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车组概论

动车组概论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我为此感到非常的骄傲。

与此同时,我也对高速铁路充满了好奇,所以在这个学期选修了动车组概论这门课,以期能的到一些知识,丰富我的视野。

一、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三个大的部分,分别是高速铁路概述和动车组组成、转向架、还有制动,下边我将分步介绍这下方面。

〈一〉高速铁路概述和动车组组成
1、高速铁路概述
1)高速铁路的产生
列车的运行速度一直是铁路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次大战后,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发展迅速,铁路运输业客货运量日减,营业亏损,铁路为了增强竞争力,产生了高速铁路。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是1959年4月5日动工,1964年7月竣工,1964年10月通车的日本的东京━━大阪的东海道的新干线,最高时速为210公里,耗资3300亿日元。

东京至大阪515公里,新干线全线运行时间仅3小时10分钟,90年代它又将时速提高到270公里,进一步缩短了运行时间。

法国在1981年建成了它的第一条高速铁路,长425公里的TGV东南线,时速达270公里;1989年长308公里的TGV大西洋线投入运行,时速为300公里。

2)高速铁路的特点
高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速度快:从节约总旅行时间来看,在距离200-1000公里范围内优于高速公路和飞机。

舒适度和安全度:既有高速铁路在运营中很少发生伤亡事故,且旅客乘坐舒适。

能耗低:如以普通铁路每人每公里的能耗为1,则高速铁路为1.42;
占地:高速铁路比高速公路占地少,四车道高速公路占地宽26米,双线铁路占地宽20米。

环境保护:高速铁路一般采用电力牵引,基本无空气污染,如考虑火电厂污物排放量,则高速铁路、小汽车、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为1:3.0:4.1。

2、动车组组成
动车组是由动力车和非动力车组成的固定编组的轨道客运列车,各车之间常由密接车钩缓冲器连接,在日常的运营和维护中不解编组,其中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

动车组按动力的配置形式,可分为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式。

(1)笔记上有
〈二〉转向架
1、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如下:
1)车辆上采用转向架是为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与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以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2)保证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车体都能可靠地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承装置使车轮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运行的平动;
3)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

4)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地通过曲线。

5)转向架的结构要便于弹簧减振装置的安装,使之具有良好的减振特性,以缓和车辆和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振动和冲击,减小动应力,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6)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的制动力,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以保证在规定的距离之内停车。

7)转向架是车辆的一个独立部件,在转向架于车体之间尽可能减少联接件。

2、转向架主要由轮对、轴箱、一系弹簧悬挂装置、构架、二系弹簧装置悬挂、驱动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等七部分组成。

轮对:轮对直接向钢轨传递车辆重量,通过轮轨间的粘着产生牵引力或制动力,并通过轮对的回转实现车辆在钢轨上的运行。

轴箱:联系构架和轮对的活动关节,它除了保证轮对进行回转运动外,还能使轮对适应线路等条件,相对于构架上下、左右和前后活动。

构架:转向架的骨架,承受和传递垂向力及水平力。

弹簧悬挂装置:用来保证一定的轴重分配,缓和线路不平顺对车辆的冲击并保证车辆的运行平稳性。

驱动机构:将动力装置的功率最后传递给轮对。

基础制动装置:将制动缸传来的力增大若干倍后传给执行机构进行制动。

〈三〉制动技术
1、动车组制动方式
(1)按电动车组动能转移方式分类
动车组动能的转移方式可以分为二类:
一类是摩擦制动方式,即通过摩擦把动能转化为热能,然后消散于大气;
二是动力制动方式,即把动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然后将电能从车上转移出去。

2.)按制动力形成方式划分
按电动车组制动力的获取方式,可分为粘着制动与非粘着制动。

3)按制动源动力分类
目前,动车组制动的源动力主要有压缩空气和电力。

2、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控制系统是制动系统在司机和其他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产生、传递制动信号,并对各种制动方式进行制动率分配、协调的部分。

目前主要有:空气制动控制系统、电控制动控制系统两大类。

(1)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又称为空气制动机),以压力空气作为制动信号传递和制动力控制的介质的系统。

2)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以电气信号来传递制动信号的制动控制系统。

二.动车组概论与法学的关系
三、动车组技术发展的前景与方向
列控技术向着移动闭塞、自动驾驶、GSM-R无线信号传输方向发展,以取代落后的轨道电路、地面信号机等设备;
转向架向着无摇枕设计方向发展。

(1)车内环境和设备不断改善,提高了旅客乘坐舒适度和服务质量。

(2)电力牵引传动系统向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3)速度不断提高,表现在以提高试验速度为基础,不断提高运营速度
(4)环境保护是制约轨道交通发展的一大难题。

因此在提速、节能之外,降噪、减振是轨道交通技术进步的另一个方向。

相关主题