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 页高 三 地 理 周 练住宅小区的造景,有人热衷于建设水景,如人造湖、人造溪流等,也有人喜欢旱溪景观。
旱溪是人工仿照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营造出的不放水可步行的溪床。
据此完成1~3题。
1.比起人造水景,旱溪的特点是( )A.维护成本高B.设计成本高C.水资源消耗量大D.居民活动空间大 2.旱溪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减少暴雨造成的内涝D.增加生物多样性 3.着眼生态效益,下列材料最适合用来铺设旱溪河底的是( )A.天然沙土B.防水材料C.建筑残渣D.混凝土2018年11月2日,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号科考船赴南极科考,此次考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南极冰盖建设我国第一个永久机场。
机场选址于距离中山站28千米的冰盖上,预计跑道长度为1 500米,宽为80米。
如图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建设我国第一个南极永久机场的意义在于( )①扩大考察范围,提升科考效率 ②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 ③有利于克服极夜现象,增强科考连续性 ④增强南极地区交通通达性,提高运输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我国建设南极永久机场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①冰盖滑动,地基不稳定 ②处于风力强劲的西风带南部,施工难度大 ③积雪厚度大,无法满足飞机起降要求 ④深居南极内陆,材料运输困难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6.假若一架飞机执行科考任务,从长城站起飞,沿最短距离航线飞行到即将兴建的南极永久机场,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东北B.一直向西南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近地面大气臭氧主要是石化工业、加油站、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在高温环境与强紫外线辐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
当近地面的大气臭氧浓度过高时, 会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2018年6月中国气象站增加了臭氧气象预报业务。
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城市与时间组合,易发生臭氧污染的是A.广州 5月B.武汉 6月C.南京 7月D.北京 8月8.推测臭氧气象预报的方法A.综合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和天气状况预报B.气象部门到指定地点进行臭氧浓度实测实报C.参照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进行预报D.结合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云图进行预报 9.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过高时,应对臭氧危害的措施是A.减少室内通风换气次数B.用环保材料进行家庭装修C.少用私家汽车,绿色出行D.关停部分电器,节约用电智能终端制造是郑州航空港区的重要产业模块,2010年富士康签约入驻,苹果手机组装是富士康的主营业务之一,2016年郑州手机产量占全球七分之一。
下图为2011~2017年郑州航空港区苹果手机产量及其占园区智能终端总产量比值的年变化统计。
据此完成10~11题。
10.据图判断,郑州智能终端制造业趋于A .减产化B .精细化C .多元化D .专业化11.富士康入驻后,众多智能终端制造企业选址郑州航空港区的直接目的是 A .共用产业基础 B .形成品牌效应 C .降低航空运输成 D .支持中部崛起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一生态属性,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
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下图)。
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A.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B.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C.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D.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13.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基本相同B.坡面环境差异小C.坡度差异不大D.坡面相互影响小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以农促旅,以旅带农”是产业协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核心特征,该模式以优势农业生产为依托,全面拓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功能,如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
澳大利亚葡萄酒庄园(如图)是产业协同型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据此回答14~16题。
14.澳大利亚西南部种植葡萄的限制性自然条件是( )A.昼夜温差大B.雨热不同期C.土壤贫瘠D.劳动力成本高15.发展休闲农业( )A.会使农业产品附加值降低B.可将第一、二产业有机连接C.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会使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16.我国最适合发展休闲农业的地区是( )A.新疆B.西藏C.黑龙江D.广东下图为欧洲西部某沿海城市空间结构简图,图中地铁修建了15年才于2018年7月正式开通营运。
完成17~18题。
17.该市地铁修建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洼B.地形平坦 C.经济落后D.技术薄弱18.影响该市布局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水系分布 C.海陆位置D.产业基础软儿梨,立冬后成熟,鲜果硬而酸,采摘后将其埋在室外麦草堆里,利用冬季气温变化令其在反复冻融的过程中糖化,果肉变得甜如蜜,浆液充盈,软糯如泥。
但随着天气转暖,软儿梨会化成水。
近年来,软儿梨打破“走不出去”的困境,“出走”到全国各地,一颗就能卖到上百元钱。
据此完成19~20题。
19.软儿梨主产区最可能位于A.西藏B.甘肃C.内蒙古D.广西20.软儿梨的“出走”主要得益于A.消费水平的提高B.网络信息的通达C.保鲜技术的改进D.高铁建设的推进从1996年正式实施国际化行动以来,华为在海外的扩张之路艰难而成功。
2018年10月18日,华为公布Mate20Pro支持40W的快速充电技术,充电速度更快,且实现无线反向快充,被称为“华为领先方案”。
据此完成21~22题。
21.俄罗斯是华为国际化的第一站,从1997年起合资或收购了贝托康采恩等多家公司,最主要目的是为了()A.降低内部交易成本B.拓展更大市场C.分散投资风险D.利用廉价原料22.“华为领先方案”推行产生的环境效益是()A.增强市场竟争力B.方便人们生活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树立品牌意识下图为我国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
读下图完成23~24题。
23.吐鲁番盆地形成的地质过程是第 2 页共 7 页A.断裂下陷、流水堆积B.碰撞挤压、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风力堆积D.断裂下陷、冰川堆积24.火焰山下存在一个巨大天然“水库”,最终成为吐鲁番盆地的灌溉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降水是“水库”的主要补给水源B.“水库”的形成得益于天然储水结构C.需人工从“水库”抽水D.灌溉水源直接取自艾丁湖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
广州的河涌纵横交错,景色优美,曾经是城区居民的生活水源(下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城区内的河涌,污水易在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污染严重。
1997年广州开始采取“两闸联控”、“抽水补水”等措施整治河涌。
其中,“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果。
据此完成25~26题。
25.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主要由于A.潮汐涨落的影响B.流域降水集中C.城区地形起伏小D.河涌纵横交错26.适宜采用“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的河涌是A.乌涌B.猎德涌C.海珠涌D.大冲口涌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
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主要措施是( )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28.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 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下图为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
读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7年变化特征的是( )①人均能耗不断下降②人口增长明显变快③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④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0.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柑橘,性喜温暖湿润,一般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
“花果同树”是指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又称“挂树贮藏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以供人们观赏。
主要选择晚熟柑橘品种实施该技术。
下图是某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我国某地的“花果同树”景观。
读图完成31~32题。
31.游客欣赏“花果同树”景观的季节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第 3 页共 7 页32.下列地区最有利于果农实施“留树保鲜”技术的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成都平原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这一推断成立。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
完成下列问题。
完成33~34题。
33.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M、R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D.北美1月0℃等温线北移34.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C.地形和季风环流D.纬度和地形干旱地区常发育深根系植被,其根系深达地下潜水面,可直接提取地下水,这类植物被定义为地下水依赖型植物,也称“抽水机式植被”。
据研究,这类植物在生长季的蒸散过程(水分由叶片蒸发过程)能引起浅层地下水位的周期性昼夜波动。
下图为干旱区河岸带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昼夜波动图。
读图,完成35~37题。
35.干旱区植被蒸散速率最快的时段是A.7~8时 B.10~11时 C.12~13时 D.17~18时36.夜间河岸带浅层地下水的流向主要是A.由地势高处流向低处 B.由地势低处流向高处C.浅层地下水补给河水 D.河水补给浅层地下水37.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A.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增大 B.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小C.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大 D.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减小下图示意2030年预测中国、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
据此完成38~39题。
38.根据图示资料推测正确的是A.203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高于发达国家B.1970年前后为中国人口出生率高峰期之一C.40岁人口数量中国多于其他发展中国家D.2030年中国老年抚养比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39.面对图示反映我国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目前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大力引入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②退休年龄提前③完善养老制度④产业结构升级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不同垂直地带景观图,读图回答40~4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