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桥梁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合同段设计图纸。

2、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

3、现场调查资料,我公司建设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及用于本合同段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等。

4、依据〈〈**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

n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大桥9座,上部结构均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连续/刚构结构。

详细见表1。

表1上部结构形式一览表三、施工准备情况1、施工材料(1) 预应力钢筋采用§ 2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钢绞线经过试验室外检试验得出钢绞线弹性模量为:EA=1.94333*10。

钢绞线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在每卷上挂有标牌,进场时进行检查:a、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渍等。

[ib、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抽取5涩(不少于3卷)的钢绞线,Q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GB/T5224-95标准的要求,则该卷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并加倍取样复验。

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或每卷检验,取用合格品。

c、钢绞线进场存放时应防止雨淋,钢绞线原包装都有防潮措施,如包装损坏而裸露,则应用塑料布盖好。

(2) 预应力锚具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并抽取进行硬度试验。

使用过程中应检查夹片有无裂纹及齿形有无异样,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锚具应存放于干燥房间的包装箱内。

(3) 金属波纹管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无油污、无孔洞及无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等才算合格;本项目采用金属波纹管,内径为5.5cm, 波纹管要核实内径后,方可进场。

2. 机械准备情况(1) 油泵采用YBZ4-50型2台,千斤顶采用YCW100必2个.一个出厂编号1#千斤顶配210.10.21.387压力表,;另一个出厂编号2#千斤顶配09.6.23.130压力表。

(2) UB3#浆泵1台,NPX10阪浆搅拌机1台。

(3) 其它设备:大砂轮切割机1台,小砂轮切割机2台,11KW电焊机2台等。

(4) 准备相关手工工具2套。

张拉设备应定期进行标定,一个千斤顶只允许对应一个压力表,不允许随意使用压力表,而且压力表必须定期进行标定,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必须标定:①修理千斤顶积油泵之后;②改变千斤顶积油泵的组合时;③计算值与实测值两者相差悬殊时(大于+6%;④长期中断作业,重新开始张拉时(使用半年或张拉200片梁体);(5) 预应力张拉前先对张拉机具进行标定和配套检验,确定张拉力与压力□ ! !表之间关系曲线,使用时根据曲线确定油压表的读数。

3. 人员组织情况8试验室主任现场材料检测9现场测量负责人测量复核10安全负责人现场施工安全11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施工管理12现场技术员负责现场施工技术施工人员一览表工种人数工作内容技术人贝2负责预制梁张拉的技术工作及内业资料编写张拉工8负责预制梁张拉及注浆杂工8负责现场管理人员交代的非技术性工作4. 计划工期本合同段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工期为:2011.3.20-2011.9.10四、施工方案1. 施工工艺流程清孔—穿束—安装锚垫板、夹片、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工具锚垫板、夹片—负弯矩钢绞线张拉—孔道压浆。

2、下料(1) 用型钢做成框架把成卷的钢绞线夹紧,找出钢绞线的内圈线头,把线头抽出,人工在前面拉,开始放钢绞线;(2) 用50米长的钢尺量好下料长度,用粉笔做记号;(3) 用砂轮切割机切断;(4) 钢绞线下料场地应干净,并防止沾染污泥、油脂等,下料长度误差控制在士10cm(5) 下好料的钢绞线按筋束位置编好束,以防钢绞线打绞,如不能立即穿束,则需用防水雨布盖好。

(6) 下料长度=钢束设计长度+2倍张拉端操作长度+下料误差;3、布管(1) 配好每号管道的波纹管接头管数量;(2) 用直径大3mmj型的波纹管作接头管,用封箱胶纸密封接头处,因为要浇注墩顶现浇连续段,所以密封十分重要,以防止在浇注现浇连续段时发生渗漏。

4、穿束负弯矩孔道狭小,穿束困难。

穿束工作在墩顶纵接头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将钢绞线端头位置合拢,并用胶带纸缠紧,以利于穿束通过,通过后检查钢绞线是否有交叉现象,并理顺,防止张拉时因钢绞线交叉造成应力集中。

因为负弯矩张拉槽位于T梁翼板下方,在浇注纵向现浇湿接缝时在负弯矩张拉口处预留一段长度为1.85米的空隙不进行混凝土浇筑,在穿束时将翼板钢筋掰开,用安全吊篮悬挂在翼板钢筋之上,施工操作人员站在安全吊篮上,施工操作人员要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安全带的安全扣要扣在翼板钢筋上。

5、安装锚垫板及夹片当墩顶混凝土强度及龄期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后,开始准备张拉工作,安装锚垫板及夹片,将工作锚垫板白钢绞线端部套在钢绞线上并推至喇叭管处,对中至口固定,安装完锚垫板后应保证钢绞线外露50cm工作长度; 夹片安装,先用胶圈把每付夹片箍在一起,然后沿钢绞线将其推入锚板的锥孔中,用手推不动为止,再用钢管捣实。

6、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垫板、夹片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同轴对中。

7、负弯矩钢绞线张拉n在T梁预制施工时在张拉槽口前25cm距离地方,预留一个直径为7cm 圆孔,主要为了在负弯矩张拉时,安装吊装千斤顶的吊绳。

张拉时,千斤顶悬挂在吊绳上,进行负弯矩张拉操作。

钢绞线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预应力施加顺序:0 — 10% 3 k — 20% 3 k — 100% 3 k(持荷2min)—卸荷(1) 千斤顶回油完毕,拆卸工具锚,换束重新安装锚具、设备。

(2) 做好张拉记录,张拉完毕后,严禁碰撞锚具和钢绞线。

(3) 灌浆前用手提砂轮切割机将工作锚外多余的钢绞线切除,钢绞线外露量应不小于30mm再用水泥浆封裹锚头。

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单股张拉控制力为:P=193.9KN计算时预设锚阻损失为张拉控制力的2.5%。

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按照下面公式进行计算:△L= P x L/Ar x Eg式中:△L一预应力筋伸长值。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KNL一从张拉端至计算界面的孔道长度,mmAr—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2Eg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Gpa计算时将预应力钢绞线分为 AB 、BC 、CD 、DE 四段分别进行计算:AB 段:起点力 Pq=195.3*5*1.025=1000.9125KN终点力 Pz= Pq*e -(kx+u e = 1000.9125KN理论伸长量△ L=(P x L/Ar x Eg)x []=0.00353mklBC 段:起点力 Pq=195.3*5*1.025=1000.9125KN终点力 Pz= Pq*e -(kx+u e = 999.0825KN平均张拉力 Pp= PX [ ]=999.99722KN1 e(kl)理论伸长量△ L=(P x L/Ar x Eg) x [-1 平均张拉力P=PX [- kia (kl )e]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KN即伸长值公式为:1 e△ L=(P x L/Ar x Eg)x [—~Tkl(kl )]。

一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这里取9 ;k 一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一般为0.0015;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一般为0.25。

1 e平均张拉力Pp= Px [f(kl )]=1000.9125KN]=0.008968mklCD 段:起点力Pq= 999.0825KN终点力Pz= Pq*e'(kx+u e= 958.3486KN平均张拉力Pp= PX [ ]=978.57426KN理论伸长量△ L=(P x L/Ar x Eg)x [ -------- ]=0.011301mklDE 段:起'点力Pq= 958.3486KN终点力Pz=Pq*e-(kx+u 0= 950.146KN平均张拉力Pp= PX [ -kl ]=954.241530KN理论伸长量△ L=(P x L/Ar x Eg)x [ ]=0.0401981mkl最终钢绞线理论伸长量为:△ L=2* (AB+BC+CD+DE ) =0.128m。

(后附负弯矩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表)9、负弯矩钢绞线张拉力计算按照设计要求负弯矩张拉采用15.2mm钢绞线,每孔5股钢绞线,锚阻损失为控制张拉力的2.5%。

控制张拉力fk=1860*0.75*140*1.025*5=1000.9125KN10% 初张拉力10%*fk=1000.9125*10%=100.09KN20% 张拉力20%*fk=195.3*20%=200.18KN10、压力表值计算负弯矩钢绞线张拉用千斤顶和压力表已检测(见附件)(1) 出厂编号1#千斤顶配210.10.21.387压力表,线性回归方程:Y=-0.23+0.05205X式中:P一油压表读数(MPa)F一千斤顶拉力(KN )①10%fk=100.09KN 时:P=4.979MPa②20% fk =200.18KN 时:P=10.19Mpa③100% fk =1000.9125KNP=51.87Mpa(2) 出厂编号2#千斤顶配09.6.23.130压力表,线性回归方程:Y=0.3+0.04860X式中:P一油压表读数(MPa)F一千斤顶拉力(KN )①10%fk=100.09 KN 时:P=5.164 MPa②20%fk=200.18KN 时:P=10.029MPa③100%fk=1000.91 25KN 时:P=48.944MPa11、孔道压浆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水泥浆强度不低于50Mpa水泥浆的技术要求如下:水灰比宜为0.4 ~0.45 ,,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合后3h的泌水率控制在2%,水泥浆的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压浆前,应对孔道清洁处理。

波纹管道必要时应冲洗以清除有害材料对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

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

并观察有无串孔,如有串孔几孔应同时压浆。

水泥浆拌制至入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 范围内。

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

对于因延迟使用所导致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

压浆顺序宜先压注下层孔道。

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压浆采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的最大压力为0.5〜0.7Mpa;压浆应达到另端饱满和出浆,出浆的稠度应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保证管道注满水泥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定期,这个稳定期不宜小于2min。

水泥浆凝固10分钟后,方可拆除止浆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