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群众工作的方法----- 张长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经济成分和利益格局呈现出多样性,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群众工作出现了“点多、面广、线长”的新特点,群众工作中“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普遍突出。
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党员干部如何改进群众工作方法,进而做好群众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一、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的思想意识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人戏称,辛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我要说,这是思想不解放得出的结论),由此决定了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随之改变,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一)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在变化一是时代主题的转换。
由“闹革命求生存”转化到“求和平促发展”,具体表现在,经济上由封锁到全球化趋势(地球村);政治上由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到一超多强的新格局趋势。
二是工作中心的转移。
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抓革命促生产”转移到“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出现了“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重要论断。
在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和战略机遇期,党的群众工作环境从封闭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
具体表现在:经济上,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粮票布票”走向了“自由超市”;在政治上,我们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走向现代民主政治,由“顶班制”走向了“选任制”。
(二)党的群众工作对象多样化在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党的群众工作对象也随之呈多样化的趋势。
一是群众工作对象结构的变化。
当代中国新的经济成分(公有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管理方式(国营---→国营、私营、个体经营、联营等),管理方法(计划指导,行政命令---→市场经济自由选择),就业方式(顶班、分配---→自主择业)的多样性。
催生的许多新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造就了多元化的社会群体和新的经济阶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国企员工、私企员工、中外合资企业员工、个体老板、工商业主等等)。
二是群众工作对象利益主体多样化,利益诉求多元化。
以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群众的利益主体是国家、集体,当今的国企有国企的利益主体,私企有私企的利益主体,中外合资企业有他们的利益主体,而且有的群体有多种期盼,(比如:有多个工作岗位的,打两分成多分工的,就有多个利益主体)。
每一个群体都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这些利益群众、利益诉求、利益矛盾错综复杂,使得党的群众工作在协调多方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困难,就基层农村工作而言,更是如此,呈现出一种现象,就是“土地到户不靠你,大事小事不怕你,有了问题来找你,解决不好就缠你,公益筹款不给你,你来硬的就告你,你想辩解还说你”(例:有一个群众不识字,把1说成了2,有个干部说他讲错了,两人为此争论不休,找领导评理,领导批评干部说,他1、2都分不清,你争的是个啥,你不对嘛!)(三)党的群众工作内容复杂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内容变得复杂。
一是群众利益需求增多。
由简单的温饱演变成---→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多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要求。
二是群众利益需求质量要求高。
体现在:时间性(随求随办)、效益性(满足需求,少了不行)、唯我性(忽视客观因素)。
二、新时期改进群众工作方法的重要性纵观古今中外,“得民心者,得天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从大局上我们党的事业,群众的利益,自身的利益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离开了土地的种子,是不能开花结果的。
因此,“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群众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员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特别在新的时期,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需要我们的党来自于群众,就必须扎根并服务于群众。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期,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区域发展格局的调整期,冲突和矛盾日益增多,群众工作做起来十分复杂。
我们思考解决问题一定要有大局和整体意识,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适应党的群众工作新趋势的需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新时期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新问题,也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群众工作中矛盾、问题、成因趋向多样的出现(群体事件的不断发生······),事实充分证明传统的群众工作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工作局面。
(三)党的群众工作自身建设的需要当今群众工作问题的复杂化,要求我们改进方法。
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口流动出现前所未有的态势。
二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获取信息,联系交往的方式由多项取代单向,人们通过网络媒体来关注执政党的行动并参与某些活动已成为趋势,这些变化了,而我们的方法不变能行的通吗?那么,我们该怎样应变,改进方法呢?三、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在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的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既要继承以往党的群众工作成功经验,也必须正视新情况、新问题,创新观念,创新工作方式。
(一)做群众工作最基本的方法是发扬民主1、要勇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接受意见和建议,需要勇气,也是一种能力。
要把“满意度测评、村务公开、决策公示”等吸收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形式落到实处,决策前全面征求意见和解疑,执行时不随心所欲,要按章办事,落实的要认真听取意见。
2、要善于依靠群众力量做群众工作。
要依靠群众,首先要尊重群众,通过选取群众典型宣传群众(致富典型、道德典型、遵纪守法典型、支持工作典型);其次要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教育、引导、感化大众,从而推动大局工作;再次要通过选好村民代表去组织群众,发挥群众自我管理的最佳效果(自筹、自建、自管、自监)。
通过落实群众权利去调动群众,让权于民(村务公开、决策公开、办事过程公开),落实好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3、要敢于依法治乱。
抵制歪风、惩恶扬善、净化环境,本身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职责。
对于歪风邪气,目无尊长,村痞村霸,要理直气壮,要依法依规,从严惩处和治理,决不能姑息迁就,而且还要善于发动群众参与并与这些人作斗争。
(二)做群众工作最有效的方法是诚信交心一要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
所谓诚信,就是说话算数,所谓交心,就是以心换心。
群众在党员干部的心中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的心中就有多重。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你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用双手把你举过头顶,拥护你、赞成你、支持你,工作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工作效果才会卓越;不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与你离心离德,更不必说支持和拥护你。
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把群众的关切和要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要与群众换位思考。
党员干部与群众意见不一致时要换位思考,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去分析、看待、处理问题。
多体谅群众的处境,多想群众的难处,多从自身寻找原因。
回过头来看政策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得当措施是否有力。
若有差错要及时纠正,首先,在感情上换位,工作上要有爱心,拉近与群众的感情,其次,在方法上换位,工作要有耐心,找到与群众的共同点。
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冬瓜南瓜一刀切,抓准时机,顺势而为。
只有这样,才能把群众工作化复杂为简单,变难为易。
(三)做群众工作最实际的方法是为之谋利一要为群众把事实办好,好事办实。
党员干部要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中。
“说一万句好话,不如办一件实事”,首先要从群众最急需的事做起,在解决“最急”的问题上暖民心。
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衣食住行),我们要把这话落实在行动中;其次要从发展的关键环节抓起,在解决最盼的问题上得民心。
群众盼什么,盼富,这就要求我们在带领群众致富上要有成效,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地抓产业发展。
二是让群众得到切实的好处。
群众是最讲实惠的,去群众需要的地方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让群众感受到实在的好处,得到看得见的利益。
要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抓起,在解决最难的问题上稳民心,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改进作风,加强自身建设,树形象。
二是关心特殊群体,扶贫济困,最终的结果是维护一方的稳定,促进一方和谐。
(四)做群众工作最关键的方法是赢得信任和支持一要用榜样和人格魅力让群众佩服。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
通过自身的品德和言行影响群众、示范群众、教育群众、带动群众。
要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让群众信服。
不是大话连篇,高声猛吼让群众怕,而是脚踏实地,细雨润苗地让群众服。
只有群众服你,而不是怕你,话才有人听,事才有人愿意跟你干,一些矛盾问题才易解决。
二要用群众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做群众工作要以情动人,才能感动群众。
如果缺乏真情,嘴上说的再动听,但心里有隔阂,就会对你敬而远之。
在工作实践中,如“拉家常”、“恳谈会”、“谈心会”、“对话制度”等都是有效的宣传、说教群众工作方式。
我们不妨把它们用起来,并熟练地掌握这门工作技巧,将会对我们的群众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效。
同志们,让我们一起来作为,为把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方法体现在我们的群众工作中,为建设富足、和谐、稳定的金子乡而不懈努力!最后,让我们一起祝贺:我们的党,风雨兼程九十周年,节日快乐!我们的国家,国运昌盛,繁荣富强!我们的人民,幸福安康,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