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洛古都文化

河洛古都文化

河洛古都文化
河洛指黄河和洛水相交处的一片广阔的区域,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大部分在河南即中原。

自古以来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历史上地位非常重要,常后来的说“中国”就是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的国家”。

在早期,华夏族称四境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

中国也指京师,例如《诗经·民劳》中写“中国,京师也。

”或天子直接统治的地方,诸葛亮曾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当然,“中国”还有一种解释即中原地区。

洛阳是河洛的中心,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九”在此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众多的王朝,中国古代,九为最大最多;二指九个王朝。

后者的解释不确切,因为在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都,但有些因为时间较短或“皇帝”的称号为自封,不为后人所承认,承认的只有九朝,依次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

在这九朝中,时间最长的是东汉,周宣王死,周幽王立,关中发生大的地震,灾情严重,加之内政腐败,社会黑暗,宫廷分裂,公元前771年有望被杀,西都镐京被抢劫一空。

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决定废西都迁东都,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到东周灭亡后的秦始皇元年即221年为战国时期,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当时,封建生产关系正大量孕育,政治上表现为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这个时期,我国在历经夏、商、西周的统一王朝以后,分裂为数百个诸侯国。

他们相互兼并,角逐争雄,混战不休;各诸侯国内部阶级矛盾尖锐,奴隶起义连绵不绝,新旧势力斗争激烈,社会在剧烈地动荡着。

这一时期的阵痛,正预示着封建制度这一新生儿即将诞生。

战国时期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经过春秋时期激烈的兼并,数百个诸侯国被吞并,周王室的势力更加衰落。

但是由于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交接频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唐朝,它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它的高度文明影响了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

隋炀帝杨广统治后期,暴虐无道。

爆发隋末农民大起义。

大业十三年即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

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