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上经典题集锦
1. 用皮卷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的数据是25.36米,这个皮卷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A. 1mm
B. 1cm
2.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 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C. v的大小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 上述说法都正确
3. 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内通过16m的路程,后3s通过了30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8m/s B. 10m/s C. 9m/s D. 9.2 m /s
4. 在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次响声。
5. 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有()
A、这首歌声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B、引吭高歌
C、她是唱女高音的
D、高声喧哗
6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
C响度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会改变
7、试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
A. 电池和萤火虫
B. 电池和烛焰
C. 萤火虫和月亮
D. 萤火虫和烛焰
8、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看得见,虚像看不见
B、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C、实像总是缩小的,虚像总是放大的
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放大或缩小
9、若一物体从距凸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沿主光轴移到1.5倍焦距的地方,则()
A像距变小,像变小B像距不变,像不变C像距变大,像变大D像距变大,像不变10、近视镜为什么用()透镜?而远视镜为什么用()透镜?(填凹或凸)
例4. 小明在湖边游玩,他站在岸上看到了(1)岸上的树(2)水中的鱼(3)空中小鸟(4)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他看见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1. 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12. 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是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 一定是固态
B. 一定是液态
C. 可能是固态
D. 可能是液态
E. 也可能是固态、液态共存
13. 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A. 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 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 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 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14.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鸡蛋,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15.小红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位置放错了(砝码放在左盘,物体放在右盘)。
若天平平衡时,左盘上放着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计数是4g,则物体的质量是()
A. 124g
B. 122g
C. 118g
D. 116g
16. 对于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7. 关于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与密度均不变
C. 把铁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 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18、张明和王红欲测一段铁路的长,但没有合适的刻度尺,他们查表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000m/s,于是张明站在欲测铁路的一端,王红站在另一端,张明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王红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两次声响的时间间隔为2s,求这段铁路有多长?
解法:设铁路长为s,则声音在空气中和铁轨中传播的时间分别为:
,
∴
∴.
19、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牛叫声音音调高,响度大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20、汽车以15m/s的速度向对面高山驶去,在司机鸣笛后4s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选题角度:通过本题教会学生分析与计算回声问题.
分析:遇到这样的问题可借助示意图分析汽车运动与声音传播的过程,如图3-1-4所示,汽车在A鸣笛,经过4s听到回声,声音从A B C B,传播距离为:
在声音传播的同时,汽车从A点向前行驶4s到B点,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的距离为
21、把一支无刻度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温合物中时,水银柱长20cm,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水银柱长为40cm,将它插入某液体中时,水银柱长25cm,此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__℃.
解析:画出温度计示意图,则根据温度计的刻度原理,得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