在安全管理上,要备足“安全课”,系紧“安全结”,拉好“警示绳”,善于总结和偏纠,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教训,时刻做到警醒和自纠,把小问题当成大问题来看待,把带有倾向性和危害性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是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自查自纠。
安全部门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发现问题一查到底,限期整改;车间、班组要进行日巡视、周检查,加强对设备的检验、检测,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闭环式管理,建立隐患治理档案,并将其列入日常安全检查范围,做到措施到位、整顿到位、落实到位。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意思是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出现危险的可能,有了准备则可避免危险的出现。
这个成语启示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紧绷有安不忘危这根弦,而且要在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上下足功夫。
首先是“学”字当先。
一向书本学。
公司可根据不同工种特性,订购专业书籍发放到车间、班组或个人,并要求各车间制定统一的学习计划,督促员工潜心学习,做到一本一本地啃,一字一字地抠,将最新的安全知识和行业标准、规定、制度等知识烂熟于心;二向师傅学。
推选安全责任心强、专
业技术出众的同志与青工结成安全对子,培养安全后备人才,在导师带徒过程中,青工要放得下架子,下得了功夫,虚心请教,认真总结,不断增加工作经验的积累;三向实践学。
经常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真正把所学到的知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对号入座,严格操作标准,杜绝形式主义这种坏习惯的养成。
其次是“训”字当前。
一是建立有效的教育培训链。
相关部门在完成公司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培训外延。
如:邀请以往事故伤害者现身说法、在发生事故或违章现场进行直观培训、加强同行业的交流和“取经”。
二是扩展安全培训内涵。
如:每周开展一次安全学习、咨询日,由公司安全专业人员“座诊”,专门进行解疑答惑;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服务周活动,深入一线,服务基层;每年以“安全活动月”为契机,如:组织开展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会、安全巡回主题演讲、安全DV大赛、安全摄影展、安全黑板报展评等,并与报刊和电视台建立联系点,报道安全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激励全员比、学、赶、帮、超的精神。
三是“教”字当重。
公司安全部门抓安全教育着重于安全知识在员工中的普及;各车间则侧重于抓员工对所管辖设备的性能原理、工艺流程的熟练程度;一线班组主要抓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对安全规程能够应用自如。
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工思想中形成一道安全防线和屏障。
长治久安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意思是建立永远安定太平的政局,实现久安的关键在长治,长治才能久安。
要想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建立安
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抓制度执行力。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制订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并签订责任状。
同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量化考核指标,做到奖罚有据,并将安全工作监管不到堂、监护不到位、监控不彻底的单位和个人一并纳入考核范围,形成一个健全的“责任链”,奖得让人心动,罚得让人心痛,而对事故责任一律采取“三堂会审”,坚持“三不放过”。
二是推行精细管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质量体系作为两个比较完善和成熟的工作体系,在水电公司运行几年来,仍出现了2005年的“9.25”安全事故,其主要症结就是对体系的执行力度不够。
因此,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管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头等大事。
只有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作为重点,严抓规章制度的执行,做好危险源辩识和安全性评价,杜绝违章和危险性行为,真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生产的每个环节,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
同时,将质量标准化和安全整治、评估相结合,用质量标准化检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效果,不断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形成安全函盖质量、质量支撑安全的良性循环。
三是抓安全监管。
每项工作开展前都要做到安全布置、计划周全、职责明确、监管到位,并根据每一时期职工的思想倾向和季节变化,讲明安全注意事项和有关事故教训;组织对负责重点部位或实际操作人员进行重温和抽考安全操作规程;在施工现场,根据情况选择制定安全操作流程图、放置移动黑板,标明每项操作步骤,并指定专人负责进行现场监护、监督和监查,形成有效的安全监管合力。
成语中的安全观念,不失为安全警世良言,启示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思想,始终保持亡羊补牢的警示、居安思危的警觉、防微杜渐的警惕,才能实现水电公司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