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工作方法

公务员工作方法

公务员工作方法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厅副主任王德前言首先来看一个案例,我1997年从北大博士毕业之后,进入了国家机关,但是当时对考公务员管理局,特别是对机关的内在运行模式不太了解,所以产生了很长时间的不愉快。

其中,最关键的是我在一次国务院会议的讲话过程中,跟一位领导发生了争执,这个领导后来就对我有很多限制,从而影响到我的进步。

这样的案例在公务员工作中应该是常见的事情,那么究竟该如何去避免陷入这种境况呢?任何一件事情,都有着其内在的规律;任何一个过程,都有着其内在的秩序。

在机关,如何掌握其内在的规律、过程和秩序,就成为初任公务员必须掌握和了解的。

如果对于机关内在的运行模式认识模糊,结果不仅会让自己在机关的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同时还会影响到自己对于胜任这份工作的信心,因此,对于初任公务员们来说,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了解所在的机关,同时,掌握在机关的工作方法。

人们常说,有两件事情是人生回避不了的,一个是世界观,一个是方法论。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根本性的看法,而方法论是针对怎么办的根本性措施。

初任公务员,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首先要注意的是,在机关工作有两件事情是需要明确的。

第一,这个机关到底是做什么的?比如统战部、教育部或者民革中央各自的职能是什么?这需要做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当然,能进入中央机关的人都是过五关斩六将历尽千辛万苦才考进来的,在面试之前对即将进入的单位也有所了解,但这些了解大多是浅表的或者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握内在的工作方法,进入机关以后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也是本节课程要着重介绍的。

第二,机关工作非常讲究逻辑。

本节课程要讲的第一个逻辑前提是关于政府管理改革,也就是说,在当前的世界潮流下,政府管理改革的一些基本趋向对我国政府以及各个政府机关的影响是什么?这个影响最后是怎样去牵引和指导政府机关中每一位公务员的行为、思想、观念和工作技巧的?在这一前提下,才会有关于效率、方法的问题,方法是效率的一个支撑点,是围绕效率来展开的。

这也是本节课程要重点介绍的。

第一章政府的管理改革参加我国中央国家机关中青年干部赴美国的培训,也是要通过进行一些考试层层选拔的,然后到美国的大学进行系统的公共管理课程的学习,到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做系统的调研,同时跟其他一些部门的同事一起学习,通过这种学习能收获很多东西。

这些收获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对当今的公共管理趋向的把握,了解作为西方国家最先进的美国的发展动态,以及这种发展动态可能会对我国带来的影响。

第一节改革的发端和动因国际社会政府管理改革最主要的发端应该是80年代,以美国的里根政府和英国的撒切尔政府为代表,这个发端的一个最根本的变化就是通过经济援助的方式来推动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对全球98%的国家的发展进行了改革。

下面将介绍一下这种改革最主要的几点动因。

第一,知识经济对传统的官僚模式的影响;第二,全球化和国家一统的权威向国际社会、国际组织的让步。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模糊,但在我国其实已经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件,所以大家现在非常关心以色列和黎巴嫩的战争问题,也非常关心安南的国际社会组织的斡旋,同样也非常关心2003年的SARS事件。

提到SARS事件,当时财政部的一位官员就在SARS中不幸去世。

这位官员的夫人到香港出差时被传染,他送夫人到人民医院检查,由于他在医院时跟旁边的一位老太太聊天,后来发现这个老太太已经被传染,而且经她传染的30人全部死亡。

他跟老太太聊完以后回家,当天晚上就感到不舒服,第二天发烧被送到人民医院,两三天后又被转到佑安医院,然后不到两周宣布死亡。

这位官员的去世,对他周围的人的冲击很大。

七月份在财政部的办公楼里对他进行了一次非常简短的告别仪式,他曾经的同学到八宝山追悼,大家都觉得他死的太冤了,而且他的孩子才一岁多一点。

万幸的是他的夫人抢救过来了。

事后有人质疑,为什么当时人们不知道这个状况?当时的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在电视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很安全,还欢迎外地游客到北京来旅游。

这种事关人命的事情,不但不信息公开还在误导人们,甚至当WHO 的官员来检查时,相关部门还在躲避WHO的官员。

后来,这两位牵涉的官员均被解职。

实际上,这件事情直接地催生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一个国家的政府确实应该遵守共同的国际组织的一些共同规矩,比如说国际原子能机构。

上述的这些,都是导致这次政府改造的一些主要的动因。

第二节改革的特点这次改革还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广泛性。

基本上全球所有的国家都波及到了,还具有共识性和系统性。

第二,目的的高度一致。

对传统的官僚组织进行否定,要实行政府职能的市场化。

第三,方向的高度一致。

就是“以市场制为导向、以公民制为基础、以参与为动力、以绩效为目标”,从而引导人们共同参与政府的管理,让人民知其然,还让人民知其所以然。

第三节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有三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都跟初到国家机关工作有公务员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职能的优化改革所谓政府职能的优化改革,就是把政府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坚决不管。

比如,体改室有一个综合业务处,它就是管理中央国家机关和各部委的。

另外,还管理136家宾馆招待处的分等定级和50家幼儿园的分等定级工作,比如铁路大厦、德宝饭店、首都大酒店这样一些大的饭店都是由这个处来对进行分等定级的,分等定级是与定价联系在一起的。

但非常遗憾的是,目前,国务院系统整个中央国家机关,行政审批和许可制度裁减了将近3000项。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项审批、每一项许可都跟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饭碗是联系一起的,取消了就意味着一部分人的饭碗没有了。

所以,宾馆和幼儿园的分等定级取消之后,这个处的8个人就被遣散了。

所以,去年以来,特别是自从今年搞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后,在北京三里河地区,所有的宾馆都爆满,甚至连地下室都找不到床位了。

那个地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即发改委和财政部,大量的资金都在那里,一些单位和地方政府都跑过来要钱要资金。

在这些过来之前还有一个预备队或者叫做西路军,就是各地的办事处,他们已经跑了很多圈搭好前站,费尽周折把领导请出来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前几年新华社的一些高级记者写了许多内参送给总理并得到总理的批准。

有一些人反映驻京办事处存在问题,目前,国办和中央纪委在一起做关于清理和整顿驻京办事处的意见,这个意见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年,可能会即将颁布实施。

关于驻京办,有一本《驻京办事处主任》的书,其中对驻京办事处有一些丑化的描述。

事实上,驻京办在中西方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现在的美国联邦政府也有,而且驻京办事处跟驻沪办事处、驻深圳办事处还不一样,它确实承担了大量的信访工作。

相关的提案已经报给中央了,由中央来做最后的定夺。

通过这个问题,说明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政府的职能到底应该怎么用?关于这次改革,有人戏说是“九龙治水”、“五龙治水”或者“X条龙治水”,为什么会有这种结论?下面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关于农用拖拉机的牌照问题,农业部说,农业拖拉机的牌照肯定是农业机器应由农业部管;公安部则说,这是公安交通管理局的事情。

这就纠缠不清了。

再比如卡拉OK的点播收费,产权局和文化部都争着要管。

这都是职能的交叉问题,需要加大整治,搞职能的整合就是为了回避这些界线不分明、职能相互交叉的问题,从而改变互相之间见到有利的事情就往前上,见到没利的事情就往后躲的竞争模式。

有一些单位,经常管一些与职能不相关的事情,以谋求权利,这种管理方式是几千年的封建传统的遗留,弊端非常大。

这次改革之所以要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进行非国有化的改革也是这一基本的道理。

二、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所谓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就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不管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还是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供的这些东西能采取市场的方式进行。

就要采取市场方式,可以用合同制、特许经营、平摊制、法律委托人等方式。

这些方式实际上都是一个道理,就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并不是要求政府必须亲自去干。

例如北京的十号地铁线修到机场,实际上用的就是民用资金,政府根本没有花钱,而是采取BOT的方式。

还有很多学校的宿舍楼、教学楼的建设,采取的也是BOT的方式。

这是李岚清总理在位时提出的,他说他有两件比较值得回忆的事情:一个是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另一个是高校的后勤体制改革,因为后勤体制改革之后才可以扩大招生,才能够极大地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让大家能够上的起大学,能够在上大学以后有地方住。

三、政府的内部管理改革这次改革共有五条内容,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两条,一个是关于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1993年,中央国家机关第一次开始实行公务员凡进必考制度,现在能进到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办公厅这些最高的党委机关,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都凭着一腔热血以及各自的综合素质、真才实学闯进来。

中央政府要的是综合性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要对整个选拔过程负责。

在1993年之前,中央政府招收新的机关工作人员,很多都有裙带关系,亲戚朋友托付介绍的。

相对来说,现在公务员的考试非常严格,也非常公平。

每年公务员考试的考题都比较复杂,面试时还要出一些难题,这是因为中央政府的公务员必须是综合素质非常高的。

另外,近几年,公务员考试还加了一个专门的关于心智的、心理的测试,美国联邦政府也在用这种测试,对所有考生都要进行心理测试。

有一年在招收国家公务员时,北大中文系的一个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高,在前几轮的表现都很出色,但后来去北大对他进行调查时,老师和同学反映他可能心理上有些问题。

最终他就没有被录取,一个分数稍低一点的考生被录取了。

这确实让人很遗憾,但是设想一下如果说心理确实有障碍和不健全,把他招进来就会存在一些隐患。

另外一个方面,公务员考入制度的设计给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一个参与政府工作的机会。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关于政务信息化的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的政务信息化对整个政府的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在下文会有具体的阐释。

第四节改革的成效这次改革从1980年到现在,产生了一些重大的成效,这些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思想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由全能政府、管制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关于这一点,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政府的职能是为人民服务,因为政府以及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是老百姓养活的,政府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

二、管理职能的变化这里所说的管理职能主要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实权的问题,这里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我国有许多的驻京办事处,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实权的不匹配。

这些年,中央的财权过多、过大、过集中,而地方的实权过多、过大、过集中。

例如1990年的财政收入,中央占了34%,地方占了62%;2000年,地方下降为48%,中央上升为52%;2004年,中央已经上升为55%,地方下降为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